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文本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251466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体规划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总体规划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总体规划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总体规划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总体规划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体规划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体规划文本(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发展目标2.第三章镇域规戈U与布局 .3.第一节城镇化水平预测 3.第二节镇域产业发展战略 3.第三节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4.第四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6.第五节镇域公共设施和公用设施规划 7.第六节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第七节镇域旅游规划 8.第八节历史遗存和特色景观资源保护规划 9.第九节镇域近期建设规划 9.第四章镇区建设规划 10第一节镇区性质和规模1.0第二节镇区总体布局规划10第三节镇区用地发展规划10第四节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11第五节镇区绿地系统与绿化景观结构 .12第六节镇区公共设施规划12第五章市政工程规划 1.2第一节 给水规划 .12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 .

2、13第三节 供电工程规划 .13第四节通信工程规划.13第五节管线综合规划1.3第六节环境保护规划1.3第七节 综合防灾规划.15第六章近期规划、中期规划、远景发展规划与实施策略 .1.5第七章附则.1.6附表1 :白土镇镇区建设用地计算表 1.7附表2 :道路规划一览表 1.8为适应现代化小城镇发展的需要,满足镇区规划建设管理的要求,促进白土镇经济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有序推进,特制定丰城市白土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第二条指导思想1. 城乡统筹,区域发展:坚持镇域城乡统筹,调整镇域产业结构,优化镇域空间布局,寻求 镇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引

3、导幽兰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 兼顾现状,适当超前:尊重现状,立足长远,积极探索未来小城镇发展的需要,按照现代 小城镇的发展目标进行设施配套,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3. 战略优先,突出重点:站在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合理确定幽兰镇未来发展的方向、 速度 和规模,重点考虑影响镇域发展的区域和项目,以期重点带动全局的效应。4. 远近结合,分期建设:充分研究现有基础,着重解决近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考虑远 期及远景发展的需要,坚持分期时序开发。第三条第四条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2. 镇规划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J 501

4、88 -2007)3. 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建村2010184号)4. 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8月1日起施行)5. 江西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2年5月1日起施行)6. 江西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导则(赣建字20064号)7. 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02)8. 江西省丰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年)第一章总则9. 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年)10. 白土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其它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等第一条规划背景第五条规划原则1. 承上启下,区域协调的原则:遵照上位规划的要求,挖掘镇域资源的特质,扬长避短、

5、开 拓新貌,实现区域协调共生。2.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规划的高起点,具有超前意识,坚持城镇化、现代化的 发展方向,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同时,规划着眼于经济增长与社 会事业并重,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到战略的高度,致力于适宜的人居环境营造,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3. 节约集约利用用地,低碳长效发展的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合理划分镇域及镇区功能区,强化土地集约和合理利用,力求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它专业规划协调一致,优化镇村空间结构,实现低碳和谐的社会。4. 特色与创新的原则:以保护自然生态、弘扬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彰显

6、自然和文化特色,创建富地域风情的旅游名镇。第六条规划范围镇域规划范围:为白土镇行政区域范围,包括 1个居委会,21个村委会,217个自然村, 总面积102平方公里。镇区规划范围:北至坡垅吴家,南到万家村,西到乌塘村,东临下埠楼,即白土镇政府驻地 的建成区和因建设及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管理的周边区域,规划控制区范围的面积约为184公顷。第七条规划期限近期:2014-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第八条强制性内容条文中加下划线部分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第九条权利和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遵守本规划,并有权对违反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根据本规

7、划编制下层次规划,下层次规划原则上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第二章发展目标第十条 总体发展目标规划期末,将白土镇建设成以“建设油茶之乡、铸造经济强镇”的战略目标,培育以园区入 园企业为主的工业经济、以高产油茶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以镇区市场为主的集贸经济三大经济 板块,成为产业结构合理,城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以高产油茶、大棚 蔬菜等为主要特色农产品交易为主的商贸型城镇。第十一条 经济发展目标以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按照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白土镇农产品特 色优势,积极发展以农产品交易为主的第三产业。至2015年,全镇GDP总量实现12.80亿元,至2

8、030年,全镇GDP总量实现27.00亿元(详细情况见表2-1 )。表2-1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表单位:亿元指标2012年(现状)2015年(规划)2020年(规划)2030年(规划)国内生产GDP (亿元)10.8812.8017.0027.00其中:一产(亿元)6.626.708.4012.50二产(亿兀)3.294.305.508.20三产(亿兀)0.971.803.106.30P 一、二、三产业比重61:30:952:34:1449:33:1846:30:25第十二条 社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突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积极实施城郊型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 产业多元化和规模化进程,

