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放飞蜻蜓3.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459460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 放飞蜻蜓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9 放飞蜻蜓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9 放飞蜻蜓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9 放飞蜻蜓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 放飞蜻蜓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 放飞蜻蜓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放飞蜻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识字策略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生活经验和上下文理解“七嘴八舌”、“异口同声”等词语的意思。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通过朗读,关注课文内容,训练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会整合信息,学写蜻蜓。教学重点: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概括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关注课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课前准备:搜集有关蜻蜓的信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质疑。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在它亮相之前,它先要考考大家,仔细听:小飞机,沙翅膀,飞来飞去捉虫忙;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内行。请大家来猜猜这是什么昆虫? 你

2、是怎么猜出来的?(恭喜大家,答对了!把掌声送给自己。)2、(出示图片)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美丽的蜻蜓。想一想,你对蜻蜓有什么了解?3、看来大家对蜻蜓都不陌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蜻蜓的课文。4、齐读课题。5、读了课题,你最想问什么?(谁放了蜻蜓?为什么放飞蜻蜓?) 大家提了好几个问题,你们觉得怎么才能解决这些疑问?(读书)对,读书是解决疑问的好方法。让我们轻轻地把书打开,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请同学们认真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从课文中你了解了蜻蜓的什么? 2、真会学习,我们很快地从文中找到这么多的重要信息。会思考,会表达,收获一定会更多。

3、 三、检查读词,介绍人物。首先,我们一起来词语闯关。 1、第一行:(关于蜻蜓的)掌握方向 保持平衡 调整方向 结构复杂 (1)预设调是个多音字。这一行词语都是写“蜻蜓”的,相机板书“蜻蜓”。 (2)生齐读,师引读:这一行告诉我们蜻蜓的尾巴能 ,它的眼睛 。 2、第二行:(关于害虫的)苍蝇 蚊子 孑孓 (1)这里有一个词字音容易读错,指名多人读准难读词语“孑孓”。仔细看两个字大体相同,唯一的区别是“孑”的最后一笔是提,“孓”的最后一笔是捺。知道什么是“孑孓”吗?师补充认识:蚊子的幼虫 (2)你发现了吗?这些家伙都是害虫。 3、第三行(关于陶行知的)慈爱 抚摸 商量(1)指名读词语,明确这是关于陶

4、行知的词语,相机板书“陶行知”。(2)指导写好生字“陶”,注意“缶”的正确写法,师补充陶行知的相关资料。(3)师小结:陶行知就是这样一个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4、第四行(关于小朋友的)七嘴八舌 异口同声(1)齐读词语。这一行是关于“小朋友”的词语,相机板书“小朋友”。(2)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理解两个表示说的词语意思:什么时候说话是七嘴八舌的?(下课、讨论、抢答)什么时候又是异口同声的呢?(朗读、齐声回答)师总结:七嘴八舌是各说各的,异口同声是几十个人说的同一个声音。 5、出示所有词语,齐读词语。四、概括内容,理清文脉。 1、接下来,我们进行朗读比拼。请11位同学来参加,每人读一小

5、节。相互比一比,赛一赛,谁读得好,谁就站着。站到最后的那位同学就是今天朗读比拼的最佳选手。好,请各小组推荐一下参赛选手。(今天的最佳选手诞生了,让我们把大拇指送给他。)2、这篇课文就是讲了陶行知、小朋友和蜻蜓之间发生的故事,谁能看着板书,把他们之间的事情简单说一说吗?先和同桌讨论一下。3、指名回答。围绕“蜻蜓”理清文脉。 4、板书:捉蜻蜓 谈蜻蜓 放蜻蜓 让我们迅速看看书,找一找捉蜻蜓是第几小节?(1小节)放蜻蜓是第几小节?(11小节)那么谈蜻蜓就是(2-10小节) 5、小结:我们抓住人物关系和事情顺序,就能把文章内容说清楚了。再指名一生连贯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文章讲述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6、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因势利导和孩子们一起(谈蜻蜓),使他们懂得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蜻蜓)的故事。五、研读课文,关注信息。1、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是谈蜻蜓。他们围绕蜻蜓谈论了什么呢?(一)吃食(1)默读2-6小节,你知道他们谈论的话题是什么吗?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吃食。(2)那蜻蜓吃什么呀?学生回答。预设:“一只蜻蜓能在l小时内吃掉840只蚊子。一只蜻蜓幼虫一年能吃3000多只蚊子的幼虫。”你们觉得蜻蜓怎么样啊?(厉害) (二)尾巴(1)默读7-10小节,他们接下来又谈论了什么问题呢?相机板书:尾巴 (2)尾巴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学生回答。预设:还有一个特点不太确定,你知道是什么吗

7、?(对于蜻蜓在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的说法,陶行知也很难确定,所以用了“据说”一词。)预设:书上所说的“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实际上这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然后一次次不断地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立即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好像蜻蜓在不断地点水。(相机出现:蜻蜓点水图片。)(“蜻蜓点水”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原来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知识,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3)你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蜻蜓的尾巴吗?(三)眼睛(1)他们谈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什么,课文中是怎么说的?(2)眼睛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学生回答。预设:我们一起来看看蜻蜓的眼睛。这是一对

8、异常发达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一只大复眼由1万多只小眼组成。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晰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分,还能看见在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正是这样一双独特敏锐的大眼睛,使蜻蜓荣获“捕虫能手”的称号。 (3)你能介绍一下蜻蜓的眼睛吗?2、我们随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解了蜻蜓的吃食、尾巴和眼睛。通过读书,有没有找到刚刚我们所提的问题的答案了呢?3、学习就是一个发现探究的过程,在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陶行知先生的启发下,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了解了蜻蜓,爱上了蜻蜓。4、总结:这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更重要的是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蜻蜓的知识。六、运用练习,迁移写话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板书提示,写一写你了解的蜻蜓。板书设计: 19.放飞蜻蜓 捉 吃食 陶行知 小朋友 谈 蜻蜓 尾巴 放 眼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