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之“明灯”照亮人生——《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07182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德”之“明灯”照亮人生——《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德”之“明灯”照亮人生——《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德”之“明灯”照亮人生——《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德”之“明灯”照亮人生——《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德”之“明灯”照亮人生——《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德”之“明灯”照亮人生——《钓鱼的启示》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德”之“明灯”照亮人生钓鱼的启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组中的第一篇课文钓鱼的启示,首先,我想说的是,作为教育者,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学会做人的道理,要让“道德”这盏“明灯”,照亮自己的人生,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然后,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现实生活中,感悟待物做人的重要;最后,再回到文本,牢记诵读含义深刻的语句,使自己的行为受到熏陶。接下来,我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及学生情

2、况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钓鱼的启示一文,属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围绕本单元(组)的学习专题“生活中的启示”,告诉我们: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难。这篇课文回忆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却非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不可,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的事,说明从小受到严格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篇课文故事情节性强,学生爱读;语言质朴简洁,学生能读;句子含义深刻,学生也许难以读懂,但也许会影响他们一辈子,这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这篇课文的作用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

3、住主要内容。同时,体会课文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从中得到启迪。2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该年级学生的认识、表达、朗读、感悟能力及学生学习习惯等都很差,所以在我的备课中设计了学情预设和教学策略。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上述教材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我预定本课的教学课时为三课时,现在,我注重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准备完成以下目标。(一)、三维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2过程

4、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达到质疑、解疑;以读为本来达到以读促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并让“道德”这盏明灯,照亮自己的人生,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二)、教学重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精读重点语句和段落,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识特点、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

5、。在新课程理念上提到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在学法上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读为本、以读促解来达到学生质疑、解疑。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还给课堂。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设计了1走进文本,激趣引入,揭示课题;2走进文本,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走进文本,细读课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4走进文本,精读句段,情感升华;5走出文本,知识延伸与拓展。6、回归文本,总结课文六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预设目标。四、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流程及设想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流程及总的设想:走进文本,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受教育;走出文本,

6、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受启迪;回归文本,诵读经典语句规范行为受熏陶。(一)、走进文本,感悟内容1走进文本,激趣引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成功之母”。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挑动学生心中想学的心,使其自然而愉快接受知识。因此我以小猫钓鱼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直奔主题,揭示课题。2走进文本,整体感知为了不让“把课堂还给学生”只留于形式,真正把课堂建立在平等、自主、角色多角度的基础之上。我让学生大胆地为初读课文提要求,让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汇总要求,学生自己去完成要求,这里体现了我的“放”,但也要注意“引”,所以在这里我设定了学情预设和教学策略。3走进文本,交流探究新课程中提到要提倡学生要自

7、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里我通过“扶”的方式,把自主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找一找”、“读一读”、“感一感”。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全方位参与。4精读句段,情感升华“以读促解、以读悟感”这是这节课的一个难点,所以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融情与景,情景交融。再通过读一读、评一评、感一感等来突破难点。(二)、走出文本,启迪智慧1、课外延伸,感悟启示。PPT课件出示阅读材料梨的诱惑,思考: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结合课文说说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走出文本,联系实际,说说身边待人真诚,做人诚实的具体事例。3、课外收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例子:(1)、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

8、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国著名思想家)(2)、无论是别人的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希腊哲学家、数学家)(三)、回归文本,总结课文。诵读、牢记文中含有哲理的语句,用此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遵纪、守法、有益于社会的人。六、设计理念1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从而达到思路清晰,脉络分明。2多法品读,内话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给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文章的“美”是学生通过多种读法品味出来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也只有熟读才能成诵,把课文里一个个句式,一种种规范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样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各位评委专家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