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569742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一、阅读质疑1、某文的结构有何特点?2、赏析某文的结构安排。二、问题解析:文章的结构特点是指文章内容的布局安排。不同的结构安排方式能对表达效果 起到不同的作用,可能是思路清晰,让读者一目了然,也可能环环相扣,紧紧吸引 住读者的注意力。结构特点貌似复杂,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住常见的结构安排方式后,再质疑这 个问题,便能避免盲目,做到理据结合了。常见的结构特点有以下几种:1、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分分式。总分总即 引述 分述结述”式;总分式即 引述分述”式,分子式即 分述 结述”式;分分式即 分述 分述”式,也称为并列式,如鲁迅的 从百 草园到二味书屋一文,先写百草园生活,再写

2、二味书屋的生活,两部分并列在一 起。(关于这四种结构的点在划分记叙文层次结构一章,已经详细解析,此处就 不再细述)。这四种结构特点都能起到使文章内容层次分明的作用 。2、首尾呼应首尾呼应,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内容上基本一致,或问答照应,严格地说, 它属于总分总”式文章,但因为它能突出文章浑然一体的完整作用,所以,采用首 尾呼应的 总分总”式文章,我们一般答它的结构特点时,不回答为 总分总”,而定 为首尾呼应。(首尾呼应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它在句子的结构作用一章中,已 经详细介绍,此处就不再详细叙述了)3、结构清晰分明结构清晰分明是指文章每部分本身就带有小标题,如下文:实例1生活需要微笑默然的片刻

3、咣”地一声,电梯又关上了它沉重的大门。在电梯间那个小小的空间里,我和我的邻居们彼此默立、眼神淡然。等到目的 地,各奔东西,就仿佛连邻居的关系也不是了 。刚搬来的那会儿,我试图对每个人 微笑,可每当我跟别人的眼神相撞,嘴角还没来得及扬起,对方早已掉转了脑袋。 搬进这幢楼将近一年,除了一楼看门的大爷,我谁都不认识。热闹的片刻嘟一一”门开了。出来的人争先恐后,进去的更是不甘示弱,我挤在了电梯最里的角落,如平日 安静地等待目的地的到来。电梯门关到一半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个年轻男孩的声 音:等一下,等我一下! ”我微微抬起头下意识地看了看,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全 身挂满了包包袋袋的年轻男孩,他气喘吁吁地跑了

4、进来,而且把身上的包一个个取 下来。大婶,帮我拿一下,谢谢!先生,帮我拿一下这个包,好吗?大叔,谢谢!小 姐,请帮我拿一下! ”等到他把他的包裹一一 安顿”好,自己又背着把吉他的时 候,他又笑容灿烂地说话了 :大家好,我是新搬来的,住五楼,音乐学校的吉他 老师,请大家多多关照。”电梯里的人都意思性地点了点头,我也被这男孩的热情 逗笑了 一一笑在心里。五楼很快就到了,小伙子谢谢大婶谢谢大叔地接过了他的 包,走的时候,他还无限朝气地说了句 再见。”快乐的片刻大家早上好! ”早上好! ”背着吉他的男孩一进电梯又照旧问候着大家,大家也相互问候着。不知道从什么 时候起,电梯间里有了谈话和笑声。有男孩的,

5、也有我和邻居们的。我常常在电梯 里听到了这样的话语:等一下吧,张大爷就在后面! ”小伙子,音乐 学校的新鲜事说采听听口巴!”在这个小小的电梯间里,每个人心底沉睡已久的微笑与热情被唤醒了 。虽然淡 淡一笑微不足道,但却令我每天都心情舒畅含笑走在城市中,也仿佛感受到了每个 擦肩者的微笑。此文的结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分明。有些文章虽然不带小标题,便每部分之间用空行形式界限鲜明地进行了间隔 , 这种形式的结构特点也属于结构清晰分明。4、善用悬念,因果照应,重叠照应等照应属于句子的结构作用,如果照应非常鲜明突出,就可以归结到文章的结构 特点中。善用悬念、因果照应、重叠照应等特点都可以单独归纳为一种结构特点

