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工程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602274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60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涵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桥涵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桥涵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桥涵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0页
桥涵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涵工程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涵工程作业指导书(1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桥涵基础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1二、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3三、挖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9四、钢筋加工与安装作业指导书33五、承台施工作业指导书37六、系梁施工作业指导书42七、桥台施工作业指导书49八、桥梁墩柱施工作业指导书58九、台帽及盖梁施工作业指导书65十、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板式通道)施工作业指导书71十一、钢筋砼箱式通道施工作业指导书79十二、钢波纹管涵施工作业指导书86十三、预制箱梁施工作业指导书93十四、预制箱梁架设与安装作业指导书102十五、现浇连续箱梁作业指导书114十六、真空辅助压浆施工作业指导书122十七、预应力智能张拉施工作业指导书127十八、混凝土蒸汽养护作

2、业指导书132十九、混凝土养护作业指导书135二十、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39二十一、防撞护栏施工作业指导书148二十二、桥梁伸缩缝施工作业指导书154 一、桥涵基础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1)、根据标段设计图;2)、相关的技术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GB/T50430-2007质量管理规范等;3)、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相关文件要求;4)、有关现场踏勘调查资料,水文地质调查资料。5)、从事类似高速公路工程中积累的施工经验、技术总结及现有的施工力量和机械设备、装备情况。2、基础开挖施工2.1.施工准备2.1.1审阅图纸仔细审阅技术室绘制的施工图纸及文件,审核有无与标准不相符的项目,

3、图纸所标注的尺寸有无错误、遗漏,是否详尽,有无不明白的地方等;如有不相符应立即与技术主管或相关的技术人员联系,以便及时更正、标注明确。2.1.2现场复核及放样对照施工图纸及中线水平桩,现场复核建筑物平面和空间的位置,桥涵建筑物与原交通或排灌系统的连接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顺畅,标高是否与原地面相吻合。不相符的,要及时向技术室反映,以便技术人员提出变更设计或作符合规定的调整。经过现场复核确认无误的方可进行施工放样,按中线及水平桩测放边桩,确定开挖轮廓线。2.1.3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外业及内业资料编制规范的施工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资料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表格格式(可带附件),技术交底应

4、有交底图、文字说明及施工注意事项,并有交接双方签字记录等。土质基坑开挖尺寸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适当放宽,无水基坑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有水基坑每边放宽不小于80cm,并在基坑设计尺寸以外留出汇水井位置。2.2.基础开挖2.2.1地表水处理在开挖边坡顶线以外2.0m处开挖一条截流排水沟,以便引排地表水,以免地表水冲刷边坡造成坍方。2.2.2基坑开挖根据实际情况及工程量大小,选择适当的开挖方法(机械开挖和人工修整)。基础土石方应弃在地表排水沟以外,且弃土堆坡脚距基坑顶缘距离不小于基坑深度,以免造成对基坑边坡的侧压。基坑开挖过程不宜间断,要始终保持基底不受水浸泡,随时抽集水井中的水。在基坑开挖过程中

5、,要经常检查基坑中线及水平,以便及时纠正施工中的误差。对有水的基坑可预留0.2m不下挖,待检查人员检查后立即清除、立即进行封闭。既有建筑物旁开挖基础时,应保证既有建筑物一侧边坡有足够的稳定,必要时应进行加固防护,并随时对防护工程进行观察,并在既有建筑物上设观测点,进行定期观测,以确保既有建筑物安全。基坑较深时,除采取放缓坡率外,可在边坡中间设置平台。2.3.基底处理(1)碎石类及砂类土层砌筑基础前,应在基础底面先铺一层510cm厚水泥砂浆。(2)粘性土层铲平基坑时,不能扰动土壤天然结构,个别超挖时,不得用土回填,可夯入砂夹碎石,碎石顶面不得高于基底设计高程。2.4.基坑检查与处理基坑开挖完成后

6、,通过工点技术负责人自检符合设计要求后,应按规定程序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前来对基坑进行检查,桥梁基坑同时还应通知设计单位代表现场进行地质确认,及时签认基坑检查表。自检内容包括:基底的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承载力采用标准贯入或触探仪检测;基底的平面位置、尺寸和高程是否与设计相符;基底排水及地下水处理情况是否满足要求;封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均已完成。检查合格的基坑应及时封闭,不允许基底暴露过久,否则重新检验。在开挖过程中发现与设计不相符的基底,及时与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代表取得联系,作好变更设计工作,然后按变更设计继续施工。二、钻孔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渭玉高速公路W

7、Y-C06合同段(K32+150K39+481.990)的桥梁桩基工程的钻孔灌注桩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熟悉施工图纸、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临时设施,满足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3.1、桩深达到设计要求后,必须检查桩径、垂直度、泥浆比重等指标,做好记录,合格后进行清孔换浆。3.2、按设计图纸及及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笼制作,并按设计要求设计垫

8、块。3.3、混凝土灌注要及时进行,灌注混凝土前沉碴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4、施工工艺本管段钻孔桩基础施工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采用冲击钻机钻孔,吊车配合钻机安装钢筋笼,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供应,搅拌输送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泵送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埋设护筒钻孔成孔清孔桩身钢筋笼安放安装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拔除护筒场地清理。其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平整场地凿桩头测定孔位挖埋护筒钻机就位钻 进制作护筒加工钻头中间检查终 孔清 孔测 孔安放钢筋笼安放导管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挖泥浆池、沉淀池泥 浆 制 备泥浆循环、滤碴、补浆、测指标测孔深、泥浆比重、钻进速度、地质记录测孔深、孔径、孔斜度、

