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篇能力培养.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038335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语篇能力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语篇能力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语篇能力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谈语篇能力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谈语篇能力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语篇能力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语篇能力培养.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语篇能力培养第 一 部 分 指 导 篇谈 英 语 语 篇 能 力 的 培 养有不少同学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要背单词,要记忆语法规则。因此,在平常的学习中,他们花大气力背单词,有的甚至背词典,下功夫死背语法条文。然而,学生仅仅具有空洞的语法知识而缺乏较强的语篇能力,阅读时不注意把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与语言的意义相结合,不能较好地把握语义连贯性与完整性、语篇的目的性、情境性及指向性,那么学生就会仅仅局限在对材料的客观性问题的理解,而对材料中没有写明的必须经过分析、判断乃至综合推测才能得出答案的主观性问题就会束手无策。在写作中,也常常是表达不清楚,不连贯,缺乏条理,逻辑性差.这种学习无疑是一种失败的学习。

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语言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的,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对语境的准确理解远比把握语法知识重要得多.语言学习的理论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语言学习的最小单位是语篇而不是词或句子。那么,什么是语篇?什么是语篇能力?怎样培养语篇能力? 本文就这些问题与同学们谈一谈.一、什么是语篇能力?要知道什么是语篇能力,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语篇.语篇(text)是指由一系列连续性句子构成的,形式上衔接、意义上连贯的语言整体。它有一个明显的中心。它可以是书面的文章,也可以是口语化的东西.语篇应有一个逻辑结构,句子之间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语篇中的语段或句子都是在这一结构的基础之上组合起来的。语篇学习

3、要求突破传统的以句子为本位的理念,要以语篇为基本学习单位,从整体理解入手去分析句与句之间、语段与语段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要把握语篇各部分间的逻辑联系,而不是把语言材料切得支离破碎。语篇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语篇手段和语篇模式。1、语篇手段分析使语篇各部分联系起来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 加逻辑联系词逻 辑 关 系逻 辑 联 系 语 例 词并 列and,while转 折but,however,though ,whereas,nevertheless, otherwise顺 序before,after ,then,finally让 步although,despite因 果so,thus,

4、for,since,therefore,sothat解 释i。e,that is to say比较或对比1ike,similarly,by contrast举 例for instance, for example递 进moreover,besides,whats more总 结in short, in a word, in all, on the whole评 注happily, luckily, surprisingly, obviously2) 复现词汇的复现关系是指某以一词为原词、用指代词、同义词、反义词、上义词、概括词等重新出现在整个文章的前后,整个文章因为它的出现而得到了衔接。这是最

5、常用的一种衔接手段.3) 使用过渡词或过渡段过渡词或过渡段在语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适当使用过渡词或过渡段可以使语篇完整,使语势连贯,在篇章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2、语篇模式分析常见的语篇模式:1) 议论性篇章(essay):通常为三段式。即:主题句论述结论 或 导入论述主题句2) 叙事性篇章(narrative:包括的内容有:个人经历、文学传记、新闻消息、历史文献及讲述故事的小短文、小说之类。要素:(1) 5Wh(Who、When、Where、Why、What、How)(2) 时间顺序(chronologicalorder)模式: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评析)。3) 应用型篇章(applicati

6、on):包括广告、新闻、书信等,这类篇章写作词约而意丰,更讲究格式。概括起来说,所谓语篇能力,就是运用以上语篇知识,对于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能力。所谓编码,就是指用英语进行写作;解码是指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即阅读。换言之,语篇能力就是依靠上下文或情景理解篇章和通过衔接连贯、逻辑联系等手段组织篇章结构的能力。二、 为什么要培养语篇能力?1、语言学习固有的规律性语言学习有它固有的规律性。在长期语言学习实践中,人们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发现。人们对语言学习的认识经历了以下过程:以词为本位的词汇学习以句子为本位的句型学习以语篇为本位的语篇学习。语言学习应以语篇为本,这是从大量的实践和科学的实

7、验中得出的结,是对语言学习的本质的把握.了解它对于我们的英语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是中学英语教和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把语篇能力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下面是英语课程标准第六级(相当于高一年级)的目标描述: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一)语言技能(6)语言技能六级目标级别技能目 标 描 述六级听1、能抓住所听语段中的关键词,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2、能从听力材料、简单演讲或讨论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3、能听懂正常语速的故事或记叙文,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4、能听懂日常的要求和指令,并能根据要求和指令完成任务。说

8、1、能传递信息并就熟悉的话题表达看法; 2、能通过重复、举例、解释等方式澄清意思; 3、能有条理地描述个人体验和表达个人的见解和想象; 4、能用恰当方式在特定场合中表达态度和意愿; 5、能使用恰当的语调、语气和节奏表达自己的意图。读1、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和观点; 2、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 3、能根据上下文线索推理、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4、能根据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阅读策略; 5、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0万词以上。写1、能用恰当的格式写便条和简单的信函; 2、能描述简单的人物或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3、能以小组为单位把课

