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34469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台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台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台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阶》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台阶教学设计邱元超山东省平原县第三中学 台阶教学设计山东省平原县第三中学 邱元超一、教材分析:李森祥的台阶选自2016年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爱,陶冶自己的情操是本单元阅读教学的要求。台阶一课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二、学情分析:就七年级学生而言,在阅读中能注意到:叙述是指交代事情的前后经过,描写

2、是对事物作具体的刻画和描写;能注意记叙文语言特点,感受语言风格。但往往忽视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和功能,所以,引导学生注重概括事件过程,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揣摩细节描写的方法,从而提高细节描写的能力,是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此外,七年级学生在记叙文阅读中虽能注意事件的整体把握,但在语言鉴赏能力提升方面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要着重让学生明白语言特点,学会从比较中体会,抓住关键词语进行阅读也是本节课的训练重点。三、设计思路:(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把握情节。2、分析父亲形象,体会作者感情。3、理解父亲、热爱父亲。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父亲形象,体会作者的感情以及细节描写的作用。(三)、教学

3、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适时地指导和评价。采用浏览、精读、品读法、探究法。(四)、学法指导圈点勾画作旁批的阅读方法,结合关键词语进行分析评价的阅读方法。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呈现目标 (课前播放愚公移山歌曲)同学们,“愚公移山”的故事流传了几千年,愚公不畏艰苦、坚忍不拔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说台阶中的主人公父亲,血管中也流淌着愚公精神,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农民父亲的生活。(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二)、预习检测,知识积累1、作者简介2、重点字词积累(三)、走入文本,整体感知1、请试着复述这个故事,要求讲清:、父亲为什么要盖高台阶的新屋?、父亲是

4、怎样准备造高台阶新屋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2、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故事情节。(提示: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四)、重点研读,合作探究1、 示例:品读第5段,父亲的脚,我读懂了父亲的辛劳、贫寒。(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学生品析。)2、品读第段,父亲的,我读懂了父亲的。 回答提示: 说片断位置 读课文内容 扣字词分析 探内心世界(小组讨论完成)3、由脚读到头,我们读出了怎样的父亲?4、小说塑造了这样一位农民父亲的形象,为什么用“台阶”做题目呢?5、高台阶造成了,父亲得到了他想要的幸福生活了吗?6、作者在父亲身上倾注了怎样的情感?7、补充资料:作者李森祥曾说过,“父亲”的形象,在那个年代

5、里,在我生活过的乡村里,几乎到处可见。他们除了有一双永远也不干净的脚以外,还应该有一双不能碰棉絮的手(他们开裂着沟纹的手一旦碰棉絮,会将好好的棉絮粘扯得一塌糊涂)。关于手的图片。父亲外出打工的视频。8、小诗父亲(教师配乐朗读)(五)、学以致用,训练提升 请你也为父亲写一段话,来抒发你对父亲的深情(六)、结束语: 想想你的背影,我感受到了坚韧;凝望你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家里有老有小,你手里捧着欢笑,再苦再累,你脸上挂着温馨是啊,就像歌中所说,这就是我们的父亲,我们深爱着的父亲。他们的愿望在我们看来可能并不精彩,但他们活的实实在在,他们血管中流淌的那份自尊与坚韧,恰恰是构建我们人生重要的支柱。就让我们在这一首深情的颂歌中、在内心深处衷心的道一声:辛苦了,我的父辈们,谢谢你们!(七)、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