9、偏位注清水、换泥浆、测比重填表格、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填表、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检查泥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制作混凝土试件,测量混凝土面高度和导管埋深深度清理、检查水密试验测孔深、孔径钢筋笼制作 冲击钻机钻孔施工工艺流程桩基检测4.1、施工前准备工作4.1.1、测量 确定钻孔桩位:按照控制网及桥墩设计坐标,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桩位,同时布设稳固十字护桩,以便经常检查钻孔偏位情况,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孔桩施工。4.1.2、场地平整及机械安装钻机底座须为与坚实地基上,以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陷而造成孔位偏移。1)钻孔场地在旱地时,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陡坡时,可用枕木、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2

10、)在浅水中,宜用筑岛法施工,岛顶面高出施工水位1.0米左右,筑岛面积应按钻孔方法、钻机大小等要求决定。3)在深水或淤泥较厚时,可搭设工作平台进行施工。平台须坚固稳定,能支承钻机和完成钻孔作业。4)制浆池、沉淀池和泥浆池,应在计划施工场地或工作平台时一并考虑。4.1.3、埋设护筒1)钻孔前应设置坚固、不漏水的钢护筒,钢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使用冲击钻机钻孔应比钻头大40cm。护筒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还应满足孔内泥浆面的高度要求,在旱地或筑岛时应高出施工地面0.5m。2)护筒埋设时应使护筒平面位置中心与桩设计中心一致,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偏差不大于1%。岸滩上护筒埋深黏性

11、土不小于1m,砂类土不小于2m,当表层土松软时,宜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至少0.5m,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可用锤击、加压、振动等方法下沉护筒。4.2、钻孔施工方法及要求4.2.1、钻机安装及钻孔1)安装钻机时,底架应垫平,保持稳定,在钻进中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顶端应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或钻杆中心与护筒顶面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cm。经质检工程师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开钻。2)选择适宜地层的配套钻锥和钻孔事故处理的配套机具,接通水电供应,备好造泥浆粘土和泥浆池。3)调整钻机,使钻锥起吊滑轮缘,钻锥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在同一垂线上,稳定好钻机。4)钻机钻孔时,孔内水位宜高

12、于护筒底脚0.5m以上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钻进过程中取碴和停钻后,应及时向孔内补水或泥浆,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和泥浆比重及黏度。4.2.2、冲击钻孔1)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采用十字钻头。2)开始钻孔时应采用小冲程开孔,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正常冲程后方可进行正常冲击钻孔,钻进过程中,应勤松绳和适量松绳,不得打空锤;勤抽碴,使钻头经常冲击新鲜地层。每次松绳量应按地质情况、钻头形式、钻头重量而定。3)吊钻头的钢丝绳必须选用同向捻制、柔软优质、无死弯和无断丝。钢丝绳与钻头间须设转向装置并连结牢固,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其状态及转动是否正常、灵活。主绳与钻头的钢丝绳搭接时,两根绳径应相同,捻扭

13、方向必须一致。4)钻孔工地应有备用钻头,检查发现钻孔钻头直径磨耗超过15mm时应及时更换修补。5)为防止由于冲击振动导致邻孔孔壁坍塌或影响邻孔已浇筑砼强度,应待邻孔砼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开钻。6)钻进过程中及时滤渣,同时经常注意地层的变化,在地层的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地质的类型,记入记录表中,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钻渣样应编号保存,以便分析备查。7)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作业,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经常对钻孔泥浆及钻机对位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改正,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捞取钻碴保存,并于地址图核对,如发现与设计不符应及时上报

14、。8)钻孔过程中应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处地面变化情况,发现下降现象应及时停机处理,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钻头提出孔外,并对孔口加盖防护。4.2.3、钻孔异常处理1)钻孔中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和位置,进行分析处理。坍孔不严重者,可加大泥浆比重继续钻进;严重者回填重钻。2)出现流砂现象后,应增大泥浆比重,提高孔内压力或用黏土作成大泥块或泥砖投下。3)出现缩孔时,可提高孔内泥浆面或加大泥浆比重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恢复孔径。4)发生卡孔时,不宜强提。应查明原因和钻头位置,采取晃动大绳或钻头以及其他措施,使钻头松动后再提起。5)发生掉钻时,应及时摸清情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尽快处理。如钻头被

15、埋住,应首先清除泥砂,再进行打捞。6)出现探头石,应回填至探头石处,重新钻进消除偏孔。4.2.4、泥浆质量控制(1)泥浆制备:在砂类土、碎(卵)石土或黏土夹层中钻孔,宜采用膨润土泥浆护壁,在黏性土中钻孔,当塑性指数大于15,浮碴能力满足施工要求时,可利用孔内原土造浆护壁。冲击钻机钻孔,可将黏土加工后投入孔中,利用钻头冲击造浆。(2)泥浆比重:冲击钻机使用实心钻头钻孔时,孔底泥浆比重砂黏土不宜大于1.3,大漂石、卵石层不宜大于1.4,岩石不宜大于1.2。(3)黏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4)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5)胶体率:不小于95%。(6)为提高泥浆粘度和胶体率,可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碳酸钠、烧碱等,其掺量应经试验决定。造浆后应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