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用证融资中的银行风险问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27799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信用证融资中的银行风险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信用证融资中的银行风险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信用证融资中的银行风险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信用证融资中的银行风险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信用证融资中的银行风险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信用证融资中的银行风险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信用证融资中的银行风险问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键词银行信贷,信用证融资风险管理浅析信用证融资中的银行风险问题19世纪80年代,信用证产生于的英国,它是伴随着商业信用出现危机而产生的,因为随着世界各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的贸易量不断增加,贸易方式也逐渐多样化,贸易金额也随之越来越大,但由于国际贸易毕竟还是不同于和国内的企业做贸易,贸易双方可能分别在两个相距遥远的国家或地区,一般情况下,双方对对方的资信状况,信用情况都不是很了解,同时对其所在国家地区相关的政治,经济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也缺乏必要的认识,所以在当时普遍存在着进出口商双方的相互不信任,出口方不敢在收到货款之前放货,害怕承担由于进口方国家的外汇政策风险或是进口方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收汇

2、风险,导致钱货两空,同时进口方同样也不愿意先行付款。信用证作为一种国际贸易融资和结算手段,有效地解决了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但同时也由于自身的缺陷对银行造成了很大的融资风险。当前在银行经营和国际贸易中,不法分子利用信用证诈骗银行资金的案件越来越多,涉及的金额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开展和国际贸易的顺利提供可靠保障,我们有必要对信用证融资中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类型和防范措施等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什么是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呢?简而言之,就是银行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向出口商开立的,保证在收到出口商提交的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后支付货款或信用证规定的其他

3、款项的书面保证。信用证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国际贸易通用的结算方式,也是重要的融资方式,在国际贸易结算和融资中倍受青睐,据了解,近年来国际贸易中利用信用证结算的份额一直保持在国际贸易总量的40%以上并呈上升趋势。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信用证结算量更是占到国内外贸易结算总量的60%以上。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国际信用证也被广泛的使用,不过国内信用证在我国国内贸易中的使用却表现平平。国际贸易带动信用证业务的不断发展,不仅是给贸易双方带来了更多商机同时降低了贸易风险,而且银行也在信用证业务上获取了高额的利润,信用证在给银行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和不确定性,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风险。但是我们

4、也要清楚一点,那就是不可能有制度可以去完全防止欺诈,因为再完美的交易工具也必然会有其不可完善的缺陷。不但如此,信用证的创造本身只是为了方便贸易双方交易的需求和融资需求,而主要目的并非是对付欺诈。如果银行忽视这些风险,不建立必要的预防信用证风险的机制,而为了增加业务量和收入,盲目地对外融资或随意增大授信额度,很容易造成融资资金无法回笼的风险;相反,如果银行只关注风险,就会畏手畏脚,从而影响到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开展,甚至影响到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当然对于银行自身利润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经营信用证业务时必须对信用证融资中的银行风险进行认真分析识别,同时建立有效的监控和防范机制,减少或避免信用证融

5、资中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从而确保信用证融资的顺利进行,确保银行融资资金的回收。(一)信用证融资中银行风险的成因分析信用证融资中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很多,有银行方面的原因,也有进出口企业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讲,主要体现在进出口企业的贪利心理和银行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不强、业务不精和反欺诈经验不足等方面;从客观上讲,主要体现在信用证运行机制的自身缺陷和信用证融资规范欠缺等方面。 1、机制方面:信用证自身运行机制有缺陷,银行审查形同虚设。信用证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和结算方式,“抽象独立性”和“单证相符”原则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信用证融资诈骗产生的根源。根据信用证交易原则,信用证一经开出,便

