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266726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课时序:编制人:俞万军备课时间10、26上课时间课型新授本单元课时序1执教课题认识比(1)教学内容教材第68-70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的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3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学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

2、性处理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需求出示例1中的实物图提问:“2杯果汁”和“ 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谈话导入:我们已会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也会用分数或除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其实,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一一比。那到底什么是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初步理解比的意义1、教学例1用比怎样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呢?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68页图下面的一段话,看谁能独立弄懂这部分内容。介绍比号、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

3、。提问: 2比3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 3比2呢? 追问:为什么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中2是比的前项,而在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中2又是比的后项呢?2、指导完成“试一试”提问: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如果把每种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3、教学例2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填表。提问: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么求出来的? 启发:速度=路程时间,速度实际上表示了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这种关系。你能试着写一写每个同学所走路程与时间的比吗? 根据交流情况板书: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 : 15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0 : 20提问: 900: 15表示

4、什么? 900 : 20又表示什么?4、 揭示比的意义启发:仔细观察一下例1、例2、“试-试”中的一些比,想-想,比与什么有关系?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什么? 小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提问:你能说出我们刚刚认识的几个比的比值分别是多少吗?5、指导完成“试一试”提问:填空时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观察:请大家观察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结:(1)比与除法、分数是有联系的: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值。(2)比与除法、分数是有区别的: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

5、,分数是一个数。(3)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仍然用比的读法来读。三、巩固应用1、指导完成“练一练”1-3题。2、指导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第2题填好后追问:三小题的比值就是每种水果的什么? (单价)第3题。学生独立测量、计算后,再交流结果。追问:根据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第4题。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如有困难,教师可适当启发:根据“长与 宽的比是2 : 1 ”这句话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表示长与宽之间的关系? 四、全课总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汇报。学生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牛奶比果汁多1杯果汁比牛

6、奶少1杯 果汁的杯数相当于牛奶的2/3 牛奶的杯数相当于果汁的3/2等。学生自学课本后,组织交流,(根据交流情况适时板书): 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记作2:3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记作3:2通过讨论,明确: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独立完成。尝试用比表示,有困难的同学自学课本。讨论明确: 900: 15是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900 : 20是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观察思考,小组交流,再集体讨论。学生回答。学生独立填写后,观

7、察比较,用表格整理一下刚才的发现,交流讨论。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思考过程。学生独立测量、计算,交流发现。本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知识以及日常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同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比的认识更加透切,认知结构得以进一步完善。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总课时序:编制人:俞万军备课时间10、26上课时间课型新授本单元课时序2执教课题比的基本性质(2)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的例3、例4以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的第6-8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2使学生在经历和探索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

8、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的能力。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等数学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处理一、复习引入,激情促思。1提问:什么叫做比?除法、分数、比之间有什么联系吗?2观察下面的每组题目,说一说各应用了什么规律?124=3(123)(43)=3 (122)(42)=3启发:除法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和除法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比会有什么样

9、的性质呢?二、探究新知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1)出示例3,让学生填写表格,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2)提问:观察上面的等式,联系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引导发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板书)提问:为什么这个相同的数不能为0?2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1)引导观察:上面三个相等的比哪个更简单一些?(2)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出示例4: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让学生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反馈时追问:为什么要同时除以6?为什么可以同时除以6?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1、2题2指导完成练习十三第6-8

10、题做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要求说说整数比,分数比和小数比化简的方法。第7题。反馈时相机对学生进行爱护国旗的教育。做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五、全课总结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回忆、复述,观察比较。学生大胆猜想。(师将学生的猜想板书出来)学生观察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学生联系比和分数、除法间的联系,讨论小结: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或分母。除数和分母不能为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学生比较后体会、理解“最简单的整数比”的含义生尝试化简比生进行讨论归纳后,进一步体会化简比的方法和依据。独立完成,再说

11、说做每道题的理由。独立完成,再通过小组交流,发现每种规格国旗长和宽的比是一定的,都是3:2。评价总结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比的基本性质。同时引导学生将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起来,加深对比的理解,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作业设计教学后记总课时序:编制人:俞万军备课时间10、26上课时间课型练习本单元课时序3执教课题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3)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第9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2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3感受比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教

12、学难点比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理解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处理一、知识回顾与整理师:前两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结合学生回答,师着重提问:什么叫做比?除法、分数、比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它和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样的联系?二、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要加强比较让学生知道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是不同的。但有时可以互相利用。如4:16化简后是1:4,写成分数形式是 1/4,这个结果也可以看成比值;75:25的比值是3,写成分数形式是3/1 ,这个结果也可以看成一个比,但要注意读法。2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师问:你是怎样估计的?你估计的结果和测

13、量的结果一样吗?3完成练习十三第1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适当补充一些数量关系相同的例子,让学生在比较中初步感受到比化成后项100的好处。4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学生完成后,结合反馈情况强调“盐水”的含义。5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学生完成后,引导讨论:哪一杯饮料最浓?哪两杯饮料一样浓?6完成练习十三第14题 反馈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初步感受到实际生活中通过加长斜面而省力的合理性。三、拓展延伸出示练习十三的思考题。提示学生:把重叠部分的面积看作1份四、全课总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哪些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生口答并举例说明分组完成,观察比较,再交流发现。先估计,说一说是怎样估计的,再通过测量调整或验算自己的估计。 独立完成,比较思考:比化成后项是100后,有什么好处?生独立练习。思考:盐水的重量怎么表示?学生独立填好表格,讨论提出的问题,并把写出的比改写成分数形式进行比较。学生独立写出两个比,并化简。生结合教师的提示,独立完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化简比就是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总课时序:编制人:俞万军备课时间10、26上课时间课型新授本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