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缩电缆头与热缩电缆头区别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6474829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缩电缆头与热缩电缆头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冷缩电缆头与热缩电缆头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冷缩电缆头与热缩电缆头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冷缩电缆头与热缩电缆头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冷缩电缆头与热缩电缆头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缩电缆头与热缩电缆头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缩电缆头与热缩电缆头区别(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缩电缆头与热缩电缆头区别1交联电缆头的设计原理首先,所有交联电缆头的设计原理都应遵循恢复电缆本体结构为原则。因此,就其接头的设计思想应 符合中国的GB12706-4和IEC60502-4: 1997的电气标准,并且必须要满足其电气、物理及化学性能, 以确保电缆头长时间的正常运行及电器设备的安全运作。2冷缩电缆头与热缩电缆头的差别2.1结构交联电缆是由电缆的外护套、金属铠装、内护套、填充物、铜屏蔽层、外半导层、绝缘层、内半导 层、导体、钱芯等组成。因此,有什么样的电缆结构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材料及其工艺的电缆附件和它一一对 应与配套。2.2原理电缆头的设计原理应满足与达到的要求:使电缆在任何自然环

2、境下能够安全运行。为了实现这一 点,就需要重视四大关键因素,即:(1)密封,(2)绝缘,(3)电场,(4)工艺等要素,这也是解决电缆头的四大重 要问题。2.3差别2.3.1密封1)由于大部分的电缆头都是安装在户外架空,直埋等环境里,因此防水及防潮气就成为确保电缆头 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也就要考虑其密封性能及方法。目前密封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用沥青或环氧树 脂灌封的方法,这种方法工艺复杂,不好控制,也不利于维护;另一种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内、国外专业厂家首 选的方法,就是使用高弹性的密封胶,其工艺简单、性能可靠、维护安装方便,这些独特优点也使之成为使用 的主流。使用这种新方法,首先就是要考虑密

3、封胶的性能。因为密封胶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接头的密封 性能,选择一种即能和电缆体的表面、还能与附件材料表面黏结都很牢固的胶,同时还能满足在不同的温度变 化环境里都能使用的胶是十分重要的。2)由于全冷缩电力电缆附件实际上就是弹性电缆附件;也就是说利用液体硅橡胶本身的弹性在工 厂预先扩张好放入塑料及支撑条。到现场套到指定位置,抽掉支撑条使其自然收缩。这种技术就是冷缩技术, 这种附件就是冷缩的电缆附件,因此这种冷缩附件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避免由于大气环境、电缆运行中负 载高低产生的电缆热胀冷缩。即“电缆呼吸”所产生的绝缘之间的空隙,造成的击穿事故。而热缩附件的最大 缺点就是本身不具有弹性。不能

4、与电缆同呼吸。故全冷缩的附件用于温差大、受气候环境影响大的地域使 用是最佳的选择。2.3.2绝缘电缆头的绝缘要求是应满足相与相之间绝缘和相对地的两大绝缘。1)相对相的绝缘是硅橡胶式、热缩材料两种绝缘材料,通常绝缘性能还要根据材料的单位绝缘指 标结合材料的厚度来满足要求。全冷缩附件其性能指数为24kV/mm设计运行厚度在应满足12mm厚,可以 经得起雷电冲击和过电压得考验。热缩附件是多种复合材料混合而成,经辐照、加工具有热收缩功能。其 单位绝缘指数为1.8-2.0kV/mm,因此设计厚度要比硅橡胶材料相对厚3-4mm单位,即:15-16mm厚才可 以达到运行要求。2)相对地得绝缘是防止电荷由高电

