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426526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测试题(满分:120 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宦官豢养 盥洗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B、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 不寒而栗C、翌日 对弈 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D、羡慕 汗腺 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滂沱 凄切 黔首 长蒿 鲜血淋漓B、罅隙 澎湃 简陋 褒贬 大谬不然C、饱啖 日暮 埋怨 后裔 酩酊大醉D、慕贤 神龛 峻削 倦怠 千丝万缕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B、无论这个世界

2、多么让人失意,人文学者都应当做到既不悲观自弃,也不急功近利,坚守住自己的学术之城。C、经过全厂职工几年的努力,步云皮鞋厂由一个手工作坊发展为现代企业,步云皮鞋已经跻身世界知名品牌之一。D、艺术类研究性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艺术审美活动,能有效地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4、下列文学常识陈述有错的一项是()A、游褒禅山记的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宁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C、徐志摩,中国现代文学创造社的代表诗人。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D、郁达夫,现代

3、作家,是创造社的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B、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C、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D、四人者,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6、与“微斯人,吾谁与归”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大声发于水上 B、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7、“.焉”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于是余有叹焉8、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4、、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B、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可能C、自以为得其实 其实:副词,加强语气。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使-断绝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火尚足以明也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每小题3分。12分)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

5、,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

6、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穷振乏,家

7、无余财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13、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

8、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三、默写 (12分)15、,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6、事不目见耳闻,? 。 17、,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18、于是余有叹焉:,。 19、但我不能放歌, ;,。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素 书 之 美(有删节)刘心武还记得四十多年前的那一天,坐在素净的窗下,读一本素净的书。坐的是朴素的竹椅,窗外是刚谢了秋叶的素

9、枝,连泻进窗内的秋光也那么素净,读上几页,便闭目遐思一阵唉,那是多么值得怀念的一幅青春读书图! 还记得,有一回读的是屠格涅夫的罗亭,算是长篇小说,但并不怎么厚,平明出版社刊印,繁体字竖排,里面没有插图,封面就是全白的底子上,中间一个比例相宜的竖起的黑色长方形,当中再反白显示出“罗亭”两个字。当时平明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那样的文学书籍,原创的、翻译的全有,全是那样的装帧方式,真个是非常的素净。读那样的书,心灵似乎被无形的尘拂轻柔地除秽,被托举到一种素净高尚的境界。 我们都懂得,书之所以能令人感动或有所感悟,关键在于其文本,就像一个人我们之所以认为他好,关键在其内在品质一样。但是,“人靠衣裳马靠鞍”

10、,书也有个包装的问题,到现在,一般读者也都懂得,一本书不但应该内容好,形式上也应该好,这形式包括方方面面:开本、用纸、封面设计(包括封底、书脊、勒口、书裙等的设计)、扉页(包括套封)的设计、目录版式、序跋版式,最重要的是内文的版式版心大小、字号、行距、天地留白 文学书可以有插图,也可以无插图。无插图的文学书只要文字好,读起来是“此时无图胜有图”的。上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过一套文学名家在1949年以前创作的小说选本,封面非常之素净,一度是全绿底面,后来干脆全白底子,上面一行大字标明某某小说选,下面一行小字是出版社名称,里面全无插图,但多数都编选得十分精当,像我精读过的吴组缃短篇小说选,里

11、面簏竹山房等篇,其文字所唤起的想象,岂止是图画,简直是电影,随着阅读,全景、中近景、特写、大特写、反打镜头、摇拍那感觉竟接踵而至,甚至仿佛有音乐时起时停地伴随其中,那样的文本,配上插图反而令想象力梗阻了。眼下中国的出版非常繁荣,文学走向了多元,文学书从内容到包装已是乱花迷眼的局面,所谓进入了“眼球经济”阶段,要想刺激消费者掏钱来买,首先必须令其“夺目”。为达到“夺目”效果,已有“无图不成书”的趋势。图文并茂当然是好事,但不要走向“无图不成书”的极端。文学书籍里,应该有一元是素净派,这样的文学书从外到里都可以是无图的,然而又是从形式上看也富有美感的。 素净的文学书现在成了稀缺的商品。进到书店,满

12、眼花花绿绿,不光是文学书籍,几乎绝大部分书都是浓妆艳抹。浓艳当然也是一种装束风格,不可或缺,但一味地追求珠光宝气,以至于令人见色不见心,这样可不好。现在有的文学类书籍追求页页配图,而且追求配彩图,图很夺目,文字被排成小号,还常常被印在衬色上或做成反白,看起来特别费劲,已经很难说是图文并茂,应该算是彩图压迫文字,整个儿弄成了画蛇添足。也有的书,配的图大体不差,印制可谓达到国际水平,但我翻阅之中,因图过多,很快产生出审美疲劳。至于乍看金玉耀眼,细翻错字连篇、图文杂凑的新书,那就更让人倒胃蹙眉了。 有人告诉我,凡书必有图的编辑出版风气,是从境外流入的。真是这样的吗?我无从做普遍考察,抽样调查也难。但

13、就我有限的见闻而言,只觉得尽管当今世界上图文并茂的书的确是非常多,却也仍有不是很少的素净书在陆续地面世,而且销路也未必就比花花绿绿、大量配图的书差。 “当今读者多爱图”的说法也许有一定道理,成人漫画也已经在我们的书店里露面。文字是青菜,图画是冰激凌,有兼而爱之的,有只爱冰激凌的,但青菜也仍有人偏爱吧。以中国读者基数之大,爱青菜的即使不是多数,那数目也应该非常可观,足以托起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甚至可以稳赚的市场。 在我的藏书里,几十年前的一些素书,是最视若珍宝的。素净的环境里,以一颗去除躁气戾气的素净心,享受素书之美,真乃人生头等乐事。 20、作者笔下的“素书”有哪些特点? 答: 21、文中所说的“素书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答: 22、作者说,读吴组缃的作品,“其文字所唤起的想象,岂止是图画,简直是电影。”这揭示了什么? 答: 23、作者为什么把文字比作“青菜”,把图画比作“冰激凌”?谈谈你的理解。 答: 五、作文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50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世界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这句话揭示了科学的伟大。物质世界是这样,精神世界何尝不是这样。给予精神支点,人才能够充分地伟大,才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敢设想:没有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