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管理评审报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606829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NAS管理评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CNAS管理评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CNAS管理评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CNAS管理评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CNAS管理评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NAS管理评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AS管理评审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评审才艮告评审目的:通过管理体系的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和检测活动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寻求改进的机会和更加满足客户对检测中心服务的要求。评审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CNAS-CL01200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评审时间2013年11月29日评审形式会议评审主持人*参加部门及人员:检测中心主任、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员、检测室负责人、档案管理员、设备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物料管理员。管理评审内容摘要:2013年11月29日,检测中心按计划组织召开了管理评审会议,检测中心主任主持了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各岗位人员根据评审计划的要求

2、,分别汇报了相关工作和总结报告,在这次评审会议中,各部门均阐述了自质量体系运行以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今后需要努力的工作方向,并且T认为检测中心制定的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体系文件能够满足质量体系的日常运行,符合检测中心目前的实际工作需求,满足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1、2013年质量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文件的适用性1.1 本检测中心的质量方针是客观公正准确可靠遵守规范优质服务1.2 质量方针内涵1.2.1 检测中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独立开展工作,不受任何行政干预和不合法利益的干扰,以科学的检测手段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准确性

3、。1.2.2 检测中心人员不受任何内外行政、经济影响,严格遵守国家肩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坚持原则,严格按标准规范办事。1.2.3 检测实事求是,所出具的报告及时、公正、准确。1.2.4 检测中心对检测结果和送检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样品及检测结果严格保密,任何与检测无关人员不得接触后关资料。1.2.5 检测中心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的监督,违反规定者追究其相应责任。1.3 经过评审认为,该质量方针符合认可准则的要求,包括了卜列内容:1)检测中心管理者对良好职业行为和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质量的承诺;2)管理者关于检测中心服务质量的声明;3)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体系的目的;要求检测中心所有与

4、检测工作的有关人员熟悉质量文件,并在工作中执行这些政策和程序;4)检测中心管理者对遵循本准则及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1.4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检测中心质量目标:以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的工作为前提,提供客观准确的检测结果,检测数据差错率02%以为客户提供高效和优质的服务为目标,保证及时有效的服务,检测报告差错率05%信息反馈处理率100%经统计,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共出具的检测报告110份,经过对检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检测数据差错率为0,检测报告差错率为0,检测报告准时率为100%已超过所定的目标。共发放了客户满意度调查表15份结果均为满意,客户满意率为100%1.5管理体

5、系文件的适用性:本检测中心按认可准则的要求,结合检测中心的实际情况共制订质量手册一册,程序文件30个,作业指导书64份,经过第一次内审,这些文件均在有效运行,且运行情况良好,三级文件如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等均较好的应用于检测中心日常检测工作;检测中心的制定的质量方针、目标符合质量体系实际运行的要求。检测中心的相关程序文件基本适用于检测中心的管理体系。2、管理和监督工作情况管理层和质量监督人员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监督计划,对检测中心的人员、设备、设施环境条件、检测方法、记录、报告、质量控制、检测中心内务以及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至10月份监督员和管理人员共进行了5

6、次日常监督,发现不符合情况2次,并按照要求提交技术负责人,执行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均已得到有效纠正。通过检查情况来看检测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基本有效,检测中心的管理工作都可以按照程序要求开展,管理情况较满意,检测中心下一步还要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检测结果质量。质量监督发现的不符合检测工作如下:日期区域名称责任人不符合问题纠正措施确认效果2013612化学分析室*灭火器压力不够8更换灭火器,对范有银进 中八行实验室安全培训付口符合201371固体库房*固体库房消防砂没有标示;?北体库房消防砂的3、内审工作情况2013年10月14-15日对质量体系全部要素、全区域和所有岗位包括检测活动开展了一次内部审

7、核,在本次审核过程中,发现不合格项共6个,主要分布在质量负责人、物理性能检测室、档案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化学分析检测室和样品管理员6个岗位,均为一般不符合项,无严重不符合项,对这些不符合项,内审员下发内审不符合报告,要求责任部门或岗位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内审组成员分别对整改后的情况进行了效果验证,验证结果为符合整部门/岗位存在问题不符合标准1物理性能检测室水泥密度、比表囹原始记录,数据手改后没有修改人签名确认。CNAS-CL01:20064.13.2.32档案管理员存档的外来文件没有盖受控章,未受控。CNAS-CL01:20064.3.2.13设备管理员激光粒度仪设备信息卡片遗失。CNAS-CL

8、01:20065.5.44化学分析检测室原始记录,没有校核人员的签名CNAS-CL01:20064.13.2.15质量负责人个别员工对质量目标的认识,对质量目标理解不足够,不能全部答出。CNAS-CL01:20064.2.16样品管理员样品的标识不完整。CNAS-CL01:20065.8.2、纠正与预防措施按照实施纠正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管理人员通过日常监督、内审、客户投诉等4方面提出纠正措施处理,责任岗位认真进行了原因分析并进行了纠正,且纠正效果得到了相关人员的跟踪验证,保证工作质量和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尚未提出预防措施。并提出和实施改要求,彻底消除了不符合项的因素。内审不符合项情况

