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设计动物图册1.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198934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 设计动物图册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6课 设计动物图册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6课 设计动物图册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6课 设计动物图册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6课 设计动物图册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6课 设计动物图册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设计动物图册1.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图册教学设计学校大连市中山区解放小学案例名称设计图册教师姓名韩冰案例类型WPS文字学段三年级教学/活动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2.会对图片进行恰当的调整; 3.自主探究插入、编辑艺术字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和知识迁移,能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适当的对图片进行调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wps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精神。【德育目标】落实“书香校园”主题德育活动,在信息课程中制作与读书有关的藏书票,展示学生对书籍的喜爱之情。【重点】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难点】插入点的选择。学习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在wps文

2、字中输入文字、编辑文字、调整“页面布局”的技能。本节课的知识点是插入、调整图片,对于学生来说,准确的找到图片素材的位置是一个难点,合理的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也是一个难点。单纯的讲授学生能够学会,但是学习效果不够理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插入、调整图片的技能,有利于学生发展迁移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插入、调整艺术字的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去年寒假开始,解放小学进行了一项活动,名字是“书香校园”,目的是促进学生、家长、老师共同进行阅读,同学们通过阅读一定有很多的收获,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收获,我们还可以动手制作具有个人代表性

3、的“藏书票”,它可以增强我们阅读书记的愉悦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藏书票。师:展示藏书票的课件,了解:历史、必备要素、名家名票欣赏。展示自己制作的藏书票,请同学们也来制作藏书票,共同分析制作这一张藏书票需要那些技术支持。生:分析藏书票中所涵盖的知识技能。二、【新授】(一)任务驱动插入图片1、布置任务:仿照老师的藏书票,在你的文档中插入图片 2、自主学习:看书20页,学习插入图片的方法,并在自己的作品中插入图片。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帮助其他同学。4、评价反馈: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解操作过程。5、自主学习:请学生看书20页学习其他插入图片的方法。6、答疑解惑:对错误操作进行展示,

4、集中讲解出现错误的原因,纠正操作方法。(二)任务驱动调整图片格式1、布置任务:根据页面大小,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2、自主学习:看书21页,学习调整图片的方法。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帮助其他同学。4、评价反馈: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解操作过程。5、自主学习:完成书22页练一练。6、答疑解惑:对错误操作进行展示,集中讲解出现错误的原因,纠正操作方法。7、知识拓展:展示学生作品,并请学生介绍调整图片格式的不同操作方法,扩展知识面。(三)任务驱动美化自己的作品1、添加藏书票中必备要素2、艺术字的使用 三、【总结反馈】1、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插入图片和艺术字 调整图片和艺术字格式2、 完成本节

5、课的学案教学/活动反思本节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最新出版的新教材。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的第6节课。题目是设计动物图册,涵盖的知识点有1、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2、会对图片进行恰当的调整;3、能灵活运用选择行粘贴的方法整理图文信息。我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对课程主题进行了调整,结合学校的“书香校园”主题德育活动,将本节课的主题定为设计藏书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书籍的热爱,将学校的德育主题活动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使德育落实到学生在校的每个环节中,真正的让德育落实到实处。同时对教学知识点进行了微调,将“3、能灵活运用选择行粘贴的方法整理图文信息”调整为“自主探究插入、调整艺术字”。这个知

6、识点的添加,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分层目标的作用,目的是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在课堂上都有收获,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收获更多一些,能力稍弱的孩子也可以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自主探究式学习。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都是先让学生去看书自学,然后动手操作,遇到问题也要先在教材中找寻解决方法。教会学生合理高效的使用教材,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掌握运用教材的能力,也为日后的技术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2、 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先在小组内解决,如果两个人能解决,就两个人为一个小组,如果附近多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多人一小组。这种学习方式,可

7、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人都动起来,即使不会,也有身边的同学可以咨询。教师在这个时候主要是巡视、单独指导、发现共性问题再统一解决。3、 问题式教学。注重挖掘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这类问题通过广播教学进行展示,先请有能力解决的同学来出谋划策,如果解决不了再由老师出马,这样可以快速高效的解决教学难点、易错点。4、 学案的使用。(1)教学知识点,是为学生起到一个导航的作用,明确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是什么,要学会什么,带着这样的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活动,事半功倍。(2)藏书票的基本知识,这是作为课外拓展知识介绍给孩子们,丰富孩子们的渴望知识含量,也是德育目标的实践点。(3)必会技能。这一部

8、分代表了本节课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识点,设计成甜填空的形式,即是一种课后小测验,也是查缺补漏的一种方法,能够默写的就默写,不能默写可以翻开书看看图例,也可以动手操作一遍再写。目的只是再次强化知识点。存在的问题:1、 由于软件版本的不断升级,导致操作页面与教材的图例不符,在教学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在教学中要增加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相似的操作要归类进行对比学习。2、教室中机器比较老旧,运行软件过程中会出现卡机、死机现象。3、对学生表达能力培训不到位,很多孩子会操作不会表达,有的时候表达的没有逻辑性,这都是日常教学中训练不到位。学生对计算机专业术语的应用不够熟练,在课堂教学中要着重强调这面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