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177137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纠正声音是由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这个错误的前概念;(2)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2)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现象中对声音产生原因提出猜想;(3)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学会转换实验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初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2)在观察现象后,能阐述自己的发现;(3) 当别人阐述自己的发现时,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四、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难点:学会用转换法来观察不容易观察

2、的物理现象。五、 教具准备钢尺10 橡皮筋 30 鼓10 水槽1 音叉1 六、 教学流程设计环节(时间)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引入(2min)听到我说话的鼓一下掌(鼓掌好多下)1、 提醒学生上课了,要集中注意力我说的是鼓一下掌,你们鼓了多少下?再来一次,听到我说话的请鼓两下掌。(学生鼓两下掌)2、 缓和气氛刚刚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我们随处都能听到各种声音,那这些声音是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探究的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PPT: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老师的说话声同学们的掌声3、 引入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挖掘前概念(8min)今天老师带来了个几个家伙,大家想想办法,就只用我们的双手,不借助其他东西

3、,来让这些家伙发出声音!家伙一出来,你想到怎么做,请举手!鼓、尺子、橡皮筋静止没有声音,。(学生边讲老师边演示,再出PPT,打,拨动,弹)那现在老师再一次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这次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思考:物品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和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有什么区别?(板书)学生可能会说鼓没有振动,有的同学看到,有的同学没看到,我们尊重别的同学的观点,把这个写下来。待会儿,实验再仔细观察,看到底有没有振动。根据刚才的观察,你认为声音是由什么而产生的呢?(板书)现在我们来看看,有两种不同的猜想,都十分珍贵,是大家认真思考的结果。其实大家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人给了物体一个力;观察物体振动了。有了猜想,我们要通

4、过什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到底成不成立。通过做实验,获取证据,看看这些证据是支撑我们的观点,再得出我们结论。我们不妨先验证比较直接的原因,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这个猜想,再看看我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板书:猜想:1、 力发声2、 振动发声人给力物振动物发声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暴露出头脑中错与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开始怀疑原先的答案。误的前概念分组实验检验猜想(15min)实验前,我们要先制定什么?实验计划问题: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猜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方法:对比实验 人给力物体不振动?声音 人给力物体振动?声音 操作:怎么做物体不振动?鼓面(压)尺子(压,捏)橡皮筋(拉)分组实验前规则说明:实验员把

5、器材放在每组中间一排同学那里。每两名同学做一个实验,大家观察并记录在记录单上。注意,讨论的声音尽量小,组长和纪律员记得提醒组员小声讨论。记录说明:实验之后要做什么?记录打勾记录表: 振动 不振动 鼓刚尺弹簧计分规则:规定时间内完成,+1(做完后,实验员将仪器放回原处,全组坐端正)效率最高的小组,+1纪律最好,+2数据分析:将各组学生的记录展示,总结出物体振动才能发声不振动不能发声人给力物体不振动没声音人给力物体振动有声音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做笔记)分组实验两个人鼓、两个人尺子、两个人橡皮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检验猜想。并且学会观察。巩固拓展(8min)是不是其他发声的

6、物体都必须振动呢?音叉也会发出声音,可是看不到振动,音叉振动了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音叉振动了没?水波(演示实验)将乒乓球挂在铁架台上,振动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会被弹开,回来,又被弹开(演示实验)手(教师拿着振动的音叉让几个学生用手去感受音叉的振动)说明音叉有没有振动?音叉发声时也在振动,只不过只是很小范围地振动,几乎看不见。通过其他容易观察的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的方法,我们叫做代替法。总结,不管看不看得见它们在振动,只要发声,必然振动。有什么办法让它马上安静下来呢?为什么按住就没声音?结论:振动停止,声音停止总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明确振动的概念:重复,来回做笔记猜想:振动比较小,

7、比较难以看见。(也有错误的认为不会振动)水用手摸(手麻)有振动按住音叉不振动了拓展结论的使用范围。引导学生观察不易被观察到的现象自身感觉制止振动来消灭声音,从反向的角度知识应用渗透学科(4min)我们为什么能够发出声音?感受:我们人体的发声器官是喉咙,我们说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那喉咙会不会振动呢?大家感受一下。敲打桌子发出声音,桌子有没有振动?怎么证明?喉咙自我感受学科渗透总结(2min)今天学习了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实验方法,来观察音叉的振动?大家在玩尺子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声音会越来越弱,这跟什么因素有关呢?这个问题留着下节课一起探讨,下课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板书设计: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 猜想: 力声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振动声音对比实验法 人给力物体不振动?声音 人给力物体振动 ?声音代替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