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教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193494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说“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说“屏”》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屏”》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屏”教 学 方 案横峰县姚家中学 徐茶娣一、 教学目标1、能正确识读本课的生字、词。 2、能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可以准确地找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并了解作者对“屏”的感情。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屏”的特点、作用、种类及在建筑美学中的作用的了解。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说明“屏风”这种事物时融入的感情。三、 教法和学法1、教法:以朗读和阅读教学为经,以学生的品读、讨论、感悟为纬,经纬交织的方法。2、学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思索,反复品味,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提升感情。四、 教学准备 本节课我计划用一课时

2、完成,需要用到的教具有多媒体(用途:便于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屏风”这种事物)。五、 教学过程 1、导入:回忆口技一文中所提到的两句关于屏的句子,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在餐厅、宾馆中见到的“屏”说起,使用多媒体展示屏风图片,告诉他们“屏”以来已久,并且在古诗词中出现多次,而且充满诗情画意,引出本课-说“屏”。(设计意图:这种导入从学生身边的事物说起,又能引发学生兴趣:古诗词中怎么写的?为什么说它充满诗情画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展示自制纸屏风。 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教师可做指导。适当了解屏风的历史和相关的小知识。(设计意图:扫除阅读中的障碍,为课堂下一环节的进

3、行打下基础,并且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3、听朗读视频,感知文意,了解思路;欣赏各种类型的屏风。 提问:(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围绕说明对象讲了哪些特征? (设计意图:根据题目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理清课文思路,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实际上也是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和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的过程,也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4、探究质疑,精读课文。(1) 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引出说明对象,点出屏风的特点。 第二部分(2-4):分别介绍屏风的作用、屏风的种类及屏风在建筑美学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5):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屏风的作用,点明写作意图。(2) 第一段中,屏风的特点是什

4、么?(3) 第二段中,屏风的作用是什么?(4) 第三段中提到了屏风式怎样分类的?(5) 第四段中介绍了屏风在建筑美学中有那些作用?、(6) 从全文看,作者推“屏”的感情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课堂小结:本文的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抒发了对屏风的热爱之情。希望借此唤起建筑师和家具师乃至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永远散发不朽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期待着,屏风在今天的艺术装饰中重新大放异彩。(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再次重复作者的写

5、作意图及良好愿望,以期引起学生的深思。6、拓展 请学生找出课文中出现的描写“屏”的诗词及出现在名著中描写“屏”的句子,学生找到后,再请他们找出一些课外的古诗词、曲中出现的描写“屏”的句子。(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带动学生特爱古典文化,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7、迁移训练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器具,在课堂上给学生5分钟时间,写一段介绍性的说明文字,然后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本文后,参照本文的形式写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既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一定的写作规律,又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六、 板书设计1节:引出说明对

6、象,点出屏风特点。 总 第二节,介绍屏风的作用。 说 24节 第三节,屏风的2-4节 分屏第四节,屏风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5节: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屏风的作 总 用、 点明写作意图。(设计意图: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板书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由最初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 七、 说教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材的开放性表现在教材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要课内外结合,要学用结合。作为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该做教材的主人。 在教学说屏这篇文章时我不拘泥于教参的理解,自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形成了自

7、己的理解,深入挖掘教材主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整节课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沐浴在美的熏陶中,孩子们的眼睛发现了美,并用绚丽的语言去描绘自然之美,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堂课不可能尽善尽美,我觉得,要能够有一得,就值得分析品味,并积累经验。当然,不足之处更应该深刻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我觉得最失败的是,课堂预设过多,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太少,以至于有“请君入瓮”之嫌,课堂生成自然有限,以后的教学还应该多考虑这个方面。通过这节课,让自己从学生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特别是她们身上的那些闪光点,正是自己应该学习的。要是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她们一定可以表现得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