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207129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第四册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千米和吨的认识,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应用题,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二、 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比较熟练地笔算乘、除法;比较熟练地口算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和两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以及相应的除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养成验算的习惯。2、使学生初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

2、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长度和质量的简单计算。4、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5、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并学会解答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三、各单位的教学重点、难点、关健。(一)第一单元: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1、重点: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2、难点:一位数乘二、三、四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是教学的难点;一个因数中间有

3、0的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难点。3、关健:讲清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重点:(1)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2)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意义,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2、难点:(1)商的中间、末尾有0的一位数除法。(2)理解和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3、关健:教学中注重直观演示,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具,理解除法式题除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及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三)第三单元:千米和吨的认识1、重

4、点: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观念。2、难点:建立1千米长、1吨重的观念,理解千米的实际长短和吨的轻重。3、关健: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理,使学生初步建立千米、吨的概念。(四)第四单元: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1、重点:(1) 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2) 掌握分析和解答三个已知条件和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2、难点:正确分析并解答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3、关健:分析和解答两步应用题,关健是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隐蔽的中间问题。(五)第五单元: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1、重点:(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5、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2)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及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关健:教学中注重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和周长概念的建立,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加强教具的演示及学具操作,让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及周长含义的感性认识。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每周上5课时正课,大约安排正课16周,留机动时间一周。总复习两个周,放在期末复习时间内进行。(一)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17课时)1、口算乘法( 3课时左右)2、笔算乘法( 1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9课

6、时)1、口算除法( 3课时左右)2、笔算除法( 1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三)、千米和吨的认识( 6课时)1、毫米、分米的认识( 2课时左右)2、千米的认识( 2课时左右)3、吨的认识( 2课时左右)实践活动:有多远( 1课时左右)(四)、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 13课时)1、混合运算( 2课时左右)2、应用题( 9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2课时左右)(五)、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5课时)1、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2课时左右)2、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3课时左右)实践活动:数学万花筒( 1课时)(六)、总复习( 5课时)五、工作措施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提高课堂

7、教学效率。2、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学生口算能力。3、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形式多样或有趣的练习题和数学游戏。4、注意引导学生提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5、注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

8、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6、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7、组建学生一帮一学习互助小组,力争优生做到不拉下一个后进生。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

9、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8、狠抓基础知识的教学,打好扎实的基础。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