高级中学导师制实施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57427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中学导师制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级中学导师制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级中学导师制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级中学导师制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级中学导师制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中学导师制实施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一中13级德育导师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发挥任课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根据新 课程要求及吉林一中的教育理念,推动13级师生之间积极平等的充分互动、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 做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制爵林一中13级 德育导师工作实施方案。二、工作目标: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 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2、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 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

2、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 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3、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 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 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4、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5、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 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学生。三、导师职责1、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进学生的思想进

3、步,指导学生逐 步学会规划人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分配学分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志向制定好个人的学习计划,培 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辅导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特点, 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4、教育学生严守校规校纪,纠正不良习惯,遵守法律、法令,讲社会公德,敢于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能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为创造和谐社会做贡献。5、经常与家长沟通学生情况,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协调好家长、 学生、教师的关系。四、受导学生义务(一)与导师坦诚交往,彼此尊重,互相信任;(二)恳请导师分析

4、自身状况,制定发展规划;(三)主动做好阶段发展分析,定期向导师汇报;(四)谦虚接受、认真听取导师的指导意见。五、导师的选聘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15至20名学生,作为受导学生候选人;班主任通过召开班科任会,向科任教师介绍受导学生候选人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 情况与需求,并由科任教师从中自主选择3至5名受导学生;班主任将导师、受导学生情况汇总后,上报年级组备案;年级组召开导师大会,启动导师工作、提出导师要求,并召开导师、学生及学生家长三方 会议,明确导师工作方法、义务、职责,明确受导学生义务、要求,明确学生家长责任、义务。六、主要方法途径吉林一中13级“德育导师工作”采取“四导”策略,

5、即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 疏导、生活上指导。(1)思想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导 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发现和了解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 利用换位思考、降低要求、平等接触、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加纳自己。对受导学生 生存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并施以纠正。引导受导学生确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培 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2) 学业辅导主要是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 习潜能和特

6、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导师通过分析受导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 方法、学习习惯的辅导,帮助受导学生排除不良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品质, 提高学习能力;鼓励质疑问难和乐思妙想,帮助学生自我识别学习风格,对不同风格的受导学生 实施匹配策略,进行多重辅导方式,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解决学困生“想学、愿 学、能学、学会以及会学”的问题。(3) 心理上疏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 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

7、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里环 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 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受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疏导的核心是沟 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4) 生活指导主要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 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社会生活指导、家庭生活指导等指导受导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和合理 消费,帮助受导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有

8、益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 的家务,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七、组织领导为保证德育导师工作的顺利进行,年级成立德育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 责德育导师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工作小组负责德育导师的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一)吉林一中13级德育导师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淑清副组长:王江林孙利鹏组员:苏跃武范爽王雅君唐海(二)班级导师组:组长:各班班主任组员:各班任课教师八、导师工作评价年级德育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德育导师的工作进行评价:1、对德育导师指导工作过程的评价:(1) 班级导师会诊情况。(2) 导师、家长访谈(家访、接待、电访、会议、QQ、情况)。(3) 德育导师与受导学生的谈话。2、学期末对德育导师工作效果的综合评价:(1) 对受导学生学业辅导情况的评价。我们将每位德育导师指导的一组学生称为受导组,首 先,结合入学及期中考试成绩,确定每个受导组的初始成绩,期末考试后要将受导组的考试成绩 与初始成绩做对比,依此对德育导师的学业辅导情况的评价。(2) 对受导学生思想引导效果的评价。(3) 对受导学生生活指导情况的评价。(4) 对年级规定的德育导师职责的完成情况的评价。(5) 受导学生及家长对德育导师的指导工作效果的评价。吉林一中13级年级组2014年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