9、如下表:了预防措施。5.参加能力验证的情况实验室计划在年底报名参加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NASW量审核机构)组织的测量审核,并按照测量审核的有关要求进行测试活动,及时报告测试结果,并进行结果的分析,以确保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由此识别出人员、设施、设备和内部质量控制等诸多重要环节的措施需求。6、工作量以及工作类型情况质量体系运行以来,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设计了所有检测项目使用的原始记录表和报告格式;2013年6月至2013年11月出具了110份检测报告,编写了主要检测设备操作维护规程以及评定了典型检测项目的不确定度报告。检测中心实施不符合工作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实施质量

10、体系内审、管理评审。进行了质量监控活动及结果评价。组织了相关人员参加了方法比对、人员比对实验,并编写了比对检测评价报告。负责安排和协调检测业务开展,对所有检测数据进行质控审核,并进行检测结果质量监督。各项工作都能有序开展,并且能够顺利完成。目前检测中心的检测工作主要还是对区域公司生产厂及外来样进行原料,水泥熟料、水泥等的分析和物理性能检测,工作量比较稳定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人员、设备、设施环境条件均能够满足要求。7、客户返馈意见情况质量体系运行实施后,综合室按文件规定对客户进行了满意度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5份,收回有效调查表15份。在这15份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客户对我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

11、出具报告的及时性、服务态度、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较高。8、投诉检测中心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以来,本检测中心未接到来自客户方面的投诉。9、内部质量控制检测中心检测室内部的质量控制除了日常按标准要求采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控制,除此之外还另行制定计划采用人员比对和留样复测的方式对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能等进行检测,同时还加强了对非认可检测项目的质控、经过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价,结果为满意。10、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2013年6月份质量体系运行以来,检测中心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配置了相应检测设备和适宜环境条件,可以充分满足到检测中心检测工作。根据CNAS-CL0修求,建立设备台帐、设备档案卡以及检定

12、、校准计划,设备管理员根据制定的计划已经完成了所有计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确保了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性,同时为了满足关键设备的校准状态的置信度还对电子天平、电液式水泥压力试验机等进行期间核查并由检测人员实施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我们认为检测中心的设施环境条件和设备可以满足检测中心的检测要求。根据部门提出的培训申请,制定了2013年培训计划,2013年共进行了13次内部培训I,根据培训计划的要求,组织全体检测中心人员参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先后多次学习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国家、行业标准检测方法、化学安全防护救护知识、实验室常规质控方法等文件,经培训后,全体检测人员基本理解认可准则的知识要点,掌握

13、各质量体系文件的要点。同时组织多次对检测人员开展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和检测人员能力培训,提高了检测人员的对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每次培训后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考核。11、内外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法规标准方法的变化,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和发展因本检测中心为企业内部实验室,主要是对本公司内部样品进行化学成分检测;比表面积检测;水泥物理性能等的检测,目前检测的项目和检测的方法没有任何的变化;针对客户所要求的检测项目,本检测中心全部使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并通过标准查新,目前所有的方法均为最新标准,没有发生方法的变更;本检测中心所有的检测设备均按标准方法的要求配置,因方法和

14、工作量均无变化,所以目前所配置的检测设备能满足检测的需求。12、供应商控制情况管理体系运行以来,综合室组织设备管理员和物料管理员分别对设备供应商,外部服务机构和物品供应商进行了调查,填写了供应商评价表,收集了相关的资质证明材料,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册,至本月底共3家供应商和3家外部服务机构被列为本检测中心的合格供应商和校准服务商。13、检测中心改进建议13.1 当前人员配备较紧凑,检测中心共有人员17人,其中研究生3人,本科6人,大专2人,为检测中心目前的工作及后续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员保障,但部分检测人员年龄较大,学历中等,需加强对培训和后备技术人员的储备;为便于更好的保证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建

15、议加强对管理体系文件的宣传和学习,策划好培训方式、内容,要与当前检测中心检测任务相适宜,提高效率;加强与检测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大对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他们具有与其所承担任务相适应的检测工作能力。13.2 建议加强对检测中心环境的监督和管理,并做好相关记录,使得检测中心能有稳定的检测环境,防止环境对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13.3 提供更多机会参加新标准的培训,至UCNA纵可检测中心参观学习,学习其它检测中心在检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先进的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我们在检测方面的能力。13.4 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公正性声明在检测中心张贴栏进行宣传,同时制定检测中心质量要求手册,发放到每一个人员,不断督促和鞭策检测中心每个员工,使得检测中心管理能做的更加完善,更好的服务客户,提升检测中心自我形象。13.5 管理评审过程中,监督员发现三个专业检测室的安全意识需要加强,例如三个检测室缺少消防通道,分析和物理性能检测室的安全栏杆低于相关要求,对此相关人员应增加合理消防通道,调整安全栏杆的高度。管理评审结论:1 .分析认为检测中心的质量方针对当前检测中心的各项工作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质量目标的实用性强,方针目标在管理体系活动中得到了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