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规程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6026841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调查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籍调查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籍调查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籍调查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籍调查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调查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调查规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组名:第二组成员:申江涛 王海林史亚强 陶雪梅刘浩兵 霍晓亮 指导教师 : 田桂娥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1.2内容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籍勘丈.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在初始土地登记前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在变更土地登记前进行.地籍调查要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1.3调查单元调查的单元是一宗地.凡被权属界

2、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大型企事业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应独立分宗.1.4地籍编号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宗两级编号,对于较大城市可按街道、街坊、宗三级编号.地籍号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号开始顺序编号.同一街道、街坊、宗地被两幅以上基本地籍图分割时,应注记同一地籍号.界址点应按街坊或图幅统一编号.1.5地籍勘丈方法地籍勘丈在现阶段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别采用: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图解法.用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建立初始地籍后,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用解析法进行更新.1.6基本地籍图与比例尺

3、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着墨二底图.基本地籍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城镇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1.7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全国城镇和独立工矿区.原则上也适用于集镇和村庄.1.8实施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市要成立以主管市长为首的地籍调查、登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地籍调查、登记工作,处理土地权属和地籍调查、登记中的其他重大问题.地籍调查、登记的具体工作由市土地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1.9地方补充规定省级土地管理部门必要时可对本规程某些条款作补充规定,报国家土地管理局批准后实施.1.10规程解释权本规程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2土地分类2.1分类依据土地分

4、类以土地用途为主要依据.2.2分类体系根据土地用途的差异,城镇土地分为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3 初始地籍调查3.1 准备 制定计划地籍调查前必须制定周密计划,包括调查的范围、方法、经费、时间、步骤、人员、组织等. 确定范围在12000?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预先标绘调查范围,其范围应以图上已有的实地地物为界,整个调查范围的标绘要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范围相互衔接,不重不漏. 收集资料a.经过初审的土地申报材料,现有的地籍资料;b.控制点资料,已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摄资料;c.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资料;d.房屋普查与工业普查中有关土地的资料;e.其他有关资料. 技术设

5、计应根据已有资料和实地踏勘的情况进行地籍调查项目技术设计,包括下列内容:a.调查区的地理位置和用地特点;b.地籍调查工作程序与组织实施方案;c.地籍控制网点的布设和施测方法,以与与城镇平面控制总体布局的关系,坐标系统的选择;d.地籍图的规格、比例尺和分幅方法;e.选用的地籍勘丈方法;f.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标准、精度要求和依据. 表册与仪器准备所需表格与簿册,置备地籍调查所需仪器和用品. 人员培训地籍调查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地籍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程,明确调查任务,掌握调查方法、要求和操作要领,确保调查工作质量.3.2 权属调查 调查工作图用已有地籍图或大比例尺地形图复制图做为调查工作图;无上述图件的

6、地区,应按街坊或小区现状绘制宗地关系位置图,做为调查工作图,避免重漏. 划分调查区根据调查范围,在调查工作图上依行政界或自然界线划分调查区. 编制地籍号依据1.4条规定,调查前逐宗预编地籍号,通过调查正式确定地籍号. 指界通知按调查工作计划,分区分片公告通知或邮送通知单,通知土地使用者按时到场指界. 现场调查核实核实各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地籍号和实际用途等. 界址调查.1 界址的认定必须由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2单位使用的土地,须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明和法人代表#明书;个人使用的土地,须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明和户籍簿.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由委托代理人

7、指界,并出具#明与委托书.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具委托书与#明.3 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4 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不能处理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处理.5 所有界址要按规定设置界标.6 一宗地有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时,要查清各自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的界线.7 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a.如一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b.如双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员依现状界址与地方习惯确定;c.将确界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者,如有异议,必须在15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负

