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马虎问题的几点思考.docx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563181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计算马虎问题的几点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生计算马虎问题的几点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生计算马虎问题的几点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生计算马虎问题的几点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生计算马虎问题的几点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计算马虎问题的几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计算马虎问题的几点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小学生计算马虎问题的几点思考现在好多学生课上激情四射,课下作业更是按时完成,大多数数学问题也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一考试成绩就不好。究其原因,多数同学都是错一些特简单的问题,尤其是计算,有的同学在计算方面还大面积出错。这些学生总认为下次注意就行了,但是下次还这样。面对这一问题,我不禁自问:学生的计算为什么会经常出错?难道我们对此真的束手无策?通过对学生错误原因的分析,我觉得计算马虎是可以克服的。要帮助孩子克服计算马虎的坏习惯,首先要找到孩子马虎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马虎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学生对数字和数学符号的敏感度不够。小学阶段儿童的感知能力存在着个别差异性,有的学生知觉发展水平不如同

2、龄的孩子,他们在计算中经常抄错数字,问他为什么,他解释说:“没看清。”但发现抄错的数字往往是一些结构相似的数。如3和8,34和43等等。究其主要原因是他对这些数字的敏感度不够,没有感知到相似数字间的结构上的区别,所以才容易把这些数字混在一起,不能分析辨别。另外,看错符号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把加号和除号互相看错等,这也是学生敏感度不够的原因。(二)读题的习惯不好。 有些同学计算出错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的读题习惯不好,甚至可以说不会读题。他读题不是按部就班,而是一眼扫过,看个大概,这样的话他往往会落掉一些内容,或是某些内容没有看清楚。数学是极具严谨性的,任何一点知识的疏忽都会导致错误百出。(三

3、)学生的态度问题。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的数学基础并不薄弱,做起题来速度也相当快,但是计算总是出错。像这样的学生,计算做不对就属于他们的态度问题了。他们为了炫耀自己做得快,能在班里第一个做完,只追求速度不追求质量。当老师批改后,发现错了,就解释为“没注意”、“马虎了”、“下次不会再错了”,而下一次错的还是他。(四)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数学计算中不仅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还要求他们能保持下来。往往有些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一会儿,很容易受外界或某些内部因素的影响。比方说,让全班学生每人做10道计算题。第一题的错误率几乎为零,而最后几题的错误率就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学生在做一件事情时

4、,时间一长就会感到疲劳,就会产生急躁情绪,分散注意力,影响完成的质量。(五)学生做完习题后不会检查。有一次考试,我监考二年级,有一位学生写完了就在那玩东西,东扭西扭的,于是我就让他检查。他的检查让我大吃一惊,她从卷子开头看到卷子末尾没用一分钟,就用眼扫了一遍就完事了。我让他认真点检查,他还是那样。看来,他根本不懂得什么叫检查,好多的错题就在那摆着,有一个地方还落题了,他就是看不到。那么该怎样防止和克服孩子的马虎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提高孩子对马虎危害性的认识有些孩子对马虎的危害没有清醒的认识,认为马虎没关系,虽然错了,可不是不会。有的家长对孩子马虎也不重视,认为只要孩子聪明就

5、行,马虎点没关系。这是要不得的,我们应该通过以下方法,让孩子认识到马虎的危害:(1) 给孩子讲有关马虎的故事传说在宋代,京城开封有一个画家,此人画画很不认真,粗心得很。有一天,他画老虎刚画完一个虎头,就听一个人说,请给我画一匹马,于是他就在虎头下面画了个马身子。那人说:“你画的是马还是老虎?”这位画家说:“管他呢,马马虎虎吧。”“马虎”这个词就这么出现了。那位请他画马的人生气地说:“这么凑合哪行,我不要了。”于是生气地转身走了。可画家却不在意,还把这张画挂在自己家的墙上。他的大儿子问:“您画的是什么?”他漫不经心地回答:“是老虎。”二儿子问他:“您画的是什么?”他却随口说:“是马。”儿子们没见

6、过真老虎、真马,于是信以为真,并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有一天,大儿子到城外打猎,遇见一匹好马,误以为是老虎,上去一箭就把它射死了,画家只好给马的主人赔偿损失。他的二儿子在野外碰上了老虎,可却以为是匹马,迎过去要骑它,结果被老虎咬死了。画家痛心极了,痛恨自己办事不认真,太马虎,生气的把那幅虎头马身的画给烧了。为了让后人吸取教训,他沉痛地写了一首打油诗:“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大儿仿图射死了马,二儿子仿图喂了虎。草堂焚烧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这个故事虽是传说,但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家长在提高孩子对马虎危害的认识时,不妨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听,它比对孩子训斥更有教育意义。家长还可以找一些类似的故

7、事,或自编一些故事教育孩子。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了,形象生动的故事可以使孩子在故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2) 讲生活中马虎所造成的危害。有个孩子从小养成了马虎的坏习惯,长大当了经理,当别人从他那领取欠款时,他在支票上所付钱数的后面多写了一个“0”,结果比人家要的钱多付了9倍,损失了90万元。还有,医生马虎,给病人开错了药,剥夺了人的生命。这样的马虎事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了极大的损失。(3) 讲述在学习中马虎所造成的危害结合孩子切身体会讲,本来全都会,可就是得不了满分。(二)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改掉马虎的毛病。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课上针对学生读题不准的习惯

8、,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去锻炼学生克服。课上做练习时,可以找一些学生先读一下题,然后再让大家做。找同学读的时候可以选那些平时读题不清的、不准确的同学去读。这样,在大家的注视下,他读题肯定不会像之前那样,肯定会特别认真仔细。这样的话不仅能提醒大家题中包含的条件,同时又能培养该生认真读题的习惯。2. 家长教孩子找错因,培养学生的自检能力。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往往粗心的孩子在做作业时不专心,做完作业后不检查,因为他们习惯于父母帮助检查。家长帮孩子检查作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家长检查应有策略。否则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思想,以为马虎了也没关系,反正有家长给我检查呢。孩子写完作业后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先

9、检查,然后再帮忙看一看,发现了错误,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第几题错了,而是说:“你这作业题里有错题,再去检查。”让孩子自己认真地去读,去思考,从而找出第几题错了,错在哪儿,时间长了,不但能提高了孩子自检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3.通过大量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础训练。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平时要多进行一些口算练习,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通过多练逐步达到熟练。多练并不是说量多就行了,要注意练的效果。有的同学天天练,但是每次都错好多,这样等于没练。要想练好必须使学生对口算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好奇、注意力不易集中、好动的年龄特点,变换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形式多样,学生感到新鲜,兴趣就浓。另外,我们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有的老师在做25+49时,这样想:5+9=14,个位写4,十位上是2+4+1=7,十位写7,这完全是笔算思路,这样算并不快。所以教师要深入教材,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总之,学生马虎的原因有很多,克服马虎的方法也不止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分析,当学生计算出错时,我会多方面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辅导。绝不笼统地说成是“马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