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068949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说到数学思想这一名词,也是近两年才会关注的。以前总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中反复研讨。在近期的教学研讨中,特别学习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相关理论。相信对今后的实践教学有重大指导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张景中曾指出:“小学生学的数学很初等,很简单。但尽管简单,里面却蕴含了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应与时俱进的重新审视小学数学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数形结合、集合、对应、分类、函数、极限、化归、归纳、符号化、数学建模、统计、假设、代换、比较、可逆等思想方法。新课程强调我们在教学中,要明确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意义,认识数学思想方

2、法是数学的本质之所在、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我把自己对数学思想方法教育的学习情况和实施策略和大家做一次交流。首先说说备课:备课时要研读教材、明确目标、设计预案,充分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如果课前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教学适合渗透哪些思想方法一无所知,那么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有的放矢。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不应只见直接写在教材上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要进一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在教学目标中明确写出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并设计数学活动落实在教学预设的各个环节中,实现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融合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为此,我在研读教材时

3、,常常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将教材的编排思想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如:怎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怎么样才能唤起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如何依据教材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等等。只有我自己做到胸有成竹,方能给学生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 第二,上课期间要善于创设情境、建立模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是知识与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也没有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的数学思想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可据其不同特点,恰当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下面三种课型为例。新授课: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形成,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知识发生、形成、发展

4、的过程也是其思想方法产生、应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直观背景材料,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了解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再现数学形成的过程,揭示知识发展的前景,渗透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中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把质数、合数的概念潜藏在图形操作(如右图),明白“质数个”小正方形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而“合数个”小正方形至少能拼成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含正方形),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再通过给这些数分类,引入质数、合数的概念,渗透分类思想。又如在三角形分类一课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三角形学具先放手让

5、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尝试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学生从关注三角形的角与边的特征入手,借助学具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分一分、想一想,寻找特征、抽象共性,在比较中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三角形归为一类,在分类中抽象出图形的共同特征。这样的教学,学生经历了三角形分类的过程,渗透了分类、集合的思想,丰富了分类活动的经验,形成分类的基本策略,渗透了归纳数学思想。再比如我在教学“植树问题”时,首先呈现:在一条100米长的路的一侧,如果两端都种,每2米种一棵,能种几棵?面对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种50棵,有的说种51棵。到底有几棵?我们能否从“种2、3棵”出发,先来找一找其中的规律呢?随着问题的抛出,学生陷

6、入了沉思。如果把你们的一只手5指叉开看作5棵树,每两棵树之间就有一个“间隔”(板书),一共有几个间隔?学生若有所思地回答是4个。如果种6棵、7棵,棵数与间隔的个数有怎样的关系呢?于是我启发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画一画、议一议,发现了在两端都种时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棵数间隔数+1),顺利地解决了上述问题。然后又将问题改为“只种一端、两端不种时分别种几棵”,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兴趣盎然地找到了答案。以上问题解决过程给学生传达这样一种策略:当遇到复杂问题时,不妨退到简单问题,然后从简单问题的研究中找到规律,最终来解决复杂问题。通过这样的解题活动,渗透了探索归纳、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思

7、想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对数学问题的设计应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加以考虑,尽量安排一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体验的问题,并注意在解决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深化对解题方法的认识。练习课:经历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而练习课中的练习则是为了在形成技能的基础上向能力转化,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意识,在练习课的教学中不仅要有具体知识、技能训练的要求,而且要有明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例如在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中,学生在完成想一想、算一算的练习中,先让学生计算,再通过交流自己的算法,以“76+6”为例,借助

8、图片用课件演示来理解式子的意义,运用数形结合启发将式子转化为86来计算,渗透变换的思想,懂得两个式子形式虽不同,表示的意义以及结果是相同的。又如让学生算一算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格子,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怎样将图形转化成同第一个图形那样的图形,可以直接用口诀计算?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动手剪一剪、拼一拼,转化成长方形后分别用63、43来计算,从而感受到转化思想的魅力。我在教学四年级“看谁算得巧”一课时,学生计算“110025”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竖式计算 110025(11004)(254)110025110055 11002511(10025) 11002511001004 11002510002

9、510025。在学生陈述了各自的运算依据后,引导学生比较上述方法的异同,结果发现方法是通法,方法是巧法。方法虽各有千秋,方法、运用了数的分拆,方法属等值变换,方法类似于估算中的“补偿”策略,但殊途同归,都是抓住数据特点,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转化为容易计算的问题。学生对各种方法的评价与反思,就是去深究方法背后的数学思想,从而获得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把握。新课程所倡导的“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在经历算法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算法的归纳与优化,深究背后的数学思想,最终能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让数学思想方法逐步深入人心,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复习课:学会对新知识的整理与复

10、习,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复习有别于新知识的教学。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体系、具备了一定的解题经验,学生基本认识了某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基础上的复习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总是隐含在数学知识中,它与具体的数学知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但它却无法像数学知识那样编为章节来教学,而是渗透于全部的小学数学知识中。数学思想方法随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也表现出一定的递进性。在课堂小结、单元复习和知识运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想方法等,及时对某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概括与提炼,使学生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把握知识的本质,提升课堂教学的价值。如我

11、在教学五年级“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时,让学生写出各种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提问:这些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每位同学选择12种图形,利用学具演示推导过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之后我又指出:你能将这些知识整理成知识网络吗?当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后(如下图),再次引导学生将这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统一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以上活动,深化了对“化归”思想的理解,重组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拓展了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认知结构形成的核心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作用。S=abS=对角线对角线2S=a2S=ahS=(a+b)h2) 转 化在复习多边形的

12、面积推导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各是怎样推导的?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提炼概括: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们应用割补法把它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来推导;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我们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来拼合或把一个图形割补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推导经过系列概括提炼,学生得出其中重要的思想方法转化思想。学生一旦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善,还特别有助于今后的学习和运用。因为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将懂得怎样去思考,真正实现质的“飞跃”。第三、作业: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应用数学思想方法。精心设计作业也是渗透数学思想方

13、法的一条途径。把作业设计好,设计一些蕴含数学思想方法的题目,采取有效的练习方式,既巩固了知识技能,又有机地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一举两得。为此教师布置作业要有讲究,在学生作业后,要不失时机地恰当地点评,让学生不仅巩固所学知识、习得解题技能,更重要的是能悟出其中的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在作业讲评中,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算的?是怎么想的?其中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 结合上图引导学生概括出其中的思想与方法:类比思想、数学建模思想、极限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第四、课外:培养兴趣、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提升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数学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使二者相得益彰,定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开展数学智力竞赛,既能激发优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考察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况;或者让学生编数学小报、出板报写数学日记等活动形式,可以增长学生见识,了解较多相关知识。形式多样的数学课外活动,使数学思想方法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在学与用中提升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作为教师,坚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对于我们专业成长极有裨益;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