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句式变换与仿写含答案.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606095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句式变换与仿写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句式变换与仿写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句式变换与仿写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句式变换与仿写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句式变换与仿写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句式变换与仿写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句式变换与仿写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句式变换与仿写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1中国传统节日魅力无限,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水乳交融。如:除夕守岁、春节团圆、元宵舞龙、清明踏青、端午食粽、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真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树品中学九(13)班开展“庆祝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仿照下列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围绕上述传统节日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仿句:_,_。(2)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_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_月上柳

2、梢头,人约黄昏后。_(3)班上一些同学热衷于过外国节日,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保卫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 【答案】 (1)月满中秋;圆圆玉盘庆佳节(或:花饰清明,阵阵欢歌踏青路)(2)春节;端午节;元宵节(3)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传统节日魅力无限,留存着我们独特的文化记忆。可是,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传统节日十分冷漠,作为中国人,我们决不能冷落自己的传统节日。为此,我们倡议: 认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来历及习俗。 积极参与中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 不过西方节日,不购买、收受西方节日礼物。 希望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品

3、中学九(13)班班委会2019年月日【解析】【分析】(1)注意例句中的句式,要了解节日及其风俗。如: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或: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是王安石元日的诗句,而元日就是正月初一,所以写的是春节;由“屈子”可知是端午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即元宵节。 (3)应用文都有固定的格式,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倡议书”的要求。首先第一行中间写“倡议书”,另起一行顶格写倡议的对象,正文第一行空两格写,要写明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最后右下

4、角写发通知的姓名(单位),在姓名下面写日期。要求针对“保卫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可从“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来历及习俗”“积极参与中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不过西方节日”等方面提出倡议,内容准确,语言通顺连贯得体即可。 故答案为:月满中秋;圆圆玉盘庆佳节(或:花饰清明,阵阵欢歌踏青路) 春节;端午节;元宵节 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传统节日魅力无限,留存着我们独特的文化记忆。可是,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传统节日十分冷漠,作为中国人,我们决不能冷落自己的传统节日。为此,我们倡议: 认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来历及习俗。 积极参与中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 不过西方节日,不购买、收受西方节日礼

5、物。 希望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品中学九(13)班班委会2019年月日【点评】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句子仿写必须做到四统一:话题要统一;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统一。仿写句子的考查一般与对运用修辞的考查联系在一起,因此,仿写时要仔细分析给定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排比,或对偶或比拟等;色调要统一。既指语境色彩也指感情色彩,同时还包括仿句的创意和境界。 此题考查对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文化常识。 本题考查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考试时经常涉及,要想

6、做好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其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时间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散文”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

7、写一句话。 【答案】 (1)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2)散文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解析】【分析】第一题考查概括能力。第二题考查语言表达。 (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阅读文段,其主要内容是材料的第一句话。可概括为: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散文,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使用自己最熟悉的修辞手法即可。 示例一:散文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示例二:散文是我国文学花园里的一枝美丽的花朵。 【点评】(1)本题考查

8、概括能力。作答本题,要抓住材料的关键性词语或语句,注意字数30字的限制。 (2)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3“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走进春天,去寻觅春的芳踪。 (1)【赏春景】春天到了,小明同学去踏春,欣赏春天的美景,拍摄了三张照片,想要各用一个成语给照片取题目,请你帮他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恰当的成语。备用成语:A春暖花开 B桃李芬芳 C春回大地_(2)【描春色】请联系全诗,仿照划画线的诗句,将下面这首小诗补充完整。春天的色彩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多彩的春姑

9、娘便亮相了/洁白的头巾上/闪烁着纯真与无邪/湛蓝的眼眸里/透露出憧憬和希望/_/_【答案】(1)C;A;B(2)细嫩的面庞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用成语给照片取题目。1幅图,春天到了草木萌发,三个嫩芽钻出地面,对应“春回大地”;2幅图,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对应“春暖花开”;3幅图,老师带领学生排队出游活动,师生就像园丁和花朵,对应“桃李芬芳”。(2)本题考查仿写诗句。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紧扣“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围绕“春姑娘”的外貌表情拟写诗句。故答案为:(1

10、)C、A、B(2)细嫩的面庞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点评】(1)本题考查用成语给照片取题目。答题时应注意,一是认真看图,这是解答好图画题的前提条件;二是审读寓意,这是解答图画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准确理解三个成语“春暖花开、桃李芬芳、春回大地”的意义,结合照片画面或画面的内涵,确定成语和画面之间的对应关系作答。(2)本题考查仿写诗句。答题时应注意,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属于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4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仿写一句,表达你对秋或冬的感受。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

11、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_,_。 【答案】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 【解析】【分析】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此题根据题干的季节“春天”和“夏天”,应该写“秋天”和“冬天”,结构上抓住前例句“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故答案为:(1)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2)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点评】解答此题 ,要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作答,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空缺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与前文构成排比句。

12、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禾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食粮;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_,_。 【答案】因为成长,今天的树苗是幼小的,明天就会成为栋梁;因为成长,今天的雏鹰是柔弱的,明天就会在蓝天翱翔 【解析】【分析】本句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要根据例句中的“禾苗”“玫瑰”来选择同类的事物作比喻仿写,注意前后句在意义上有关联性。故答案为:因为成长,今天的树苗是幼小的,明天就会成为栋梁;因为成长,今天的雏鹰是柔弱的,明天就会在蓝天翱翔【点评】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

13、辞方法相同。6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发挥想像,再写出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答案】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书是最好的伴侣,伴我们度过美好人生。书是你身旁的顾问,随时给你提供有益的咨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如果给出的示例字数都相同,那么就要在字数保持相同的情况下做严格的仿写。本题例句属于比喻,只要语句流畅、通顺,语义正确即可。故答案为: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书是乳汁,哺育人们成长。书是最好的伴侣,伴我们度过美好人生。书是你身旁

14、的顾问,随时给你提供有益的咨询。【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句子的仿写能力。句子的仿写,要从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运用、语句的连贯、语境的协调等方面考虑。7本文善于运用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给人强烈的感受。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某个人物外貌特征的改变。 【课文片段在线】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写法分

15、析】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通过“脸色”和“手”的对比,就把少年闰土的可爱、中年闰土生活的艰辛鲜活地展现出来,让人久久难忘。采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外貌 , 重在抓住某一点写现在 , 适时穿插对记忆中印象的描述。【答案】【参考例文】不经意间,我看到了妈妈的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粗糙得犹如砂纸一般,手心里长满了厚厚的茧子。这就是那双伴我成长的手吗?在我的记忆里,妈妈的手曾是那样的光滑、细腻,那样的纤细美丽、白皙丰润。现在,繁重的劳动却使妈妈的手变得如此粗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外貌描写。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