6、独立于基础合同,即使基础合同因欺诈等原因无效,开证行也不能援引信用证以外的任何原因拒付货款,而只能要求单据与信用证相符。信用证独立性的安排,一方面使得银行不容易陷入进出口基础交易纠纷中去,另一方面也使得接受信用证付款方式的一方有比较可靠的支付保障,正是这种相对独立性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机会,成为信用证诈骗产生的根源。根据UCP600的规定,在受益人交付单据时,银行的权限只是审查单据而不是具体验货,无论犯罪分子提供的单据正确与否,只要达到“表面相符”原则,银行就应无条件支付货款,否则就会承担违约的民事责任,这无形中为诈骗分子提供了机会。 2、法律方面:信用证融资规范体系缺失,国际合作力度有待加强。信

7、用证融资的产生是由于国际贸易的需要,从而它与国际贸易是不可分割的。目前,国际上对于信用证及融资的法律属性、信用证融资欺诈和诈骗的界定,信用证融资纠纷的法律适用和司法管辖等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解和认识。另外由于程序复杂,费用较高,追究难度较大,国际合作打击信用证融资诈骗效果也不十分明显。UCP600虽然对信用证及融资做了相对完整的规范,但该惯例不具有法律强制性,并不能作为强行法在各国普遍适用,况且对于信用证融资中的刑事诈骗问题,该惯例也没有具体规定,更没有相应的处罚和救济措施,于是一些不法商人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规避法律的制裁,达到利用信用证融资骗取银行资金的目的。3、企业层面:企业自身经营

8、有风险,商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银行历来是进出口企业融资的首选,在当前商业环境和信用体系下,有些进出口企业为了求得资金,往往不顾自身条件,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以信用证方式向银行融资,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在取得融资资金后,如果经营良好,进出口顺利,则会按时付款赎单,归还银行垫付资金,如果经营不善,出现严重亏损,则宁可失去商业信誉,或承担必要的司法成本,也不归还从银行所融资金,给银行造成重大损失。尽管银行在提供融资前,己对企业的资信作了详细调查分析,但企业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银行根本无法掌控,这些都会使银行承担资金不能回笼的风险。更有甚者,有些进出口企业通过信用证欺诈或诈骗来获取巨额利润。一笔信用证

9、“融资收益”通常都在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以上,这对于投机商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4、银行层面:银行管理机制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从银行角度来看,银行自身信用证融资管理机制不健全,业务操作流程不规范,对信用证融资风险认识不够,也是信用证融资难以回笼的原因之一。客观上讲,我国商业银行从事信用证融资业务的历史不长,各项管理制度尚未形成体系,融资理论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价体系和防控机制,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融资标准和资源共享平台,影响了各大银行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风险沟通。主观上讲,我国银行信用证融资业务人员风险意识否强,信用证业务不精,国际贸易和金融知识欠缺,信息

10、掌握不全面,也是引发融资风险的重要原因。(二)信用证融资中银行风险的类型 前面已提到信用证融资中银行的风险来自于很多方面,但是信用证融资面临最主要的风险还是来自于出口商、进出口商合谋、出口商或进口商与承运人合谋对银行进行诈骗,以及银行自身的审核单证不严。在了解银行信用证各个项下业务融资风险的基础上,下面对融资风险作一个简单的分类。 第一由信用证融资的跨国性引发的风险。这是银行首先要考虑的一种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1.进出口企业外部经营环境风险国际贸易双方往往处于不同的国度,银行必须承担进出口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而引发的风险,这些往往会给银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导致银行陷入濒临破产的困境,如

11、企业所在国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2.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进口商所在国的政治动荡,往往影响出口信用证的结算,使打包贷款的还款来源出现问题,使银行得不到有效还款保障。如“9.11”事件后引发的石油价格异常波动, 以及海湾战争引起的油价上升等“连锁反应”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产生巨大影响, 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证当然也不可例外地会面临诸多风险。3.不法分子的犯罪风险犯罪分子利用进出口企业或银行分处不同国家,如果出现问题,跨国进行民事或刑事追究的成本相当高,难度相当大,成效相当小的特点,借机进行信用证融资欺诈或诈骗,从而形成另外一种风险信用证融资欺诈或诈骗风险。 第二由信用证融资当事人引

