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3].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544473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明朝的灭亡[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7课明朝的灭亡[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明朝的灭亡[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明朝的灭亡中营镇民族中心学校 沈刚一、教学目标1、了解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表现。2、掌握李自成起义的原因、经过及表结果。3、了解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概况。二、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回想,明朝的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大的明朝为什么走向灭亡?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明朝的军事实力。三、讲授新课(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4-85页,概括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有哪些表现?1、政治腐败:(1)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已。(3)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2、社会动荡:(1)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地官吏贪赃枉法,对民

2、众百般剥削。(2)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农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5页,找出李自成起义的原因、口号、政策、建立政权和推翻明朝。1、爆发原因:(1)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2)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引发了农民起义。2、口号:“钧田免赋”。3、政策:提出“钧田免赋”口号。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4、建立政权: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3、5、推翻明朝:1644年,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当时流行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请回答:李自成的起义军为什么受到广大民众的欢喜和拥护?(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6页,找出后金政权的建立者是谁?是谁于何时改国号为清?清兵如何入关?1、满洲兴起: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在1635年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2、清兵入关: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重镇山还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五、课堂小结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的局面及影响,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原因、领导者、过程、结果等;满洲的兴起和清兵入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