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的来历.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518154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涯海角的来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天涯海角的来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天涯海角的来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涯海角的来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涯海角的来历.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涯海角的来历天涯海角风景区位于三亚市区约23公里的天涯镇下马岭山脚下,前海后山,风景独特。步人游览区,沙滩上那一对拔地而起的高10多米,长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人目。两石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样,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天涯海角”就是由此得名。奇石“天涯海角”和“南天一柱”各都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这里融碧水、蓝天于一色,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如诗如画。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的巨石雄峙南海之滨,为海南一绝。这里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景区内的海水浴场,钓鱼台及海上游艇等设施,既可观赏自然风光,又

2、是游泳好地方,并有一个由“点火台”、“望海阁”、“怀苏亭”和曲径通幽组成的登山多层次游览胜地。一座由现代建筑和仿古传统园林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天涯物寨”、“天涯漫游区”、“海上游艇俱乐部”、“天涯画廊”、“天涯民族风情园”、“天涯历史名人雕像”等屹立在海天景区,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上溯一千多年的天涯海角,不禁令人心酸泪下。其时,孤悬海外,“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朝廷流放“叛民”、“逆官”犯人之地。仅唐宋两代,被流放到此就有四、五十人,其中有不少著名历史人物,如唐代宰相李德裕、宋代名臣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到此荒山僻壤水天相连之地,无人不怀着走天涯海角,去而难归

3、之感。胡铨曾哀叹“崎岖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李德裕赋诗曰:“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迎干道绕郡城。”、“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知何处?生渡鬼门关。”前人的坎坷经历,历代文人墨客的抒感发议,今天的“天涯海角”便富有神话色彩了。 目前,天涯海角已成为为海南岛最南部岩石成群的风景带,和中国最著名的海滨度假区。 天涯海角风景区(必游)出三亚市沿海滨西行26公里,到达了马岭山下,便是天涯海角奇景。游客至此,似乎到了天地之尽头。 古时候交通闭塞,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来到这里的人,来去无路,望海兴叹,故谓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铨哀叹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

4、烟正断魂。唐代宰相要德裕用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诗句倾吐了谪的际遇。这里记载着历史上贬官逆臣的悲剧人生,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这里碧水蓝天一色,烟波浩翰,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南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滨,使整个景区如诗如画,美有胜收,据记载,天涯题刻,是清代雍正年间崖州知府程哲所书。 南天一柱据说是清代宣统年间崖州知州范云梯所书。南天一柱来历还有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陵水黎族有两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为当地渔家指航打渔。王母娘娘恼怒,派雷公雷母抓她们回去二人不肯,化为双峰石,被劈为两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

5、中,一截飞到天涯之旁,成为今天的南天一柱。 现在景区内还建有海水浴场、钓鱼台及海上游艇等设施,一座由现代建筑和仿古典传统园林式建筑风格相结拿来天涯购物寨、天涯漫游区、天涯画廊、天涯民族风情园、天涯历史名人雕像等屹立在海角景区,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附近有点火台、望海阁、怀苏亭和曲径通幽组成的登山多层次游览胜地。景点之名的来历:古时候交通不便,此地远离中原,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古代帝王往往将这里作为流放“逆臣”的地方。被流放的人跋山涉水来到这里,面对着茫茫大海,他们发出了“到了天之涯,海之角”的感叹。清代雍正年间,当地官员程哲于命人在此镌刻了“天涯”二字,后又有文人在另一块巨石上题刻海角二字,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为一处天下闻名的风景点了。 传说:“天涯”和“海角”这两块大石头也是有来历的,传说一对热恋的男女分别来自两个有世仇的家族,他们的爱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对,于是被迫逃到此地双双跳进大海,化成两块巨石,永远相对。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坚贞爱情,刻下“天涯”“海角”的字样,后来男女恋爱常以“天涯海角永远相随”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每年一度的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都会在天涯海角景区举行,2011年已经是第15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