5、位往低电位爬得安全距离。冷缩硅橡胶材料具有良好得弹性, 只要设计合理,其强大的回弹性既有足够的抱紧力。无论环境发生热胀或冷缩,冷缩附件都保证紧紧抱着电缆 被抱的部位。这样就防止水和潮气的吸入,安全的内爬电距离就得到很好的保证,同时全冷缩电缆头的内爬距 离在理论上只要70mm就足够了,处于更安全的考虑,仍然设计运行距离为90mm。热缩电缆头的收缩温度 为100C-140C,只有在安装时,温度才可以满足它的收缩条件。当温度低时,由于电缆的热膨胀系数与热 缩材料的膨胀系数不同,完全有可能在80C以下的环境产生脱层,因此出现裂缝。这样水和潮气就会在呼吸 的作用下进入,从而破坏系统的绝缘。但环境的条件发

6、生变化时,由于没有硅橡胶那样的弹性,所以也会给安 全带来影响,这就是热缩材料的缺点。2.3.3电场冷缩电缆头的电场处理时应用几何法,通过应力锥改变电场分布的,是用一定的几何形状和精确的 R角度来解决的。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控制和检验。在工厂就可以确保和实现。而热缩电缆头的电场处理方 法是用线性参数法改变电场的分布,必须依靠两个重要参数:a体积电阻,108-11。; b介电常数为25;由于 其生产工艺复杂,受环境因素变化大,所以难以控制参数的稳定,因此对产品的质量稳定就会产生影响。根据以上的分析,冷缩中间头和热缩电缆头具有本质的差别。但只要在正常的条件运行都可符合安 全的要求;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冷缩

7、电缆头与热缩电缆头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差别与优势;此外全冷缩电缆 头是用特制模具制成,安装完成后的形状十分美观;安装施工速度迅速;节省时间;抗污染等优点。2.4全冷缩与热缩型电力电缆附件的综合性能对比表热缩电力电缆附件全冷缩电力电缆附件材料橡塑材料硅橡胶弹性差好结构电应力控制管外绝缘保护管及伞裙 等单独制作配套施工应力锥、外绝缘保护管及伞裙为一体地线连接需焊接采用恒力弹簧、无需焊接收缩方法用火加热抽取芯线电场控制参数应力管几何应力锥局部放电大小施工空间要求空间要求大空间要求低施工速度慢快外形欠美观美观三、冷缩电缆终端安装的基本操作工艺1)剥外护套:可将恒力弹簧暂时绕在外护套切断处,以方便剥去外护

8、套。2)锯钢铠:暂用恒力弹簧顺钢铠将钢铠扎住,然后顺钢铠包紧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要锯断第二层 钢铠,防止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铠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铠,脱出钢铠带,处 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铠包紧方向,不能让电缆上的钢铠松脱。3)剥内护套:关键点:防止划伤铜屏蔽。4)安装接地线:用恒力弹簧将两根接地线分别与电缆铜屏蔽层及铠装层连接。一般情况下屏蔽层与 钢铠的两根接地线要求绝缘隔开。5)安装冷缩3芯分支:(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6) 套装冷缩护套管:(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7)铜屏蔽层处理: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确测量好铜

9、屏蔽层切 断处位置,(用PVC带包一下,防止铜屏蔽层松开),或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 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最后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8)剥外半导电层:在离铜带断口 10-20mm处(以说明书规定尺寸为准)为外半导电层断口,断口 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 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痕向未端 划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然后将些条形半导电层从未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 的半导电层!),用刀划痕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 的半

10、导电材料,如有应清理干净。(上海市供电局的方法值得推广,采用小园挫在预定的外半导电层切断处挫一个园周,这样一来可防止 刀片切伤电缆绝缘、二来外半导电的断口为一个斜坡,平整光滑。) 不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从芯线未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也可用专用刀具),在断口处 刮一斜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留半导电材料,且表面应采用砂带打磨光滑。(35kV电缆的外 屏蔽多为不可剥离型)9)清洁主绝缘层表面:用专用清洁剂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注意应从绝缘端擦向外半导 层端,一般不要反向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10)安装冷缩电缆终端管:(内附应力控制管,应力控制管是控制电缆终端

