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567467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一、前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DNA,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典型代表,只有通过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才能保持这座城市的原汁原味原生态,体现出她的原真性

2、和完整性,向世界展示一个既传统厚重又精彩灵动的平遥。2006年平遥推光器髹饰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平遥已有4个项目进入国家级名录,7个项目进入省级名录,7个项目进入市级名录,县已公布了两批县级名录,共计60项,并建立了非遗数据库,共计收录信息1200多条。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该法是文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该法的颁布实施,将党中央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将各级部门保护非遗的职责上升为法律责任,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翻开了非遗保

3、护新的一页。二、平遥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简介(一)、国家级名录项目(4个)1、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春秋时期已具雏形,汉代达到很高的水平,唐朝形成自己的特色,明清进入全盛时期。平遥推光漆器曾出口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在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品部都陈列和收藏有平遥推光漆器, 相继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金杯奖。平遥漆器髹饰技艺有一套严格的工序,主要有:大漆制漆工艺、桐油炼制工艺、制灰挂灰工艺、漆栓制作工艺、阴房的设置、描金彩绘工艺(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擦色、彩绘勾金、三色金、晕金、搜金、三金三彩、沥螺、沥金银、软石镶

4、嵌、蛋壳镶嵌等)、推光漆工艺、镶嵌、雕刻、罩金、刻灰、堆鼓等工艺技法。2、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制作技艺平遥牛肉加工源于西汉文景时期,据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经唐、五代、宋、元的朝代更迭,特别是明代中期以来,晋商崛起,平遥牛肉跟随平遥商人走遍大江南北,肉路随商路而“货通天下”。1993年10月,平遥县食品公司被国内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企业。2006年,“冠云牌”平遥牛肉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平遥牛肉加工的传统手工技艺,全面地继承了“老字号”的传统工艺。在加工工具上仅凭“五个一”,即“一块肉、一把刀、一撮盐、一只缸、一口锅”,不加色素,其色红润;不用佐料,绵香可口。在加工工序上,从一头牛

5、的筛选到出肉,概括为“五个字”,即“相、屠、腌、卤、修”五大工艺流程,道道工艺有诀窍,件件技艺蕴其中。3、平遥纱阁戏人平遥纱阁戏人艺术,有着深邃的历史渊源。由于平遥地理位置的优越,便利了传统技艺和民间美术的交流和融汇,繁荣经济的景象,提供了文化艺术发展的平台,纱阁戏人便在这方土地上孕育发展起来。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遥城“六合斋”纸扎店著名艺人许立廷等人,专门为县城中心的市楼制作了36阁戏人,每阁一剧,每年春节和元宵节将纱阁陈列于市楼下的通道两侧,供游人观赏。平遥纱阁戏人集中体现了晚清时期雕塑、纸扎、戏曲、舞美、造型、色彩等多方面的手工技艺,有很高的文化含量,是当地千百年来文化艺术积淀

6、的代表作品。平遥纱阁戏人所表现的内容,多取材于当地老百姓熟知和喜爱的晋剧、京剧、昆曲舞台上的传统剧目,阁阁皆有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平遥纱阁戏人”的制作,有构思场景、设计架式、张搭骨架、泥塑头脸四肢、刻画脸谱服饰、制作布景道具六大工序。4、平遥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起源于金、元时期,相传29代延续八百余年历史。王氏中医妇科有着较为完整的中医妇科学术思想体系,有诊治妇科病的独特思维方法、历代传承的秘方验方、特殊的中药加工炮制以及制作丸、散、膏、丹的技艺,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内外结合的方法等。这就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平遥道虎璧王氏中医妇科。(二)、省级名录项目(7个)1、平遥票号票

7、号又叫票庄或汇兑庄,是一种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清代康、雍、乾、嘉年间,本邑当铺、账局、钱庄、银楼等组织已初具规模。本县商业金融并重的行业优势,为票号在平遥首创成为最现实的可能。以“日升昌”为代表的山西票号,曾经垄断了中国的汇兑业务,开创了中国金融的先河。票号文化集儒、佛、道、兵、法各家文化于一身,形成一整套自身文化。2、晋商镖局清期早期,随着平遥票号金融业的兴起,平遥人在外经商的特别多,外地往来业务不断增多,给创办镖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镖局应运而生。镖局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票号押送银镖,形成了六大镖系, 即:信镖、票镖、银镖 、粮镖、物镖、人身镖六种镖。3、平遥弦子书平遥弦子书,又名“平遥

