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567810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报告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报告京沪粤城市信息化建设学习考察报告 3月9日至22日,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赵龙组织康巴什新区和 东胜区有关人员一行10余人,先后赴上海、北京、广州、惠州等地参观考察数 字城市建设、信息产业发展及城市智能化管理情况,并专程前往山东东营、甘肃 兰州调研了城市一卡通应用情况。随团学习考察期间,亲眼目睹了京沪粤数字城市建设的巨大成就,亲身感受 了这些城市“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其发展思路之新、经济实力之强、 信息应用之广、文明程度之高,无不使我受到极大的震动,不仅找到了思想认识、 工作思路、发展措施等方面的差距,也激发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搞好

2、数字新 区建设的强劲动力。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此次考察的京沪粤等地,都属于经济发达地区,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整体 发展水平居国内领先位置,从宏观层面看,信息化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适应, 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微观层面看,信息化在各行各业各领域得到了 广泛深入的应用,应用效益比较突出;从组织层面看,信息化普遍得到各级领导 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建设资金得到了充分保证;总体来看,北京、上海、广 东均已初步构建起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居GDP主导地位, 城市管理智能化应用水平较高。上海:上海的信息化主要发展指标基本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目 前,上

3、海 97的街道拥有社区政务管理平台,覆盖市、区、街道三级的电子政 务网络已基本形成。信息化以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的姿态为市民提供贴心、周到 的便民服务。比如在徐汇区,GIS综合平台如同一张电子地图,只要你输入有关 地址信息,包括道路、人口、法人的分布,都能很快显现出来,这比起传统的文 字描述,不仅直观,而且更有说服力。近些年来,上海在普及信息化、信息化惠及全民等方面也作了很多努力,比 如由政府出资推动的“百万家庭网上行”、百万“市民信箱”、付费通等,让上 海市民充分体验到了数字化带来的便捷。在徐汇软件产业园区和大场动漫衍生产 业园区,据介绍,信息及信息服务相关产业产值占GDP总产值达70%之多。

4、“信 息产业是低耗低排高附加值的产业,是真正的低碳产业,具有井喷效应,能 够带动相关产业迅猛发展。”徐汇软件产业园区杨秋萍主任如是说,她也是鄂尔 多斯市政府信息化发展专家顾问。20xx年5月,上海将举办全球瞩目的世界博览会。此次世博会,以“城市” 为主题,信息化水平的展示将是上海世博会的重点和亮点。“通过3G视频点播, 了解世博会的最新信息;在世博会景区,只需出示预先在网上订购的二维码门票, 即可进入世博园区;在景点游玩,打个3G视频电话,让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感 受到世博会的精彩;游览了一天,来到世博会纪念品数字超市,用手机摄像头拍 下纪念品的二维码标签,手机上立刻出现对应的单价、规格等信息;

5、来到收银区, 刚刚选好的纪念品已经被包装得整整齐齐;在手机上按下付账,费用就自动 从手机钱包里扣除”总之,“数字上海”引领和支撑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构建起 上下游的垂直产业链,带动与信息相关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 文化、管理的数字化,使上海逐步从信息港走向智能港。北京:“数字北京”给市民带来高效便捷的数字化生活,在市民出行、购物、 娱乐、医疗、教育、就业等方方面面,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和快捷,信息技术已 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医疗保健方面,全面推行的社保卡工程,推 进医保实时结算、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服务功能集成,医疗费用报销等事项办 理周期从过去几个月缩短至

6、几十秒。交通出行方面,公交“一卡通”发卡量超过 2500 万张,可以用于乘坐公交、地铁、出租,轨道交通实现了“一卡通、一票 通”。购物休闲方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北京网民开展网络购物、 网上支付、网络炒股、旅行预订的比例分别为34.8%,27.6%,14.6%和10.2%, 显著高于26.0%,22.4%,10.4%,4.1%的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就业方面,完成“校 校通”工程,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22万多台,学生平均每10人拥有一台计算 机,专任教师平均每两人使用一台计算机。全市中小学生每人免费发放学生 IC 卡,不仅具有电子学籍管理、市政交通一卡通功能,还可以在图书馆、计算机房、

7、门禁考勤、食堂、自助设备等场所使用。建设了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动力市 场等应用系统,与全市所有市、区、街道 300 多个就业服务和管理机构和全市 1000 多家就业服务单位一起互联互通,构成一个就业服务网络。公共事业服务 方面,银行卡发卡数量超过 7000 万张,设置各种缴费终端 6000 多台。”数字北 京”缴费通终端布设 3000 多个,可通过网络、电话、自助终端、服务网点四种 方式,代缴通信、宽带、有线电视、电费等 40 多项费用。政府服务方面,一是 全面实现网上政务公开,网站已成为政务公开的主要渠道之一,新闻发布会、行 政收费、行政执法职权、政府采购招投标、人事任免、公务员招考等 9

8、 类信息, 在“首都之窗”实现了 100%公开。二是政府在线办事,全市 2339 项行政办事事 项中,除涉密事项外100%提供了办事指南服务,近3000 张业务表格可以在网上 提供下载服务,实现网上申报、状态查询、结果公示等深层次服务的办事事项约 1200 项。农村信息服务方面,全市农村已建立了集上网、信息服务、教育培训 为一体的各类信息服务站点 3955 个。首都图书馆面向农村居民加工整合的信息 总和超过10TB,包括电影、电视、戏剧、歌舞、讲座、电子图书等。广东:考察团重点考察了广州“数字市政”建设情况。广州市市政园林局于 20xx 年 7 月正式启动“数字市政”工程。在“数字市政”信息系

