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043021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空中楼阁教学目标1. 把握文章的内容及结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2. 熟悉本文的写景方式。3. 把握文章的语言特点。课文分析这是一篇笔调清新、语言优美的散文。作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通过对“立于山脊”的小屋及其周围环境的多侧面多角度的描写,寄托了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的向往,抒发了热爱自然、追求自然的美好感情。立足于小屋之外和立足于小屋自身这样两个角度看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 第 18 自然段 ) 写小屋与山、树的关系。这是立足于小屋之外所见。这部分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 第 13 自然段 ) 是立足于山外,写小屋与山的关系。这是全景。小屋“点破了山的寂寞

2、,增加了风景的内容”。两者的关系,好比一片风帆之于一望无际的水面,一只飞雁之于辽阔无边的天空 ; 是单纯底色上灵动的色彩,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比喻生动形象,画面感极强。第二层次 ( 第 47 自然段 ) 是立足于山上,写小屋与树的关系。这是局部的近景。作者运用比衬的手法把这两者的形象写得十分美丽 :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 ; 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树的“美妙的绿的背景”,衬托出小屋的“别致出色”、“含蓄而有风度”。树与小屋各具特色又不失和谐。第三层次 ( 第 8 自然段 ) 是立足于山下远望,继续写小屋与树的关系。这是仰视中的局部远景。小屋在树木的掩映中“若隐若现,凌空而起

3、”,翩然的姿态,像鸟似蝶,“轻灵而自由”。第二部分 ( 第 918 自然段 ) 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立足于小屋所见。这部分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 第 910 自然段 ) 写小屋的花园与山上的云霞。花园比小屋小,花园中的路又比花园小,但花园中的小路却是这袖珍型花园的大道。“领土”是有限的,“领空”却是无限的。“有形”的围墙围着紫藤、月季之类的鲜花,那“无形的围墙”也围住的一些花云霞也许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作者将小与大、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地上的与天上的比照着写,不仅写出了小屋周围环境的优美,而且不失诙谐幽默。末句将天上美丽的云霞比作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新颖奇特,令人拍案

4、叫绝。第二层次 ( 第 1112 自然段 ) 写小屋的空气和光线。因为在山上,空气特别清新,而满山皆树,满园皆花,又“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写小屋富于变化的光线,作者说它既有“科学的时间性”,又有“浪漫的文学性”。前者是指光线准确无误地按照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 ;1后者是喻光线的明暗、色彩富于变化。第三层次 ( 第 1314 自然段 ) 写小屋与外界的交通。小屋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它与外界的交通只有一条山路。小屋是“我”出外、归来的起点和终点,山路连接的是快乐和幸福。第四层次 ( 第 1518 自然段 ) 写夜晚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与白天的清晰相反,夜晚的小屋是“朦胧的”。山上疏落的

5、灯光把“黑暗照淡了”,使“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也幻成“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这“空中楼阁”不必养鸟,无须挂画,因为它就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中。至此,作者热爱与向往自然的美好情怀表露无遗,这就点明了题意。如果说文章第一部分重在对小屋及其周围自然景物的真实描写,那么第二部分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则更多地渗入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比如,明明是“受了土地的限制”,“领土”是有限的,但“我”却有一个可供“游目骋怀”的“无限大的领空” ; 明明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晨晓暮昏的光线变化有其自然的节律,但“我”却以为“犹如在花蕊中一般”,光线的变化是“花蕊”的“绽开”与“花瓣”的“

6、收拢” ; 明明是“高高的山坡”,不便行车的“山路”,“我”却管它们叫做“幸福的阶梯”和“空中走廊” ; 夜幕灯影的小屋,明明仍是小屋,但我只觉得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文章就这样先实后虚,由实而虚,虚实结合,将现实的自然景物融入诗一般的朦胧境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写景的角度富于变化。交代小屋的位置,是站在山外以仰角描绘出一幅远景。交代小屋的背景,先是站在离小屋不远的地方 ( 即文中的“近看” ) ,以基本上是平视的角度,描绘出一幅有屋有树的全景 ; 然后“换个角度”,远远地站在山下,又以仰视的角度描绘远景。写小屋的“领土” ( 包括花园和小路 ) ,是站在院内

7、,以俯视的角度看眼前的近景或特写 ; 写“领空”则是以仰角写眺望到的远景。写光线变化,是站在山外,在不同的时间定点观察同一景物的远景。写出人的交通要道,是移动镜头,或摇向左,或摇向右 ; 写夜景,则是或俯或仰,忽上忽下,时近时远,变化多端。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描写景物,语言清新流畅。例如:(1)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描绘出山形的秀美以及小屋在山上的位置。(2)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这句话用一组博喻,写出了小屋是如何点缀山的由于有了小屋