8、盲书”,俗称“瞎子说书”,它源于明代中后期,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了。弦子书的演唱形式起初是单人坐唱,配有简单的弦、板、镲,边奏边唱,后来人员增加,根据内容情节分出角色和红、黑、生、旦、丑的行当,乐器也添置有大、小三弦、四弦、胡琴等。4、白氏拔毒膏与生肌散“拔毒膏与生肌散”是治疗一切骨肉病变与创伤的特效药。此药原流传江南,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江南大遭灾荒,白常槐带着该药的制作秘方流落北方行医度生,后在山西省平遥县杜家庄乡仁庄村定居,祖辈延续行医,为北方人民治疗创伤,解除痛苦。5、(长昇源)黄酒酿制技艺长昇源,原名聚昇源,系平遥老字号之一,创立于明代崇祯年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留

9、着前店后厂的传统商业模式。“长昇源”黄酒原料取自本地的作物糜子,俗称黄黏米或大软米,黄酒的制作周期一个月左右,主要制作工序有脱壳、浸泡、笼蒸、搅拌、发酵、压榨、灭菌、密封等。经医学证明,黄酒具有健脾、益胃、舒筋、活血之功效。6、宝龙斋传统布鞋制作技艺宝龙斋传统布鞋制作技艺,具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清代(1866)年,店铺设在古城明清街市楼南面,。龙斋的千层底布鞋,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作方法,每道工序都有成文要求,制作主要工艺流程分为:准备流程、底帮合成流程、绱鞋流程、绣花流程。7、宝剑制作技艺平遥铁器锻造,有记载的可上溯至清代道光年间。宝剑制作技艺是铁器锻造的上乘技艺,是对中国古代兵器锻造技术的继承

10、和弘扬。宝剑制作是一门综合技术,由锻造,冶炼、研磨、雕刻、铸造、木工、皮工、金银错等工种组成,需要上百道工序,综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兵器中科学的焠火工艺、精湛的金属冶铸煅造技术、精致的外装金属设计制作水平。(三)、市级名录项目(7个)1、曹家熏肘传统制作工艺“曹家熏肘”由祖籍大宁县的曹门厨师曹德广首创,1874年举家迁到平遥,将自己首创的熏肘制作方法结合平遥的肉制品加工工艺,不断改进配方,不断完善制作工艺,使熏肘成为平遥的一道名吃,并依众人称唤为“曹家熏肘”而得其名。曹家熏肘的制作工序概括起来有七个字:“相”、“屠”、“剔”、“修”、“腌”、“滷”、“熏”。2、晋升传统油茶制作技艺相传二千八百年前

11、,西周名将尹吉甫戌守平遥,兴师动众,修筑城墙,士兵民夫因劳动强度大,营养匮乏,饥渴交加,生病误工,主管医疗膳食的官员想方设法,博采众议,调制成以杂粮、牛羊油为主,配以多种辅料的方便食品。从此,油茶在平遥以及周边盛行开来,成为人们的日常食品,特别是用于早餐。油茶的主要原料为白麦粉、油,辅料为:芝麻、花生、核桃、黑豆粉、黑米粉、食盐、调料等。3、(六合泰)传统透气枕制作技艺六合泰传统透气枕创于清朝鼎盛时期的票号当中,有好几种叫法,初叫六孔枕、因枕上有孔,也叫孔夫子枕,因外侧形像古钱币,也叫钱币枕。因不影响听觉,也叫偷听枕,军事枕。 4、平遥传统玻璃画艺术玻璃画的最早形成年代无考,平遥自乾隆后二百年