9、统管理大厅内, 一个巨大显示屏上清晰地展示了一幅广州市的电子地图。工作人员只要在外面的 操作间里轻击鼠标,在这幅地图上面就可以深入看到各类地下管线的立体模拟 图、道路地形图、截面图等图形,进一步还可以详细查看城市路网、管网等市政 公用设施状况资料和相关的管理信息。广州“数字市政”信息系统建立之后,使 许多市政建设、管理、抢险等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以前,自来水公司当接到自 来水管爆漏事故之后,往往需派人找图纸或现场摸查一番,才能确定关闸位置, 因而影响了抢修。而“数字市政”却可以在数秒之内为抢修人员确定应对哪个闸 进行关闭,事发点影响范围多大,将抢险时间缩短,减少造成的损失。另外,在 通信、煤气

10、、电力等管线铺设与抢险方面,“数字市政”也可以提供强大的支持 和协助。目前“数字市政”已集合了数万份全市自来水、煤气、道路、桥梁、排 水管线、园林绿化等专业图纸及数据信息,具备了数据存储、信息共享、信息展 示、服务访问以及安全保护等各项业务功能。惠州市开发完成了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地籍管理、建设用地、征地管理、 土地储备、土地交易管理、土地利用规划与耕地保护、测绘管理、矿产资源管理、 领导决策支持、信息发布等共 13 个子系统。启用以来 95%以上业务在该系统中 实现,在触摸屏、大屏幕、互联网可查询各项业务的办理情况和结果。二、考察启示(一)良好的机制是搞好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京沪粤在成立工作

11、机构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工作机 制:由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总体决策与协调,信息委(办)负责规划、督查与指导, 市直相关部门承担各项具体任务。这种机制做到了既统筹协调,又明确分工,体 现和代表了目前国内信息化工作机制的主流与方向。同时,还普遍建立了信息化 项目审核与管理机制,一般由信息委(办)会同发改、财政部门,对政府投资的 各类信息化项目进行审核,统筹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这也是从源头上 制止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的一个有效办法。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很多地方一开始将信息化推进简单地理解为领导重 视、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忽视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使得信息化越往前发展,机 制就越

12、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一些城市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网 络建设之后,各项系统的软硬件水平都已达到很高,但很多系统的应用效益一直 很难提高,专家分析后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性原因,在于缺乏科学顺畅的 信息化工作机制,各部门都从局部利益出发,大量开展盲目建设,导致资源不共 享、标准不统一,甚至出现了信息寻租、资源寻租等问题。目前,新区虽然已初 步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电子政务工作机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在工作 机制和体制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信息化机构职能薄弱、人员不足、机制不顺的问 题比较突出,对信息化项目的审核管理难以到位,导致信息化工作时松时紧,缺 乏自发性与长效性。我们借鉴发达

13、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就要在信息化工作起步之 初,高度重视良好机制的建立,理顺关系,明确机构,变“后发劣势”为“后发 优势”,为今后新区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二)统一平台、整合资源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有效模式。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以行业、部门领域为限的现象,甚至在各个信息 系统之间人为地设置了很多封闭与隔离,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在很大程度 上阻碍了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广州早在 1996 年就启动了电子政府的网络互联平台和信息交换平台政府机 关互联网络交换中心的建设。到目前,该中心已经建成,具有与33个千兆(1GB /S)局域网、330个百兆(100MB/S)局域网、106

14、个2兆(2MB/S)广域网互联的 能力和完备的网络管理功能。实现了上联国家、广东省,下连各区、县级市,并 延伸到街道、居委会,横向连接市属各部门和公众网络的机关互联网络交换中心, 形成了一个具有多媒体传输能力的广州市政府机关计算机城域宽带网络,对广州 市政府信息化进程起到了基础性作用。数字北京建设过程中,在整合现有资源、 打破条块分隔等方面进行探索,在全国率先进行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的建设与整合 工作,并组建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跨行业、跨部门整合利用政务信息资源, 可谓开了全国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工作之“先河”。实践证明,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网络平台数量越少、整合程度越高,就越 能节省投资,网络的

15、维护与管理越集中,就越能实现资源共享,越能提高建设效 益。信息化要持续发展,统一平台、整合资源是最基本的推进模式。新区建制不 久,百业并举。一方面,财政与社会性资金对信息化的支撑能力十分有限,而另 一方面,不少部门和单位仍然热衷于建设各自独立的网络平台,形成新的“数字 孤岛”,这是影响新区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们一定要遵循信息 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统筹考虑,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 目标,充分整合现有各类资源,分层次构建统一的平台,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 的效益,促使信息化工作健康地发展。(三)要用新思路新办法来解决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问题。认识、资金与人才是推进信息化发

16、展的三大关键因素,也被称为制约信息化 发展的三大瓶颈性因素。认识跟不上,信息化无从谈起,有了正确的认识,没有 资金就没法开展项目建设,而项目建成后,日常的使用与维护跟不上,信息化就 不可能产生效益。京沪粤信息化建设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既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有关,也与他 们在工作中善于创新,较好地解决了认识、资金、人才三大制约因素有关。新区 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这三个因素仍将是制约新区信息化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 瓶颈问题。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与做法,新区要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模式,运 用市场化手段,吸引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到信息化建设中来。加强与高校、科研 院所和 IT 企业的合作,引入咨询与监理机制,借助外部力量开展工作。同时, 将信息化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想办法调动部门信息化工作 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三、推进数字新区建设的几点思考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我强烈地感觉到,信息化不再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已经 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任何一个地区要获得发展的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