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311311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反思昆明市明德民族中学 马媛一、教材分析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第2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的教学要求是阐明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是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物大分子,认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其功能起决定性作用。本章的知识也是学习其他模块必备的基础。该单元阐述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不仅是学习细胞结构、功能、代谢和繁殖等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等知识的基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也是学习激素调节机制的必要前提。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蛋白质知识的了解可能仅限于知道食物中富含蛋白质,而生物学科里分子水平的蛋白质

2、内容却非常抽象,加之学生缺乏有机化学(化学键、结构式等)和数学排列组合等知识,故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带来很多困难。三、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知识为前提,从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出发,采用逐级递进、分层认知的方法完成对蛋白质的学习:即从元素 氨基酸 多肽(肽链 ) 蛋白质等几个层次逐步深入。本节课以“三鹿奶粉”和“大头娃娃”两起事件为切入点,让学生意识到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增加学生了解和探究的欲望。通过对教材中四种氨基酸的观察和比较,让学生总结出氨基酸的基本元素组成和结构通式。通式的结构及特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亲自书写、相互纠错、课

3、件演示、查找判断、教具模拟等方式来突出。几种手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有了直观而深刻的理解。蛋白质的形成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学中,我首先采用游戏方式模拟完成“脱水缩合”的过程,通过游戏模拟引出“肽键”这一重要概念,并将“肽键”的结构简式呈现于黑板上,先让同学上黑板尝试推导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的过程。第二步,通过讲解分析,请同学举一反三,在学案上完成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期间,走下讲台,认真观察同学推导过程,并挑选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错误的学案进行展示,请同学指正。第三步,通过播放课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脱水缩合”过程的理解,并引导学生总结出“脱

4、水缩合”、“多肽”“肽链”等几个重要概念,同时找出肽键数和水分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第四步,课件呈现单个氨基酸分子和蛋白质结构,请同学推导蛋白质形成过程,并配合导学案完成拓展延伸题“有关蛋白质的计算”。最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根据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原理并结合蛋白质的主要功能实例图来完成教学的。四、教学中的亮点1.球棍教具模拟氨基酸结构。教材中给学生呈现了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但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觉,即氨基酸通式的表达形式是唯一的。但通过教具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氨基酸分子实为立体结构,四个基团的位置可以发生改变,故通式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2.学生游戏模拟脱水缩合。把人体结构比喻为氨基酸

5、分子,躯干部看成中心碳原子,头部看做R基,左右手分别看做氨基和羧基,下肢看做H原子,左手拉右手就形象的模拟了氨基酸分子的连接过程,这首先就让学生对复杂的脱水缩合过程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和了解,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基础,降低了难度。3.逆推“肽键”形成原因。教材中对该部分知识的呈现较为简单,如若平铺直叙,同学虽然能够得到知识,但是思维的推导能力得不到锻炼,对概念的记忆也仅停留在表层,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故在教学中我采用逆推方式,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和思考,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我们新课程教学理念中特别倡导的一点。4.强调区分易混概念。教学中涉及到多肽至肽链至蛋白质的形成过

6、程,多肽呈链状结构被称为肽链,肽链经过盘曲折叠才能形成蛋白质,如果教学中教师未能特别对这两个概念指出并加以区分的话,同学极易将“肽链”和“蛋白质”等同起来。5.学生方法更胜老师。在“有关蛋白质计算”的这一教学环节中,如何计算“肽键数和脱去的水分子数”是同学做题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但在课堂上,同学提出的对这一难点的解决方法远比我之前在备课中想到的方法要更加简单容易。当下面的同学听完讲台上同学的讲解分析后所表现出的恍然大悟的神情,那一刻,真让我有一种言不由衷的激动,敬佩和欣赏。 五、教学中的不足和缺憾1.由于时间原因,在分析四种物质是否为氨基酸时仅做了对与错的浅层判断,并未让同学做深入分析。2. 请

7、同学上讲台推导“肽键”形成时,下面的个别同学发现了该同学在书写氨基酸通式时出现的一点小瑕疵,并及时告之于我。针对同学书写通式时存在的不足,我只是单独向该生说明,并未在全班提出,这样势必会让同学在理解氨基酸通式时出现一定的偏差。3.在完成学生活动模拟氨基酸分子这一教学过程中,由于准备的疏忽,没能提前将卡片后面的纸片撕下,多少耽误了一点教学时间,影响了一定的教学进度。4.由于内容多,时间紧,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未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六、改进措施1.灵活使用教材。教材中有些章节内容多,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故在确保重难点突出的前提下可对部分内容做组合和删减,以便能在有限时间内对重难点内容做深入分析。2.对于课堂上学生所出现的与知识有关的任何错误、瑕疵必须在全班及时指出并给予更正。3.教学语言力求准确、简洁、明了,每一个问题的设置必须要有价值,这样才能使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4.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同时期,不同性别的学生有不同特点,教学中需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法做灵活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