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2.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374998 上传时间:2024-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2.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圈重点:近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殖民争霸活动愈演愈烈,世界呈现无序状态。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国际会议和一系列条约建立起战胜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二战后期及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仍然是建立在大国强权政治基础上的。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仍然不断。知识网络:夯实基础: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非洲的秩序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

2、、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维护工具:国际联盟评价:1、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2、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二、 两极格局 (19551991年)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2、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

3、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战。杜鲁门主义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经济: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军事: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5、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

4、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6、美苏争霸概况7、美苏争霸影响:A:由于长期争霸,双方却背上沉重经济负担B:导致世界长期不得安宁,违背了历史潮流,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发展。8、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注: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维护工具:联合国评价(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A: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使

5、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德国分裂、美侵朝战争、美干涉中国内政)。B: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C:在对峙局面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D:两强相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三、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至今)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

6、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4、多极化趋势: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欧盟、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形成标志: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主要内容:旧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评价: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专题感悟:120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变化,其中两次政治格局的变化都与战争有

7、直接关系。第三次政治格局变化是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关,它是冷战的产物。2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强国主导的前提下,历来体现了强权政治。在当今多极化的条件下,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是各国面临的主要任务。真题演练1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它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把敌人打败后,它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对手,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了它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

8、,仍使俄罗斯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注:图1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图;图2华沙条约签字仪式图;图3苏联“冷战”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图4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请回答:(1)“它们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是在什么时候?(2)“当把敌人打败后,它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对手”,它们正式成为对手的标志是什么(3)“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请问最终的结局是什么?(4)图1、2再现了北约与华约两大组织建立的场景,这两大组织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从上述图中,你能获取美苏争霸的什么信息,并请你试举两例。参考答案1(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3)苏联解体。(4)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5)信息:大力发展核武器,进行军备竞赛。例子: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任举两例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