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5988675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八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导学案【导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2.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初步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秦兵马俑的认知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3.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通过了解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经历和史记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形成严谨求实的

2、学风,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导学重点】教材重点介绍了佛教和道教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情况。佛教的传入是秦汉时期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带来的结果,道教则来源于我国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佛教所提倡的今生忍受苦难,来生转世得到幸福的思想,起到麻痹人民反抗意志的作用,符合统治者的政治需要;道教主张修身养性,修道成仙的思想又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因此,这两大宗教得以传播和发展。佛教和道教的兴起与传播,对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司马迁撰写史记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我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传统,到西汉时期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并为后世史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

3、础,司马迁的史记是这一时期史学发展的代表。司马迁修成史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汉武帝时期西汉社会的繁荣与国力的强盛为他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司马迁的史学家传和个人的不懈努力是史记得以修成的直接原因。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和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既为研究西汉之前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成为后世历史研究的典范;同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更成为历代史学家修史所遵循的原则。此外,史记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反映了西汉时期传记文学的发展。鲁迅因此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导学难点】宗教得以传播的原因和对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导学指导】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

4、发现的问题。 1.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1)佛教传入:发源地:_;时间:_;教义:_;传播之因:_;影响:_。(2)道教的兴起:地点:_;时间:_ ;创始人:_;教义:_;传播之因:_;影响:_。 2.司马迁和史记(1)司马迁:生活时代:_;评价:_。(2)史记:内容:_;体裁:_;地位:_、_。3.秦兵马俑(1)出土地点:_;(2)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_ ;(3)地位:_ 。 二、合作探讨任务一: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这是为什么?任务二:道教得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道家学说是谁创立的?任务三: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史学巨著?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任务四

5、:王充在论衡中说:“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你是否同意王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三、拓展提升1.已发掘出的秦兵马俑,排列整齐,而且都面向东方,这是为什么?2.在一部电视剧里,有一个情节描写秦汉之际,刘邦的夫人即后来的吕后躲避战乱,逃入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是谁错了,为什么?【同步测控】一、 选择题。1.佛教在我国民间开始流传是在()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 2.道教兴起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西汉D.东汉 3.被道教尊为教主的是 () A.孔子B.老子C.庄子D.孟子 4.下列哪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山顶洞人的氏

6、族生活武王伐纣 陈胜、吴广起义商鞅变法 焚书坑儒班超出使西域 文景之治城濮之战A.B.C.D. 5.下列人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司马迁扁鹊华佗仓颉A.B.C.D.二、材料分析题。6.佛教在西汉时传入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佛教起源于哪个国家?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2)佛教的传入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 (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 (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 (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知识链接秦始皇和汉武帝派

7、人寻求仙药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帝国后,盼望能长生不老,于是神仙学说便走进了咸阳宫,许多方士纷纷声称自己握有方术(也称仙术),能通神仙,能求不死之药,使人服后飞升成仙。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二十八年),齐地方士徐福等上书,声言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仙人居之,他就派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神仙及不死之药。后来,又陆续派遣方士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入海求仙药。秦始皇还亲自几次到海上,“求仙人羡门之属”、“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史记封禅书)。可谓至死不悟。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统治者无力大事铺张。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他为长生不老,又大搞起求仙寻药的活动。沉寂了一

8、个时期的方士再度活跃起来,“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腕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史记封禅书),上疏言神怪奇方的术士多达万人,著名的有李少君、少翁、栾大、公孙卿等人。汉武帝令其入海寻找神山,均无效验。公元前89年(征和四年),他听从田千秋的劝谏悉罢求仙之事,但对方士仍加笼络,还是希望能遇上真正的神仙。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做了郎中。郎中守卫宫殿门户,管理车骑,随从皇帝出行。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

9、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写史记。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触怒了汉武帝,被捕下狱。他按照汉朝法令的规定出钱赎罪,受了“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今,掌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55岁那年最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除史记外,司马迁还作赋8篇,均已散佚,唯艺文类聚卷30引征悲士不遇赋的片段。汉书司

10、马迁传记载司马迁作报任安书,叙述他下狱受刑后发愤修史的抱负说:“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向)异也。仆窃不逊(不谦逊)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郊灞桥砖瓦场工地上,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我国考古工作者立即对这座墓进行了清理,在墓中发掘到铜剑、铜镜、半两钱、石虎、陶器等文物。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包着麻布的铜镜下面,放有一些米黄色的古纸,最大的差不多有十厘米见方,还有一些较小的纸片。纸片有明显的被麻布压成的布纹。由于长期和铜镜放在一起,纸和麻布的表面都呈现出绿色铜锈老斑。这些情况说明,它是和其他文物同时随葬入

11、墓的。考古工作者对这座古墓和出土文物进行研究,断定它们的年代不会晚于西汉武帝,离开现在已经有两千一百多年了。这些古纸因为是在灞桥这个地方发掘出来的,所以称为灞桥纸。灞桥纸究竟是用什么原料制造的呢?1965年,我国有关单位对灞桥纸进行了反复的检验,确定它主要是由大麻纤维所制造的,但是也混有少量的苎麻。大麻是我国种植的最古老的麻类。春秋时代编成的我国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中就提到“麻”和“苎”。“麻”指大麻,“苎”指苎麻。汉朝时候,它们都是麻纺业中的主要原料。因此,人们也就把它们作为造纸的原料了。用麻来造纸,采用的也是丝绵纸“赫蹄”的制造方法。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穿不起丝绸、丝绵,只好穿麻制品

12、。古书上是把“布”(指麻布)和“帛”并提的,把“麻缕”和“丝缕”(指丝绵)并提的。当时制造麻缕,跟制造丝绵的方法一样,也是在水中进行的。诗经中就讲道:“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沤”就是把麻长时间地浸渍在水中。在水中制造丝绵的时候,竹席子上总有残留着的丝绵;同样,在沤麻的时候,也总有细碎的麻筋落下来。竹席子上残留的丝绵可以做成丝绵纸,劳动人民在积累了做丝绵纸的经验以后,就很自然地采用这种方法,用细碎的麻筋制造植物纤维纸了。灞桥纸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植物纤维纸。它的发现,在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过去,历史书都说纸是东汉蔡伦发明的,灞桥纸的发现,说明早在西汉时代,我国劳

13、动人民已经发明用植物纤维造纸。除了灞桥纸以外,1933年,在我国新疆罗布淖尔地方,也发掘到一张西汉古纸,不过它的时代比灞桥纸晚一点,这张西汉古纸,也是用麻类纤维制造的。我国虽然在西汉时代就有了植物纤维纸,但是,那时候麻缕也跟丝绵一样,是用来做衣服的,不可能大量用在造纸上。同时,麻缕制的纸又厚又糙,不很适宜写字。它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才能代替竹简、木简和丝帛。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而且在它们外传以后,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学者德克卜德在评价造纸术的时候说:“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

14、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卜培根在他所著的新工具一书里指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都仿佛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马克思在18611863年所写的经济学手稿里对这一点有更深刻的论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