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6345691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合作讨论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是怎样的?我的思路:(1)地形: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2)气候: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3)水系:田纳西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4)矿产资源: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2.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总结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我的思路:长江三峡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以

2、及养殖和供水等综合利用的特大型水利工程。(1)防洪: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江洪水主要来自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水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再加上河道泄洪能力不足所致。形成长江洪灾的原因,首先是自然因素。长江流经的大部分地区是湿润区,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形成。特别是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随之袭来,多股洪水叠加在一起,长江干流就势必会出现特大洪水。其次,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由于人们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使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的能力降低;

3、另一方面大量泥沙入河,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再加上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从而形成“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三峡工程的建成,可以调节洪峰,可以使荆江防洪标准由现在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2)发电:长江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量也大,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三峡水电站可以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的压力。三峡工程具有良好的区位,它将作为未来全国大电网的中心主导电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水电代替火电,其环境效益十分显著。(3)航运: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水库建成后,险滩淹没,

4、水流趋缓,航道加宽,从而使长江航运在未来能真正发挥其“低成本、大通量”的黄金水道作用。对促进东西部物资交流、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发展西南经济、减轻铁路运输压力等具有深远意义。(4)另外,三峡工程将对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至华北),以及库区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3.列表比较长江和黄河在河流主要危害、开发利用、治理措施等方面的差别。我的思路:长江黄河主要危害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危害,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下游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开发利用在干支流已建和正在修建多座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如:葛洲坝、三峡

5、等水利工程;大规模开发长江航线,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已经建成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水利工程,正在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治理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修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加固黄河大堤,兴修分洪蓄洪工程,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库)等思维过程1.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资料,加强读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如读“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可知,对河流流域的不同部位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是不同的。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

6、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2.对于本节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例1】利用归纳法,总结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综合效益。思路:航运方面,田纳西河干流已建成9座梯级船闸,完成了航道渠化整治。目前该河经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相通,通过水运可达美国22个州。每年平均通航船只34000艘,水运的通航效益每年约4亿美元。防洪方面,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已建成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流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据估算,全流域通过工程与非工程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措施,每年平均防洪减灾效益约达2亿美

7、元。水力发电方面,TV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20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了流域规划的水电开发,建成水电站30座。水电成为TVA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在实施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水电现代化计划。水质管理方面,TVA的主要工作是监测流域各水库的水质,发布水库鱼类垂钓的水质,防止水电站尾水排放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并与流域内各机构、社区共同致力于改善水质的活动。而制定其河流的污染防治标准和发放排污许可证则由联邦环境保护局和各有关州负责。20世纪90年代,TVA在田纳西河流域进一步实施“净水计划”,旨在为流域内社区和水生生物提供洁净的水。土地利用和水上游览方面,TVA在流域开发过程中,

8、作好土地利用规划,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相关规定,实施有效的管理,使各类开发利用活动与自然保护相协调。TVA建立了一大批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地和俱乐部,以及规模宏大的教育中心,每年吸引大量游客。答案:略决策参考河流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流域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未经治理的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曾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对田纳西河流域内的自

9、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经过多年的实践,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和管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落后的面貌,从而成为流域管理中的一个独特和成功的范例。考察流域管理,应联系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等背景和条件进行分析,有选择地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对田纳西河流域管理经验的认识也应当如此。田纳西河流域管理作为流域管理的成功典型,可以作许多原因分析,比较主要的是TVA强有力的管理体制。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受季风活动不稳定的影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借鉴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河

10、流的综合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题解答【例2】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A.TVA在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防洪标准达到十年一遇B.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变化更大C.TVA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提高水质D.随着水库的修建和流域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解析:TVA在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保持平稳;TVA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提高水质,如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答案:D【例3】下列关于田纳西河的叙述

11、,正确的是()A.位于美国的西南部B.是密西西比河支流坎伯兰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C.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北坡D.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解析:田纳西河位于美国的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读图能力。答案:D变式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B.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C.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主要考虑河流的特点D.流域的经济效益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解析:人类文

12、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点外,更要考虑河流的整体性特征;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答案:B2.下列属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造成的后果的是()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酸雨A.B.C.D.解析:自19世纪后期,田纳西河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流域内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如长期高强度的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等。

13、答案:A3.流域内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也会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方向,下列不属于田纳西河流域内丰富矿产资源的是()A.煤炭B.铁矿C.铜矿D.稀土矿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成为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答案:D4.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决定了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B.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夏秋季降水多,冬春季降水少C.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有关知识的了解情况。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

14、伏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大部分可以通航;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所以A、C、D选项是正确的。而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但是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答案:B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B.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C.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D.田纳西河流域受气候的影响,水量稳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

15、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课本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的示意图上可以知道,选项A、B、C三项是正确的。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另外,受气候的影响,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较少,水量很不稳定。故D项错误。答案:D6.长江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的最主要原因是()A.流域内降水多B.下游是地上河C.中游三峡河道太窄D.植被覆盖率低解析:长江主要流经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大,流域内降水量多,若流域内同时遇上大雨,再加上中游河段曲折、河床抬高,洪涝灾害经常发生。答案:A7.防治长江中、下游洪水威胁的关键性工程措施是()A.植树造林B.兴建三峡工程C.修建水平梯田D.加固、加高长江大堤解析:目前,长江中、下游河道过洪能力与上游来水量大的矛盾十分突出,许多河段现有的泄洪能力和防洪标准只能抵御1020年一遇的洪水,特别是荆江河段,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堤防漫溃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计,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控制长江上游暴雨形成的洪水,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答案:B8.关于长江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洪灾完全是由于长江流域降水多,且多暴雨造成的B. 1998年特大洪水,除了自然因素,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