8、担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a、b两条确界自动生效.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见附录D.8 指界人在认界后,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参照3.2.6.7条的规定处理. 记载调查结果调查结果应在现场记录于地籍调查表上,并绘出宗地草图. 地籍调查表主要内容:a.本宗地地籍号与所在图幅号;b.土地坐落,权属性质,宗地四至;c.土地使用者名称;d.单位所有制性质与主管部门;e.法人代表或户主#、#明、 ;f.委托代理人#、#明、 ;g.批准用途、实际用途与使用期限;h.界址调查记录;i.宗地草图;j.权属调查记事与调查员意见;k.地籍勘丈记事;l.地籍调查结果审核.地籍调查表见 地籍调查表填写要求.1

9、地籍调查表必须做到图表与实地一致,各项目填写齐全,准确无误,字迹清楚整洁.2 填写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同一项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两次,全表不得超过两处,划改处应加盖划改人员印章.3 每宗地填写一份.项目栏的内容填写不完的可加附页.4 地籍调查结果与土地登记申请书填写不一致时,按实际情况填写,并在说明栏内注明原因. 宗地草图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是处理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应在现场绘制.1 宗地草图记录下述内容:a.本宗地号和门牌号;b.宗地使用者名称;c.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与界址线,相邻宗地的宗地号、门牌号和使用者名称或相邻地物;d.在相应位置注记界址边长、

10、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e.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方位所必须的或者其他需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f.指北线、丈量者、丈量日期.2 宗地草图的要求;a.应选用质量好、适宜长期保存、使用的图纸绘制宗地草图.草图规格为32开、16开或8开.宗地过大的可分幅绘制;b.宗地草图按约略比例,用2H?4H铅笔绘制,线条字迹要清楚,数字注记字头向北向西书写;c.注记过密的部位可移位放大绘出;d.宗地草图上应注记界址边长.边长在200m以内的应用钢尺丈量,并注记实丈边长;如实地无法丈量,或200m以上的界址边长,可用坐标反算代替.e.宗地草图必须在实地绘制,不得涂改,不得复制.3.3 地籍平面控制

11、测量 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a.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b.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 城镇地籍平面控制网应尽量利用已有的等级控制网加密建立. 地籍平面控制网的等级依次为二、三、四等三角网、三边网与边角网,一、二级小三角网,一、二级导线网与相应等级的GPS网.各等级地籍平面控制网、点,根据城镇规模均可作为首级控制. 各等级三角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首级网应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三角形内角一般不应小于30;b.当三角网估算精度偏低时,宜适当

12、加测对角线或增设起始边以提高网的精度;c.加密网可采用插网或插点的方法,一、二级小三角网可布设成线形锁、插网或插点的形式;d.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表3、表4的规定.附录1:日常地籍测量报告编号: 日常地籍测量报告宗 地 号:宗 地 位 置:来 文 单 位:年 月 日日常地籍测量报告测绘: 初检: 复检: 审定: 年 月 日目 录一、宗地概况5二、测量技术依据5三、控制点坐标来源与坐标、高程系统5四、界址放样检测坐标来源和放样参数计算5五、外业测量61. 界址点和控制点检测的方法和过程62. 界址点和控制点测量放样的方法和过程6六、附表7七、宗地示意图8八、现场照片8日常地籍测量技术说明一、

13、宗地概况1申请人: 2业务收文号:3测量内容:4宗地位置:二、测量技术依据1.地籍调查规程TD*;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三、控制点坐标来源与坐标、高程系统1. 控制点坐标来源:2. 坐标系统:3. 高程系统:四、界址放样检测坐标来源和放样参数计算五、外业测量仪器型号和编号:已知控制点号:1. 界址点和控制点检测的方法和过程2. 界址点和控制点测量放样的方法和过程六、附表表1 界址点和控制点坐标检测成果表点号已知点检测点差值m备注XmYmXmYm表2 界址点和控制点间距检测成果表点号-点号已知边长m检测边长m差值m备注表3 界址点和控制点测量成果表点号XmYm标志类型备注七、宗地示意图八、现场照片附录2: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县 土 地 权 属 界 线 协 议 书 乡 村 组社所在图幅编号: 主 持 单 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