12、间玻璃画从未中断.改革开放后渐趋箫条失传。玻璃画在玻璃面上用“反画法”,可游丝描可没骨法可皴可劈可晕可染技法交替多样不拘一格。画成后有漆画国画和油画效果但又不同于以上诸画风。又不怕水洗不怕烟熏,能持久存世是其主要特征。5、平遥凤秧歌“平遥凤秧歌”活跃于清康熙年间,有着浓厚的平遥地方特色,是平遥春节、元宵节文艺队伍的开道先锋,俗称“刮街板”、“闲敲打”。有敲打,有舞蹈,有说唱,集三者为一体综合表演。是平遥民间社火中唯一的一种语言类表演形式,难度较大。6、平遥十二景诗文明末清初,平遥已成“贷通天下”的商贸古城。发达的经济,使古城修筑了大量民居、店铺、寺庙和文人览胜时的诗词传说,平遥古城明清十二景诗

13、文便是此画卷中的光彩一页。十二景观是:“清虚仙迹”、“贺兰仙桥”、“金井市楼”、“凤鸟棲台”;城外有“源池泉涌”、“河桥野望”、“仙观古柏”、“婴溪晚照”、“超峰晓月”、“麓台叠翠”、“于仙药迹”、“书院弦歌”。7、乾德堂小儿止泻散邓义,字怀宜,明末清初平遥西游驾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深研中医,精通伤寒,内经,研制出小儿沉香导化丸(即小儿止泻散),该药是治疗小儿腹泻、疳疾的特效古方。也是治疗成人胃炎、胃溃疡、肠道菌群失调、胃下垂以及结肠炎特效方。(四)、县级非遗名录(60项)1、语言类(1项)平遥方言2、民间文学类(4项):平遥民间传说故事、平遥民间歌谣、平遥民间谚语、平遥古城地名传说3、民间

14、美术类(9项):平遥纱阁戏人、平遥彩塑艺术、平遥砖雕艺术、平遥石雕艺术、平遥壁画艺术、平遥古建彩绘艺术、平遥脸谱面具艺术、平遥传统玻璃画艺术、平遥木雕艺术4、民俗类(15项):平遥票号文化、平遥镖局文化、平遥古建筑、平遥民居建筑习俗、平遥面食(碗脱、揪片、搓鱼、栲栳栳、拨烂子、糊糊等)、平遥面塑、平遥新婚礼俗、平遥丧葬礼俗、平遥生辰礼俗、平遥搬迁礼俗、平遥祭祀文化、平遥社火(节节高、九曲黄河阵、龙灯、舞狮、竹马、背棍、背弓、旱船、推车、二鬼摔跤、货郎担等)、平遥晋商治家处事箴言、平遥春节(元宵节)习俗、平遥传统筵席(十二棋、八八一领二、十大碗等)5、民间音乐类(3项):平遥民歌、平遥民间吹打乐

15、、平遥混秧歌6、传统戏剧类(2项):平遥晋剧艺术、平遥秧歌7、曲艺类(1项):平遥弦子书8、传统手工技艺类(18项):平遥推光漆髹饰技艺、平遥牛肉传统加工技艺、平遥手工布鞋加工技艺、平遥剪纸、平遥曹家熏肘、平遥灯艺、平遥琉璃、亲圪垯传统手工技艺、(长昇源)传统黄酒酿制技艺、平遥手工布艺、平遥纸扎工艺、(六合泰)传统透气枕制作技艺、水磨头传统荆条编制技艺、赵璧瓦甕制作技艺、(晋升)传统油茶制作技艺、传统粞醋酿制技艺、传统石色颜料制作技艺、传统油单制作技艺9、传统医药类(4项):平遥东戈山健脾丸、平遥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白氏拔毒膏与生肌散、乾德堂小儿止泻散10、杂技与竞技类(3项):平遥信拳、平遥

16、王家花枪、平遥传统游戏三、平遥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简介1、薛生金,男,汉族,1937年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从事漆艺五十多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把已经失传的平遥堆鼓罩漆工艺研究恢复成功,先后创造了三金三彩、青绿金碧山水、堆鼓彩绘、沥金、沥银、沥螺等工艺。他兼取诸地之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种流派。2、梁中秀,男,汉族,1955年出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一九七二年跟随薛生金大师学习平遥推光漆艺,作品山西风光,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用传统平遥漆艺工艺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创作了大型壁画与屏风,陈列于人民大会堂山西厅、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等。3、贾兴林,男,汉族,1956年出生,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