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190800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教学设计一 、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充分挖掘小场地条件下进行安全有效的投掷内容的学习。二、教材分析:投掷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投掷内容丰富,方法多种多样,是小学生全面锻炼身体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本课通过废旧布利用,让学生自制布球引申到主题进行投掷学练,加强小场地下投掷教学的安全性及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动脑、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三、教学对象分析:水平二的学

2、生正处于爱玩、好动的阶段,学习积极性较高,注意力容易分散,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所用的这个班级男、女生均比较活泼,爱上体育课。我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队列学习,采用队列“快快集合”组织教学,强调令行禁止。用布来进行投掷学练,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对投掷的学习兴趣,体验自制体育活动器具-布球,进行投掷带来的欢乐。四、教学目标的制定:结合以上分析,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使90%的学生学会蹬地转体、肩上挥臂的投掷方法,70%学生熟练掌握协调用力、体验正确投掷的身体感受和练习的成功感。2、90%学生能充分利用布条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养成安全锻炼的意识与习

3、惯。3、通过自制布类学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和兴趣的激发。五、设计思路:结合小场地采用小组练习和自由结伴练习给学生创设自由发展的空间。采取了以手中布条为学练主线,以学生的“创”、“学”、“练”为线贯穿整堂课。1、准备部分学生的队列练习,一改以往教师传统的口令指挥,配合一曲节奏明快、节拍明显的共产儿童团歌进行踏步变方向走,以促使学生参与的热情更高更浓,同时通过设疑提问将学生引入本课的投掷学练中。热身活动操是配以节奏鲜明舞曲创编的布条韵律操以及学生自制 “布球”玩、练来完成的。学生积极活跃的参与使学生消除了紧张情绪,以愉快的心理状态进入本课的学习内容。基本部分在掷远

4、练习前,教师引导学生把“布条”变成“球”,让学生自玩手中的布球,目的首先是为了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很快的进入角色,充分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其次通过学生玩的过程中,出现的初步侧面投掷的动作,引申到掷远教学,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分组练习,让学生在体验基本动作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尝试、提练出基本动作要点。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带问题练习师生讨论学生表演自锻自测,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判断及思考能力。同时,采用语言启发学生掌握基本动作的方法,培养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再则,在掷远练习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安全更要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结束部分还是利用手中的布条,根据音

5、乐进行“秧歌舞”,在音乐中尽情放松肢体,陶冶情操。课 题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课 次第一次课教学目标1、通过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使90%的学生学会蹬地转体、肩上挥臂的投掷方法,70%学生熟练掌握协调用力、体验正确投掷的身体感受和练习的成功感。2、90%学生能充分利用布条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养成安全锻炼的意识与习惯。3、通过自制布类学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和兴趣的激发。教学内 容1、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 2、游戏:“捉尾巴”重点难 点技术技能重点:蹬地转体、肩上屈肘;难点:蹬地转体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情感态度重点:团结互助、活泼有序;难点:活泼有序、勇于表现教学过 程教学内

6、容与步骤组 织 教 法设 计 意 图开始部分一、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二、 队列练习:踏步变向走(配乐走成方形)1、声音洪亮、准确,精神抖擞,善于展示2、愉快投入,精神饱满。培养遵守纪律、听指挥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准备部分专门性热身练习一、韵律操:(配乐)1、伸展运动2、腹背运动3、两人蹬转拉肩4、跳跃挥臂运动二、各种方式抛接布球:1、体前抛接(单、双手)2、左右手抛接3、抛接击掌4、双人抛接教师带领学生利用手中的布条自编简易有针对性活动操。要求:动作协调,节奏鲜明活泼协同配合,心情舒畅教师讲解示范的同时,学生跟着自制布球。要求:1、在自制布球时应缠紧实2、学生

7、自己设计练习动作,做自抛自接、双人抛接等练习。3、散点练习中,注意观察同伴间距,养成安全锻炼的习惯组织 同上避免出现肌肉、关节伤害,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自制器具的玩耍,激发学习兴趣,并提高参与度;强调左右手练习,促进学生左右脑的开发。基本部分一、原地侧向小布球掷远动作要领:蹬地转体,背后过肩,肩上屈肘,快速挥臂。教学重点:背后过肩,肩上屈肘(1)引导深入:选有代表性动作的学生示范展示,教师引出课题,结合学生动作感受,给予正确示范讲解;学生观察、模仿学习;引导学生结合挂图进行互帮互助练习,并在教师提示帮助下能熟练做出蹬地转体、背后过肩、肩上屈肘,快速挥臂的动作方法。(

8、2)深入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远度进行“掷远比赛”,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各自投掷方法,自由结伴再比赛。(3)拓展延伸:提出难度,引导学生左手练习掷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掷远能力,左右手都能灵活运用。注:学练场地的队伍变换,采用“快快集合”队列集中的形式主动学习,听从指挥,身心投入组织(1):散点动作要求:动作连贯,快速挥臂组 织(2):掷 远 小 能 手掷 远 冲 锋 者掷 远 加 油 站通过对自制器具的玩耍与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人手一个器械,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练习密度,突出主体,激活思维,激发兴趣。自主有序、友好合作、主动学习,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提示帮助下熟练地做出蹬地转体、肩上屈肘的投

9、掷动作。促进学生左右脑的开发。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做到令行禁止。游戏:“捉尾巴”方法:将刚刚手中用于投掷的自制小布球变成“小尾巴”置于身后,同伴间互相“捉尾巴”捉的多者以小奖章奖励。(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2)学生在教师组织下进行游戏,教师适时用语言引导,推波助澜,让学生体验游戏的快乐;(3)教师及时给予评定和奖励(发小奖章)(4)让学生体验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游戏心情,享受游戏的快乐,积极快乐的进行游戏活动。安全有序、身心愉悦、听从指挥、公正诚实、遵守规则。组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造力,气氛活跃,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懂得安全活动的益处。结束部分一、秧歌舞(十字步):(配乐)师生随着音乐共同舞动手中彩条走成圆形,畅谈感受、收获二、师生共议:1、学生解答布条在本次课中做了什么?2、教师小结讲评、鼓励表扬学生课中表现,并对学生提出希望与课后作业。在音乐中尽情放松肢体,陶冶情操交流体会,圆形围坐组织:通过再次的变换使布球变成舞动的彩条,充分放松愉悦身心开动脑筋发展思维,布类能如何用于锻炼器材:自备布条40条 标志物6张 教学图一张 录音机1台磁带一盒运动强度:中学生参与度: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