6、 。三、专题练习(一)阅读下文,思考文后问题。实例2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每天下午,接过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这是我们俩都很喜 欢的习惯,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就觉得这是上帝对我劳作一天的 最好奖赏。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 ,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 句,这是我们散步的必有内容: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 分干净。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我常在她这里买 菜,所以彼此都相熟,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和她寒暄,客户多 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 用了几个时辰,西

7、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纤如 发,而香菇又得哪几样料配着才会又好吃又好看。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 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 而孩子每次远远地看见她,就会喊:娘娘! 一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 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一天夜里,我徒步去剧院看戏,散场时天落了小雨,便叫了一辆三轮车。那个 车夫是个年近五十的白衣汉子,身材微胖。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附近 住着一位朋友,我还没到呢。”他提醒说,大约以为我是个外乡人吧。我临时想到这里看一位朋友。”我说。时间长吗?我等

8、你。”他说,雨天不好叫车。”不用。”我说。其实雨天三轮车的生意往往比较好,我怎么能耽误他挣钱呢?然而,半个小时后,我从朋友的住处出来,却发现他果真在等我。他的白衣在 雨雾中如一盏朦朦的云朵。那天,我要付给他双倍的车费,他却执意不肯:反正拉别人也是拉,你这是 桩拿稳了的生意,还省得我四处跑呢。”他笑道。我看见雨珠落在他的头发上,如 凝结成团的点点月光。负责投送我所在的居民区邮件的邮递员是个很帅气的男孩子 ,看起来只有二十 岁左右,染着头发,戴着项链,时髦得似乎让人不放心,其实他工作得很勤谨。每 天下午三点多,他会准时来到这里,把邮件放在各家的邮箱里之后,再响亮地喊一 声:报纸到了 !”干吗还要这

9、么喊一声呢?是单位要求的吗?一次,我问。他摇摇头,笑了 :喊一声,要是家里有人就可以听到,就能最及时地读到报纸 和信件了。”后来,每次他喊过之后,只要我在家,我就会闻声而出,把邮件拿走。其实我 并不是急于看,而是不想辜负他的这声喊。要知道,每家每户喊下去,他一天得喊 上五六百声呢。他年轻的声音,如同铜钟与翠竹合鸣的回响。本文的结构很有特点,简要评价答:顺便思考】实例21、这群人身上有什么特点给了作者以启迪和震撼并感受到了生活之美2、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生活有了哪些感悟?请写下来吧(二)阅读下文,思考文后问题。实例3挚情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都能给我以这种难忘的

10、感受。满面尘灰的清洁工, 打着扇子 赶蚊蝇的水果小贩,双手油腻腻的修自行车师傅只要看到他们,一种 无原由的亲切感就会漾遍全身。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来历,但我真的不觉得他们 与我毫不相干。他们的笑容让我愉快,他们的忧愁让我挂怀,他们的宁静让我沉 默,他们的匆忙让我不安。我明白我的存在对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他们对我的 意义却截然不同。我知道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生活在他们一行一行的泪水和汗水之间,生活在他们千丝万缕的悲伤和欢颜之间,生活在他们 青石一样的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没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 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

11、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 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籽种,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我靠他们的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与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 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专题思考1:美国“9 .事件中,当恐怖分子的飞机撞向世贸大楼时,银行家爱德华被困在 南搂的56层。到处是熊熊的大火和门窗的爆裂声,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在这生死关头,他掏出了手机,迅速拨出第一个电话。楼顶忽然坍塌, 一块水泥重重地将他砸翻在地。他一阵眩晕,知道时间不多了,于是改变主意拨出 了第二个电话,可还没等电话接通,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 电话爱德华的遗体

