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一第三单元导学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517159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专题一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一专题一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一专题一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一专题一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一专题一第三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一专题一第三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专题一第三单元导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课程标准要求:】初步认识物质微观结构,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基本要求:】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体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了解部分典型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并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知道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的事实。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反应的本质。【知识回顾:】(1)写出120号元素的符号和元素名称: (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 , 。其中 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微粒。(3)宏观物质铜

2、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和 结合而成的,水是由 组成的。【学习过程:】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历史:公元前5世纪朴素的原子理论19世纪初道尔顿原子理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1897年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发现了 ,认识到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带 电荷,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带 电荷。1913年,波尔引入量子理论:原子核外,电子稳定在具有一定能量的轨道上运动。20世纪初,认识到电子运动不遵循经典力学原理。总结: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研究探索是无止境的,并在探索过程中不断不断修正补充。2、

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是 的。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出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Mg: C: O: S: Cl: Na: N: Al: Ar: 3、 氧化镁的形成过程:(画出粒子结构示意图)Mg: Mg2+: O: O2: NaCl的形成过程: 问题解决:课本30页总结:钠、镁等活泼金属元素与氯、氧等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常通过得失电子达到 。在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的反应中,金属原子失电子,元素化合价表现为 ,非金属原子得电子,元素化合价表现为 ,化合价的数值为 。4、原子核的组成:(1)绝大多数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的。( 除外)(2)相对原子质量定义: (3)构成原子

4、的粒子比较:相对质量相对电量质子中子电子总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由 和 决定,所以我们把 和 之和称为质量数,用A表示,标在元素符号左上角,用Z表示质子数,标在元素符号左下角,用于表示原子核的组成。原子中质量关系: 原子中电量关系: 练习:用原子核组成符号描述出下列原子: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C原子 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10的O原子 质子数为17,中子数位20的Cl原子 4、 元素、同位素、核素的区别和联系:元素核素同位素区别联系【练习巩固:】1、已知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原子中,与氧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 Ne B. MgC. SD.

5、C2、几种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可说明( )A. 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 B. 一定是同一种元素C. 一定不是同一种元素 D. 核外电子个数一定相等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 O2 B. Mg C. H D. N4、科学家最近合成第114号元素的原子,该原子的质量数为289,存在时间达到30秒,这项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A. 61 B. 114 C. 175 D. 289 5、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A. Na+和Li+ B. CO和CO2 C. H2O和H3O+ D. NO和CO6、据科学家预测,月球

6、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3He,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 4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3He和4He互为同位素C.3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 4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7、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某种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 9.288/1.993 B. 1.99312/9.288C. 9.288/(1.99312 ) D. 9.28812/1.9938、 Rn+离子有m个电子,它的质量数为A,则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A.m+n

7、B.Am+n C.Amn D.Amn9、等温等压下,关于等质量H2、D2、T2三种气体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密度之比1:2:3 B. 质子数之比6:3:2C. 中子数之比0:3:4 D. 体积之比3:2:1 10、已知aAm+与bB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b+m+n B. a=b-m+n C. a=b+m-n D. a=b-m-n11、 已知氯元素有35Cl、37Cl两种核素,氢元素有H、D、T三种核素,则它们所形成的氯化氢分子共有()A. 3种 B. 6种 C. 9种 D. 12种12、(1)1 mol NH3中所含质子数与molH2O、 m

8、ol HF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2). 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单核微粒有: ,和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多核微粒有有: 。 13、标况下,56升1H37Cl气体含有中子 mol,含有电子 个,含有质子 个,其中氯元素质量为 克。14、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且均小于18;A原子核内仅有1个质子;B原子的电子总数与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原子与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D原子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E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三分之一。(1) 试推断它们各是什么元素,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A_、B_、C._、D_、E 。(2)写出A分别与B、C、D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3)A、C、D形成的化合物与A、D、E形成的化合物各属于那类物质?写出它们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初中已学分子、原子及其属性金刚石、石墨、足球烯原子的质量和体积汤姆逊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原子核、原子结构、同位素、离子 第三单元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的构成、核素、同位素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