11、电场分布的重要部件,一 定要注意应力控制管的安装位置,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进行)11)安装接线端子和冷缩密封管:测量好电缆固定位置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锯掉多余的引线。测 量接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压接线端子。处理压接处的毛刺,接线端子与主绝 缘层之间用用绝缘带包平(压接痕也要包平),套冷缩密封管。1、高压电缆头的基本要求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电缆终端 头与中间头统称为电缆附件。电缆附件应与电缆本体一样能长期安全运行,并具有与电缆相同的使用寿命。良好的电缆附件应具有以下性能:线芯联接好:主要是联接电阻小而且联接稳定

12、,能经受起故障电流的冲击;长期运行后其接触电阻不应 大于电缆线芯本体同长度电阻的1.2倍;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振动、耐腐蚀性能;此外还应体积小、 成本低、便于现场安装。绝缘性能好: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应不低于电缆本体,所用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要低,在结构上应对电 缆附件中电场的突变能完善处理,有改变电场分布的措施。2、电场分布原理高压电缆每一相线芯外均有一接地的(铜)屏蔽层,导电线芯与屏蔽层之间形成径向分布的电场。也就 是说,正常电缆的电场只有从(铜)导线沿半径向(铜)屏蔽层的电力线,没有芯线轴向的电场(电力线), 电场分布是均匀的。在做电缆头时,剥去了屏蔽层,改变了电缆原有的电场分布,将产生

13、对绝缘极为不利的切向电场(沿导 线轴向的电力线)。在剥去屏蔽层芯线的电力线向屏蔽层断口处集中。那么在屏蔽层断口处就是电缆最容 易击穿的部位。电缆最容易击穿的屏蔽层断口处,我们采取分散这集中的电力线(电应力),用介电常数为2030, 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Q?cm材料制作的电应力控制管(简称应力管),套在屏蔽层断口处,以分散断 口处的电场应力(电力线),保证电缆能可靠运行。要使电缆可靠运行,电缆头制作中应力管非常重要,而应力管是在不破坏主绝缘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分 散电应力的效果的。在电缆本体中,芯线外表面不可能是标准圆,芯线对屏蔽层的距离会不相等,根据电 场原理,电场强度也会有大小,这对电

14、缆绝缘也是不利的。为尽量使电缆内部电场均匀,芯线外有一外表 面圆形的半导体层,使主绝缘层的厚度基本相等,达到电场均匀分布的目的。在主绝缘层外,铜屏蔽层内的外半导体层,同样也是消除铜屏蔽层不平,防止电场不均匀而设置的。为尽量使电缆在屏蔽层断口处电场应力分散,应力管与铜屏蔽层的接触长度要求不小于20mm,短了 会使应力管的接触面不足,应力管上的电力线会传导不足(因为应力管长度是一定的),长了会使电场分 散区(段)减小,电场分散不足。一般在2025mm左右。在做中间接头时,必须把主绝缘层也剥去一部分,芯线用铜接管压接后,用填料包平(圆)。有二种制作 方法:热缩套管:用热缩材料制作的主绝缘套管缩住,主

15、绝缘套管外缩半导体管,再包金属屏蔽层,最后外护 套管。预制式附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为中空的圆柱体,内孔壁是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外是 主绝缘材料。预制式安装要求比热缩的高,难度大。管式预制件的孔径比电缆主绝缘层外径小25mm。中间接头预 制管要两头都套在电缆的主绝缘层外,各与主绝缘层连接长度不小于10mm。电缆主绝缘头上不必削铅笔 头(在电缆芯线上尽量留半导体层)。铜接管表面要处理光滑,包适量填料。关键技术问题:附件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另外也需采用硅脂润滑界面, 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的气隙,消除电晕。预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时 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预制管外面同热缩的一样,半导体层和铜屏蔽层,最外面是外护层。 目前35KV以上电压的基本上都用预制式电缆附件。3、电缆附件适用标准电缆附件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IEC标准:IEC62067额定电压150kV(Um=170kV)以上至500kV(Um=550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 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IEC60840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 和要求;IEC60859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的电缆联接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