12、发的风险。主要是进出口企业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这是银行必须面对的最直接、最主要的风险。麦肯锡公司的研究表明, 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 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在信用证融资过程中,进出口商的信用程度直接决定银行风险的大小,如果信用程度较高,还款能力较强,回笼资金就有保障;反之,如果信用程度较低,还款能力较差,回笼资金就有风险。主要有要情况有:1.进口商的信誉和资信情况将直接影响银行所做出的付款承诺。一般地说, 银行在开证之前, 都会要求客户落实保证金, 但随着业务竞争的加剧, 要求客户每笔开证提供足额保证金显然是不现实的。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减免保证金开证。而对于优质客户,

13、银行也愿意提供授信为其开证。所以很多进口商故意隐瞒经济实力,制造信用假象,获得信用证授信额度,骗取银行资金;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也增大了。2.资金挪用风险: 这是远期信开证的一大风险。特别是发生在那些贸易公司代理开证业务中。代理开证申请人往往会利用信用证承兑到付款之间的时间差, 在被代理公司提前划入的付汇资金中做手脚, 挪作他用, 一旦发生投资损失, 变现困难, 使付汇资金到期无处着落, 而银行对于经过贴现和背书转让后的善意持票人则必须履行付款义务。3.商务欺诈风险: 进口商往往利用信用证结算银行“管单不管货”这一特点, 而且付汇无须提供进口货物报关单, 通过与国外公司合谋, 签订

14、假商务合同、作假的货运单证等文件欺诈银行, 骗取银行资金。 4.商品风险:;主要是指由于进口商品的质量和市场供求状况引起的风险。一般地, 开证申请人如发现货物在品质、性能等方面的缺陷, 或者商品有安 全问题, 无法通过商检、报关, 往往会因此要求银行拒付, 而不是主动通过商务合同向出口商进行索赔。而信用证的本质决定了银行处理的是单据, 与货物无关, 只要单证一致, 银行就必须付款。另外, 对于有些市场物资, 如石油、农产品、涤纶短纤等商品受国内外市场供求、期货市场因素、季节因素等影响, 价格波幅 很大, 一旦市场价格波幅超出了开证申请人的预期承受能力, 往往会使申请人货款回笼困难, 付汇资金无

15、法及时到位, 最终导致银行的垫付。5.进口商利用信用证进行套现,进口商利用夸大进口合同金额,向银行开立信用证,并将夸大部分进口商品快速以低于市场价出手,以换取现金。这两年,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并且当时国内还处于由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到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过度阶段,国内大多数企业都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短缺情况,这促使很多企业不惜高成本利用信用证来套现,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前段时间,浙江等地一些化纤、纺织等行业的企业在一夜之间突然倒闭破产,利用信用证套现的风险也因此暴露。比如浙江纵横集团、绍兴江龙印染等企业,本来都是银行的优质客户,却都倒在信用证融资的

16、陷阱里。信用证融资本是最通用的国际贸易支付工具,如今却被一些企业当作短期融资套现的最佳工具。一般而言,要获得国际信用证,申请企业至少需要向开证银行缴纳10%至15%的保证金,从而获得剩余的85%至90%的流动资金,而信用证的期限一般在3个月左右。正是这从开证到付款中间的3个月时间,正好被套现企业利用来打资金腾挪的时间差。运作模式并不算复杂:企业用国际贸易合同拿到信用证之后,交给原材料供应商,然后取得提货单,供应商发货。所提之货作为原材料使用,自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套现企业并不需要那么多原材料,而是将部分货卖掉,拿到相应的现金,至此套现成功。据悉,在沿海许多地方的化纤企业用开立信用证套取银行信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上述江龙印染正是这一短贷常用手法的玩家,据了解在绍兴当地,包括江龙印染在内的很多大型化纤企业从银行开出短期信用证后,通过大量进口PTA,然后以大大低于买入时的价格,将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