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管理需求分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6456014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置管理需求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配置管理需求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配置管理需求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配置管理需求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配置管理需求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置管理需求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配置管理需求分析目的规定并控制服务基础设施组件,保持正确的配置信息,同时为服 务管理,发布管理,变更管理等提供组件的配置信息支持,并监控IT系 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状态。这些配置信息包括配置项本身的信息,还包 括这些配置项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配置管理的流程第一步:确定配置管理的政策,策略和目的,主要涉及到流程目标、 人员、输入、输出、活动等各要素以及流程之间相互协调、信息交互 方面的指导原则,其目标是使流程能够在政策的指引下稳健、有效地 执行。如:所有有关配置项的变更都需要通过变更管理流程进行控制, 变更记录关闭前,必须通知到配置管理并得到批准。第二步:确定配置管理的范围。配置管理的范围主要指的

2、是(配置项) CI的宽度和深度,以及CI的生命周期。宽度也即是配置项的范围, 一般范围的选取由企业的需求决定,深度即配置项的颗粒度,它决定 了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中配置项的详细程度,如:大的粒度比 如一台电脑,小的比如电脑中的内存,CPU信息等,其详细程度的有 效维护则取决于企业IT部门投入的管理成本。如果无法投入相应资 源实现CMDB的有效维护,CMDB则无法保证其数据的准确性,也无 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CL的生命周期取决于CL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录 到CMDB,以及从什么时候删除。第三步:构建CMDB模型。它包括定义配置项之间的关系,以及定义 配置项的属性。定义配置项之间的关系也即是通过企

3、业提供的服务日 录,从业务服务-服务-系统-组件的顺序进行梳理关系。配置项的属性 的定义遵循“精而不多”的原则和一套结构。精而不多即选取自己需 要的属性,这样既保证的CMDB信息的有效性又节省了维护的成本。 一套结构指的是通常我们可以把一个配置项(CI)的属性分为五大来 源,见下表:来源举例(一台商用服务器配置项(CI)本身主频、内存数、重量、功率IT资产管理的需要供应商、厂商、折旧信息、购买日期、报废日期IT服务财务管理的需要成本中心、收费、利润率其它IT服务管理流程的需要CPU性能参数、支持的最大内存数、安全等级、容错能力其它管理信息(配置分类、CI名称)等配置管理的功能模块应包括如下几个

4、模块:配置项的添加在配置管理数据库里插入一条配置项的记录,该记录应包括配置 项的各项属性信息以及相关的配置文档,同时建立配置项与其他 组件之间的关系。配置项的查询1. 可以查询配置项各项基本信息以及配置文档,当前状态等,同 时还可以查询该配置项的历史状态信息。2. 可以查询某项服务或系统下所包含的各个配置项的相关信息3. 可以查询与某一配置项所关联的其他配置项或者服务相关或系 统的信息。配置项的修改严格控制配置项的修改权限,确保只有相应的管理员才有修改权 限,修改某项配置项要确保有所需的相关文档。修改包括修改配 置项的基本信息,历史信息,配置项的关系等。配置项的删除当配置项的生命周期结束时即可

5、将配置项删除,这个删除并非真 正的删除,只是把他的状态改为已删除。方便以后进行统计,查 询等。配置项之间关系的建立在数据库中建立配置项的关系表,同时在系统中建立业务服务-服 务-系统-组件-配置项顺序的树状图。每新增一条配置项,都将其加入相应的结点。配置项之间关系的维护保持配置项之间关系的准确性。验证配置项的有效性通过相应的机制确保在配置管理数据库中的配置项的各项信息是 真实的反映了配置项的当前信息。如有冲突需根据相关文档作相 应的修改并记录到配置项的历史状态信息。配置项的状态统计统计各个配置项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当前的和历史的数据,确保可 以随时查到配置项的历史信息和状态变更等。以上功能模块的分析只是一个粗略的分析,具体到操作和实现的 细节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