12、在废墟中被发现后,亲朋好友沉痛地赶到了现场,其中有两人收 到过爱德华临终前的手机信号,一个是他的助手罗纳德,一个是他的私人律师迈 克。可遗憾罗纳德,一个是他的私人律师迈克。可遗憾的是,两人都没有听到爱德 华的声音。他俩查了一下,发现爱德华遇难前曾拨出三个电话。那第三个电话是打 给谁的?他在电话里说过什么?如今,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打给他瘫痪的老母亲,她 住在旧金山。当晚,迈克律师赶到旧金山,见到了爱德华悲痛欲绝的母亲。母亲流 着泪说:爱德华的第三个电话是打给我的。”迈克严肃地说:请原谅,夫人,我想我有权知道电话的内容,这关系到您儿子庞大遗产的归属权问 题,他生前没有立下相关遗嘱。”可母亲摇摇头,

13、说:先生,我儿子在临终前已不 关心他留在人世的财富,只对我说了一句话迈克含着激动的泪水告别了这位痛 失爱子的母亲。不久,美国一家报纸在醒。B的位置刊登了 “9. 11灾难中一名美国公民的生命 留言:妈妈,我爱你!面对死亡的挑战,事业可以遗弃,可以遗弃,惟独对母亲的爱不能遗弃。以往每当看到母亲辛劳的背影,鬓角的白发,总忍不住心中的酸楚,却很难开 口说出 我爱你!含蓄的你,把对母亲所有的爱倾注在这最后的一句问候 。这一个诀 别,让它再生,也让它永恒,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无论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不计 得失的友情,还是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爱情,只要是出自内心深处的真情、挚情, 都能拔动人们的心弦,奏出荡一

14、气回肠、感人肺腑的乐章!专题思考2:结合文中具体实例,评析本文主要的结构特点。答:顺便思考】实例34、 根据文意,第六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5、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这更为重要的事 情”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其电话内容是什么?6、文章结尾写得很好,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好在哪里。四、思考参考(一)专题思考参考专题思考1 :本文行文中用空行自然分成四部分,所以本文结构特点为:清晰分明。评价就 是简要说说这种结构的作用,很显然作用为:一目了然,便于读者把握。专题思考2:本文读完第一段,我们最疑惑的是,爱德华为什么在紧要关头拨了三个电话, 并且前两个终止,仅拨通第三个?读完第二段,我们

15、第一个问题还没完全明白,第 二个疑问又产生了,爱德华第三个电话打给的是妈妈,但电话内容是什么?到了第 三段才明白第三个电话的内容是 妈妈,我爱你”。读完第四段,第一个疑问我们终 于明白了,原来第一个电话打给助手是想安排事业问题,但随即意识到生命即将失 去,于是打了第二个电话给自己的律师,本想考虑安排财产问题,但时间不容他安 排了。在生命的存在以秒计数的时刻,母亲,一个重要的内容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于是他终止了第二个电话,拨出了第三个电话。文章第四段:事业可以遗弃,财 产可以遗弃,惟独母亲不能遗弃”正好解释了这三个电话。这样,本文最主要的结 构特点是设悬解疑,因此结构特点即可归纳为:善用悬念。(二)顺便思考参考实例21、根据原文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质朴、辛勤、坚韧,充实,不抱怨生活、热 爱生活。2、句子的含义:他们辛勤劳动丰富、便利了城市人的生活,他们不知道,他 们依旧朴实、勤劳的工作着,他们因为充实而幸福。我”感悟到了他们的劳动的价 值和质朴的个性,对人生的价值有了深刻认识,从而也感到了生活之美而幸福。3、主观开放题:示例:人人只要质朴、善良、辛勤劳动,不抱怨、发挥这自 己对社会、对他人的价值,就是充实的、幸福的。实例34、根据原文填补词语:财富。6、词语的指代内容:与母亲诀别,向母亲表达问候,说出妈妈,我爱你”的 心声。7、 赏析结尾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