8、,“寂寞”的山富有“生气”了,单调的风景富有“情调”了。(3) 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 ; 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在树的映衬下,小屋的特点更为突出了; 前后两句又是带有骈俪色彩(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骈俪) 句子,读来音韵和谐。(4) 一片蓝,那是墙 ; 一片白,那是窗。这句话以三音节的短语组成复指式的判断句,且前后相应,突出了小屋的色彩鲜明。(5) , 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掩映于树丛之中的小屋的活泼姿态、美好情调。(6) 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这

9、句话用四音节词语为主干的整齐的骈俪语句,突出了站在小屋可以纵情“游目骋怀”,读来音韵整齐优美。(7)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 ; 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点。这句话用前后相应的骈俪语句,写出了小屋在“我”的精神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8) 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 , 山也虚无,树也缥缈。这段话用前后相应的骈俪句,写出了山中夜景之美。(9) 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这句话借用宋词中的语句,排比出三个四字短语加以修饰,表现了夜幕中的小屋的朦胧之美,印证前面提到的小屋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的说法。(10) 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无

10、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这两句话用“虽不养鸟”与“无须挂画”相对应,采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方式,写出了处于大自然之中的小屋的优美环境。教学建议1. 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对文章先有个整体印象。2. 阅读 13 段。全文是在描述“我的空中楼阁”,那么这三段交代了小屋的什么,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句。位置。“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3. 阅读 48 段。(1) 这几段交代了小屋的什么 ?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句。背景。“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2) 在树的映衬下,小屋都有哪些特点 ?答案见“教学要求”。4. 阅读 910 两段。(1) 这两段写什么 ?前后

11、两段是什么关系 ?“领土”与“领空”。前一段是泛泛说,后一段是具体说。(2) 前一段说,小屋虽小,但足以让人“游目骋怀”。请从后一段中找出“游目骋怀”的具体的例子。远望天边的云霞,把它们想象为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5. 阅读 1114 段。(1) 这几段分别写什么 ?答案见“教学要求”。(2) 出入小屋的交通要道有什么特点 ?3答案见“教学要求”。6. 阅读 1518 段。(1) 这几段写什么 ?小屋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2) 为什么说小屋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答案见“教学要求”。本文语言优美,笔调清新,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不宜多作讲解。文章的思路是个难点,可先让学生掌

12、握本文分段的根据,再据此理解横向思路的特点。理解文题的一语双关,重点不在懂得“我的空中楼阁”是指什么,而在分析对小屋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如何由实而虚,从而理解作者寄情于小屋的生活理想。因此实景与虚景的联系与区别是本文的教学重点。练习参考答案一、作者穷尽笔力写自己心爱的小屋,但并不是纯客观地写小屋,而是在描写中处处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情,使各种各样的景物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寄寓着作者的主观志向和情趣。二、写了各个角度的描写。有近看: 树点缀了小屋,给小屋设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含蓄而有风度”; 有远观 : 小屋在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轻灵而自由” ; 还有仰视 : “山如眉黛,小屋恰

13、似眉梢的痣一点。”有俯瞰: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等等。这样使得小屋的呈现是全方位的,给人一种笔法灵活,变化多端的感觉。三、比拟 :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比喻 :?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 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四、小大 : “领土”是小的,“领空”是大的 ; “有形的围墙”是小的,“无形的围墙”是大的 ; “这条小路是我袖珍花园的大道”。科学浪漫 : 从时间性来看,早晨来了,光线由暗到亮,黄

14、昏来了,光线由亮到暗 ; 从文学性来看,早晨的光线变化,被想象成花蕊绽开。不便幸福 : 不便的交通却令我在快乐与幸福之间往返,由此可以看出对山中的生活,作者却感到由衷的惬意,不必在意山外的生活。五、略。有关资料1. 陋室铭和本文在内容与艺术上的异同相同点 : 两者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主题思想。不同点 :? 体裁不同。陋室铭文是铭体,首尾有议论,中间是记叙; 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 ?陋室铭表现的是封建士大夫的清高思想、安贫乐道的精神 ; 本文表现的是现代人对自由生活、独立人格的向往。 ?陋室铭着重写室内生活 ; 本文突出小屋周围的环4境,将小屋置于大自然中去观照。?陋室铭文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批判官场生活 ; 本文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则含而不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