9、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镇域经济和 社会全面发展。第十三条 村镇建设目标至2030年,全镇总人口达8.20万,其中城镇人口 1.72万,城镇化水平21.0%。 村镇建设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高品位地规划和建设村镇,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交通便捷、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村镇。实现农村村镇化、村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第三章镇域规划与布局第一节城镇化水平预测第十四条人口规模预测近期:至2015年,镇域人口为77500人,城镇人口 11500人(其中镇区幽兰街8700人, 渡头街2800人);中期:至2020年,镇域人口为79500人,城镇人口 13100人(其中镇区幽兰

10、街9900人, 渡头街3200人);远期:至2030年,镇域人口为82000人,城镇人口 17200人(其中镇区幽兰街13000人, 渡头街4200人)。第十五条城镇化水平预测至2015年,城镇化水平为14.8% ;至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16.5% ;至2030年,城镇 化水平为21.0%。第二节 镇域产业发展战略第十六条产业发展方向1. 第一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三高(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生态农业,加快优质大米、蔬菜、果林等经济作物种植及水产养殖、良畜养殖业的发展,建设高效益 的生态农业基地、有机食品原料基地。2.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主要以发展无污染产业为主,产业重

11、点发展方向为农副产品深加工, 在建设有机食品原料基地的前提上,建设有机食品加工产业。3. 第三产业: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配套建设各级服 务设施,完善旅游市场的有效配置。加快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突出文化内涵。突出旅游资源的 开发和保护,积极打造集田园文化体验、青岚湖水乡风情、佛教文化朝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省 佛教旅游名镇,使其成为南昌市旅游业的新亮点及“环鄱阳湖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七条产业发展战略1. 贯彻并落实“镇区一中心村一基层村”的镇村体系发展模式。以“城镇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目标,积极发展镇区,强化其作为辐射源的中心职能;各行政村分解成中

12、心村和 基层村,近期集中力量建设中心村,远期建设基层村,并逐步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和分级必须配置 的公共建筑,形成科学合理、协调有序的镇村体系。2. 巩固以优质大米、蔬菜、果林、水产养殖业为主导的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稳定增长, 提高农副产品科技含量,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专业化、集约化,在稳定蔬菜生产的基础上多 加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3. 加强商品流通领域建设,建立幽兰集镇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亭山-田坪物流产业基地,以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促进镇域工农业的发展。4. 重点建设以幽兰为中心的佛教旅游, 青岚湖、芳溪湖、生态农业观光、马游山风景旅游为 主的旅游休闲服务产业,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完善旅游

13、市场。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良好的交通,通讯系统,完善公建配套,创造优良的生产、生 活环境。6.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对生态环境的改造和保护, 协调好镇村建设用地与农业生产用地之间的关系,以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第十八条产业布局规划以镇区为中心、镇域为载体,按照资源分布状况、村镇职能、经济发展程度及地理区位 建立“轴带联动,园区与宗教景点共生”的产业发展战略,以三大产业发展带,串联各产业园区, 形成镇域各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体系。1、三大产业发展带:(1)北部高效农业产业带:依托抚河水资源,带动沿线村庄大力发展优质大米、蔬菜瓜果及良畜等的种植养殖业,形

14、成高效农业产业带。(2 )农贸服务旅游产业带:依托中部东西向联系南昌市的县道,以镇区为中心,打造农贸 服务旅游产业带。(3)南部生态农业产业带:依靠青岚湖、芳溪湖的生态环境,打造南部生态农业产业带。2、产业园区:依托乐温高速、昌南大道等便捷交通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成为集休闲观光养殖采 摘为一体的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同时,积极扩大农业生产,走规模化经营之路。(1)规划发展以幽兰花卉苗木基地为中心的花卉苗木产业园,辐射到桃岭、亭山、新荣等 村,面积达到5000亩。(2)规划发展以生态养殖为中心的生态养殖产业园,辐射到江陂、潭林、灌溪、涂洲等村。(3)规划发展以青岚藜蒿种植基地为中心的蔬菜种

15、植产业园,辐射到竹林、涂村、青塘等 村,面积达到10000亩。(4)规划发展以青岚食品供港基地为中心的无公害蔬菜种植产业园,辐射到新庄、南湖、 枫林等村,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5)规划发展以马游山林果业为中心的林果业产业园,辐射到马游、园艺场、南湖等村, 面积达到5000亩。(6)规划依托昌南大道、乐温高速积极推动亭山-田坪工贸、物流产业的发展,形成集农副 产品加工和物流产业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园区,成为村镇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7)规划依托抚河及湖泊资源,扩大牌坊、胡陶、杨树、厚田等地的生猪、鸭、鱼等的养 殖产业及蔬菜、水稻等的种植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形成种植养殖产业园区。(8 )规划依托镇区周边佛教民俗旅游资源,推动商贸服务、佛教旅游等三产业发展,形成 佛教民俗文化旅游区。规划以南昌市区、莲塘镇对幽兰镇的经济辐射形成南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