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小石潭记42.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644736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6 小石潭记4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6 小石潭记4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6 小石潭记4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6 小石潭记4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 小石潭记42.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师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主备人 辛月婷 主备时间 课题小石潭记课型新课共 1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常见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 运用“直译法”掌握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2. 朗读法,读准文章的朗读节奏和语气语调。3. 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相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文意,体会小石潭的幽静景色。内容 分析教学重点1. 利用工具书学习古文,理解文章内容。教学难点2. 自主归纳文言知识。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复备建议及改进措施一、导入新课浏览山水名胜,并用优美的文辞记录所见所感,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中常有的风雅韵事,尤

2、其是那些仕途坎坷,人生多磨的文人雅士,他们娱情山水,排遣抑郁,看青山绿水,抒心中之情。柳宗元就是这类人中的一位,今天我们就来赏赏他记录下的景美不美?板书:小石潭记 柳宗元二、检查预习1.柳宗元,字( ),世称( )。( )代文学家、哲学家,( )之一。2.与( )共同倡导唐代( )运动,并称“韩柳”。3.与( )等人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革新失败,被贬为( )司马,写下( )。三、正音认字1. 听写2. 齐读篁( )竹 清冽( )为坻( ) 翠蔓( )佁( )然 俶( )尔翕( )忽 寂寥( )幽邃( ) 悄怆( )为嵁( ) 差( )互四、朗读展示1.指名朗读,同学评价角度:节奏、语气、

3、语调2.自由朗读要求:声音洪亮、字正腔圆3.分组比赛4.全班齐读五、自主学习1.疏通文意2.集体质疑明确:(1)卷石底以出:弯曲(2)坻:水中高地(3)蒙络摇缀:遮掩 缠绕(4)影布石上:散布,文中指“映”(5)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6)俶尔远逝:忽然(7)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3.理解性翻译(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4)为什么小石潭的源头“不可知”?(5)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3.归纳重点(1)一词多义以、为、清、差、可(2)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六、布置作业本文是一篇言简意丰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我们读游记有

4、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品味语言,学习语言。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分析句子的修辞、表达、写法等方面入手,去品析你喜欢的词句。 认真聆听 抓住关键信息 笔记 抢答两人在黑板上听写比赛 其余同学在听写本上听写 全班齐读两遍多种方式的朗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翻译全文,着重翻译前四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句子画下来。提出疑问,由学生帮助解决,画出本课的重点字句,和含有文言现象的词句。根据问题,一人用原句回答问题,一人翻译。 归纳积累 做好笔记 当堂消化 记录板 书设 计 26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听写 石潭全貌 潭中景物 听写潭中气氛 石潭源流 教学设计评 价组长签字 第五师中学集体备课专用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