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方法.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44997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说阅读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说阅读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说阅读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说阅读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说阅读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说阅读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说阅读方法.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小说阅读一、文体知识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作为考题,我们在阅读中还要把握写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人物形象多为虚构,小说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情节还对情节互有作用:有铺垫、伏笔、照应等作用。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一定的人物总是和一定的环境联系着。二、小说备

2、考要点及题型(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或XXX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或概括说明)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简要分析。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5、小说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解题思路】:面对这些题型,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3、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答题模式】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典型例题】:1、12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7分)(09安徽卷董师傅游湖) 【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 【解析】本题只要求概括,不要求结合原文分析。难度较低。小说阅读中还常常考到对次要人物的分析。他们是主要人物社会环境的构成者,对刻画主要人物、表现小说主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对运用第一人称的小说中“我”的形象的分析(见下文)。再如(08江苏卷侯银匠)里面的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

4、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答案: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 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该答案除第点是从结构上来答外,其余都是从形象上来考虑的。这几点里面划

5、线的句子基本都是回答“次要人物”形象时常用的术语,请背过。至于最后一点中的“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则是在各种人物形象的分析中都比较常见的术语,请同学们灵活运用。 附 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从大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工笔细描或白描或分几次描写互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他们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或形象或心情等而写的。其中细节描写的作用最典型,我们列举如下:细节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等;可以表现人物心情;可以深化主题;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营造一种氛围);可以渲染时代气氛、

6、地方特色等。如09四川卷想象第16.题: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8分) 【答案】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其中“呆呆地发愣”写神态,“绝望”“伤感”写心理,这些描写重在刻画主人公的脆弱;“闭一只眼”“睁一只眼”“看伸长的舌头”写行为,突出他检查自身症候的专注与仔细,由此刻画了他的敏感与多疑。 侧面描写:1、以人衬人。(一)他人反映法,也即是他人评价法。 (二)借人写人。通过他人对比来反衬、或者通过写对他人的影响来烘托。(三)别人介绍法。有些作品主要人物并不出场,只是通过别人的介绍来写他。这也叫虚写。2、以景衬人。景即是环

7、境,既可以指自然环境,也可以指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可以烘托人物形象,也可以渲染气氛借以烘托或者反衬人物心情。社会环境一般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或人物性格形成的典型环境。3、在情节的发展中(或者矛盾的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二)故事情节 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常见题型】:1、文中写了XX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3、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4、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5、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表现

8、中心、情节互为作用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答题模式】1、X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2、 概括情节可以答“从(由)写到(引出),然后,最后,从而揭示(体现) ”也可以答“以为线索,选取了材料来表现主旨。” 【典型例题】:1、15.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09四川卷想象)【答案】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 2、“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

9、明。”(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 【答案】: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 (从情节角度)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从性格角度)3、17.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6分)(09四川卷想象)【答案】这“处方”是针对“我”敏感多疑的心病开出的“心药”,目的是劝慰我解除思想负担,轻松愉快地健康生活。小说以幽默的“处方”作结,巧妙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 附 情节的作用1、开头的作用。(1)写景。(见景物描写的作用) (2)悬念。引发读者

10、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情节;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等。2、中间情节的作用。照应前面的情节;使情节曲折起伏;为下面的情节做铺垫或者埋伏笔;线索或者推动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或深化主题。3、结局的作用。(1)出人意料的结局。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具体)。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具体)。 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

11、思考。(3)、大团圆结局。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从表达效果看,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来看,能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安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能凸显人性的美好,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戛然而止的结尾。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像的空间,余味悠长。4、尾声的作用。使小说的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小说的中心更深刻。(三)环境描写 环境是为人物而设置的,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特别是社会环境在小说的阅读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环境一般由那些次

12、要人物组成。那些次要人物,是某种社会力量的某种观念的载体,分析时应通过这写人物的言行,认识其代表的势力及其观念,体会他们在揭示主旨和表现人物上的作用。【常见题型】: 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3、小说描写了怎样的场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以先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1、自然环境: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奠定情感基调;(一般在故事的开头)烘托(或反衬)人物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等。具有象征意义,或揭示主旨2、社会环境: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

13、世态风情,交代人或性格形成的典型环境(或社会原因)。【答题模式】1、交代了时间,交代了背景;营造了氛围;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形象;2、推动(暗示、铺垫)情节的发展;3、揭示(表达、寄托、暗示、象征、深化)了主题。4、揭示了人物性格(或结局)产生的根源。【典型例题】:1、 2008年浙江卷乌米19题“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答案 手法: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人物的命运。2、09年青岛一摸试题战地医院第19题“小说第一段描写了怎样的场景?有什么作用?”答案:描写了紧张、危

14、险、残酷的场景;渲染战斗的激烈和医院环境的危险,为下面情节的展开作铺垫。附第一段:医院只是连成一片的几顶帐篷,卧在近郊的小树林里。城市已被空袭夷为平地,所有建筑被毁,所有百姓撤离。帐篷里满是伤兵,沾满鲜血的纱布扔了一地,止血钳变了形。远处枪炮声连成一片,战士且战且退,脆弱的防线随时可能被对方撕成碎片。不断有卡车停在帐篷外面,车厢打开,是一个挨一个的伤兵,全是重伤员。第二个例题和07湖北卷日月行色非常类似:3、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答案: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

15、得益彰。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后面原文) 注意:这两个题先问的的都是景物描写的特点,然后又问的作用,而景物描写的特点必须用概括性的词语来总结,类似于诗歌鉴赏中的意境。像前面两道题中的答案:“紧张、危险、残酷”、 “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四)主题思想 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另外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常见题型】: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4、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解题思路】 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 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