9、文改编成短剧; 4、能用恰当的语言书写不同的问候卡; 5、能给朋友、笔友写信,交流信息和情感.(黑体斜体字为语篇能力要求)分析以上英语课程标准第六级(相当于高一年级)的目标描述,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输入性语言技能(听、读),还是在输出性语言技能(说、写)方面,英语课程标准都提出了较高的语篇能力要求。3、高考对于语言能力的要求高考对于语篇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占主体地位的听力、阅读、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等题型上。这些题占全卷的百分之九十。(1) 听力高考试题中的听力部分不再有以往的听力测试常见的听辨音素、听辨单词和词组,也没有听辨单句的试题。整个听力测试部分由十个长短不一的语篇(text)

10、组成。考查学生通过听从语篇中获取信息和理顺逻辑关系的能力.可见语篇能力在听力测试中是非常重要的.(2) 阅读理解近年来,全国高考英语卷(NMET)对考生的语篇能力的要求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侧重语篇领悟能力和语言解码能力的考查,强调多学科知识的贯通; 注重语篇分析水平、合理判断能力及根据语义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读速要求大大提高,阅读词汇量逐年增加。NMET1993为1143个,而NMET2001已增到2335个,2002年也有2258个。 (3) 短文改错就短文改错而言,考试说明的定义是“重点检测考生对书面语篇的校验能力,并指出“在写作程序中,校验能力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的

11、同学认为短文改错是对语法知识的检测,在平时的训练中也把短文改错当作语法练习,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短文改错的误解。(4)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主要考查对整个文章的语篇理解能力,考查学生对整个文章语境的理解水平, 如文章主题、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文章结构和组织等.它考查的是学生最综合的语言能力,就是建立在学生对词汇、语法、等基础之上的语篇能力。在解答完形填空题时,要求学生着眼于作者的观点,切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作者。 还要注意作者的遣词造句。 短文中挖空了许多信息使考生阅读时思路不连贯,要求考生根据留下的文字中含有的信息推测出作者阐述问题的观点、思路甚至语气、态度。可以说该题型是考查语篇能力的高难度题型。

12、(5)书面表达书面表达考查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第五档(即最高档)提出:“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这说明语篇能力的考查在书面表达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三、如何培养语篇能力?1、提高语篇意识, 扩大语篇阅读量要培养语篇能力,首先要提高认识,要有语篇意识。在听、说、读、写训练中,不断学习语篇知识,并学会运用它。对于任何一篇英语文章,不要把它当成一份由词汇、语法和句型捏合而成的语言材料,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培养语篇能力的实例和载体。要培养语篇能力,阅读是突破口,其它题型都是以阅读理解题

13、为基础的。阅读理解能力发展会促进做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题的能力的提高。语篇意识是指阅读理解时不能只停留在句子水平上, 要注意把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与语言的意义相结合。在阅读中必须重视高级阅读技能的训练, 把句子水平的阅读理解提高到语篇水平的阅读理解, 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这里的语篇水平上的阅读理解包括在宏观上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跟上作者思路的展开、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概括得出结论、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等。语篇意识的培养有赖于一定量的语篇输入。只有在大量语篇中不断的体会,这种意识才会得到发展和强化。然而,学生仅靠课本的阅读输入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量阅读.语言习得论对阅读的基本主

14、张,是认为人们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主要是通过”可理解的输入”。正如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输入越多,输出越多,掌握语言越好.可见,增加阅读量,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十分重要。 具体来说,在平时学习中,可以以课文为核心,建立课文学习同步阅读课外阅读三级阅读体系。同步阅读是指阅读与教材配套的阅读材料包括同步练习。课外阅读是指涉猎课本及同步练习以外,包括报纸、小说、杂志、internet 网页等在内的各种材料。2、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阅读速度高一阶段是初高中的衔接阶段,由于知识面和词汇量的限制,理解能力较差,缺乏阅读实践及阅读技巧,阅读速度较慢.这一时期应着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5、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要求在拿到一篇文章阅读时不要以单个的字词为单位,而是以意群和句子为单位。这样读起来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整段文字的连续意思、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上,而不是凝滞于一个个单词,尤其是无关紧要的词。 常见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有: 指读。教师应阻止学生用尺或手指放在字下阅读,这种机械运动往往会减慢阅读速度,并打破了上下文的连贯性,影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声读.声读包括出声读、默读和心读。这是阻碍阅读速度提高的最大敌人.要克服声读,就要在阅读时保持思维的活跃,在心里试着与作者交流思想,如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这样说对吗?等等. 回视。在阅读中多次返回重读已读过的内容,即会影响速度,也会影响理解。在初始阶段应要求从左至右扫视阅读材料,尽量避免回视,允许遗漏少量信息,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读懂所有的材料。 过分依赖词典.有的同学在阅读时,每遇生词必查,结果,费了很大气力,阅读的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