蛹和蝶作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598192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蛹和蝶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蛹和蝶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蛹和蝶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蛹和蝶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蛹和蝶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蛹和蝶作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蛹和蝶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从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的飞翔?”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生命的飞翔湖北宜昌市三峡高中05级302班 刘若瑜 我曾无数次梦见自己背上生出雪白的双翼,飞翔在澄净的天空。醒来后总是免不了一阵悲伤,因为我不能飞翔。 飞翔是要用生命交换的。 譬如一朵花,栀子花也好,桃花也好,你可以想像,她们在枝头极尽繁华,美丽得让最美的女人都忍不住嫉妒。时间到了,风儿来呼唤她

2、们,她们便撩起衣裙,一朵一朵地随风而去。一片片的花瓣借着风的翅膀飞翔起来。虽然离开了她们紧紧拥抱过的枝头,但她们无怨无悔。你听到了她们的欢呼声了吗?如此绚烂的飞翔,怪不得黛玉都说:“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譬如一只飞蛾,一只并不美丽的飞蛾。只要翅膀不残缺的飞蛾都是幸福的。你见过飞蛾扑火吗?那是一次壮烈的飞翔。跳动的烛火挑动着飞蛾的心弦,飞蛾趴在墙上,蓄势待发。终于,时机到了,飞蛾忽地一下离开墙,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向烛火飞去。越来越靠近,它没有一点儿后退的意思。终于,飞蛾投进了烛火的怀抱。烛火先是愣了一下,之后又带着飞蛾的灵魂欢快的跳动起来。为了进行生命中最美的飞翔,接受烛火的燃烧又算

3、什么? 譬如雄鹰,对,雄鹰。他们飞翔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捕食,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天空的儿子,他们生来就是为了飞翔。有这样一幅画面镌刻在我的脑海:那是在西藏高原的天空,一只雄鹰傲立在一棵枯树上。他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离开树枝,向高空飞去。他盘旋在明朗无云的天空里,一会儿滑翔,一会儿俯冲,谁也不能否认他才是个真正的飞翔高手。他越飞越远,最终离开了视线。鹰的一生是为了飞翔,所以鹰生活在拥有明净天空的地方。我觉得西藏人之所以举行天葬,是为了让鹰带着他们的灵魂飞翔。 我不是花,不是蛾,更不是鹰,但我仍要飞翔。我的肉体没有翅膀,但我的灵魂有一对雪白的双翼。拥有它们,我可以在思想的天空自由翱翔。 现在,我羽

4、翼未丰,我要用书中的智慧,生活的经验为我的双翼提供生长的养料。终有一天,我的翅膀会变得坚强有力,奋力挥动,顿时“翻动扶摇羊角”,飞翔在思想的天空! 点评 这是一篇扣题准确,想象丰富,语言形象生动的说理散文。 从内容上看,文章开头用象征的手法写自己渴望飞翔,并提出“飞翔是要用生命交换的”观点,与材料中蝴蝶的回答相吻合,主体部分用“花”“飞蛾”和“雄鹰”设喻,有力支撑了自己的观点,热情讴歌了敢于抛弃美好、安适生活,甚至是生命,追求心中理想的人们,切合题意。 从表达上看,“总分总”的结构完整,中间的三个层次清晰,结尾部分总收全文,照应题目和开头,首尾一贯。想象丰富,比喻贴切,语言准确清新。 评分:2

5、3+24+9=56分 优秀习作二生于磨难死于安乐湖北宜昌市三峡高中05级302班 刘剑锋 最喜欢泰戈尔的名言:“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的确,贪图安乐,不经历生活的磨难,怎能见到人生的彩虹?磨难是催化剂,激励人们攀向一座座新高峰;安乐是迷魂汤,诱惑人们坠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磨难让人在抗争中愈挫愈勇,安乐使人在享乐中丧失斗志。 大凡古今有所成就者,大多经受磨难的洗礼: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在磨难中,他们愈挫愈勇,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名载史册。贝利成名后有记者问,他的儿子是否会同他一样会成为一代球王,贝利答道:“不会,

6、因为我童年时生活条件差,磨难重重,正是这磨难磨炼了我坚强的意志,使我成为球王。而儿子生活安逸,没有经受任何磨炼,所以他不可能成为球王。”由此可见,磨难让人奋起,安逸使人丧志,我们应该有舍弃安乐,直面磨难的勇气。 磨难使人时刻警醒,安乐让人放松警惕。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后唐君主李存勖在继承父志时困难重重,历经磨难,尚能时刻警醒自己要有危机感;可当他实现先父遗志后,变得骄奢淫逸,贪图安乐,失去了先前的警觉和忧患意识,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为天下人笑的下场。欧阳修对此感慨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磨难让人在奋勇拼搏中实现人生价值,安逸让人在醉生梦死中一生庸碌。 郭沫若说过:“一个人总

7、是要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是会不知不觉消沉下去的。”清代人蒲松龄四次应举,由于当时贿赂成风,他四次落第,但失败的重重磨难并未使他悲观失望,他立志著书,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文学巨著聊斋志异。 梅,正是傲霜斗雪,凌寒独放,经受住了“寒彻骨”的磨难,才得以香满乾坤。 蝶,正是摆脱束缚,破茧而出,忍受住了破茧而出的阵阵剧痛,才得以化作花间的翩翩彩蝶。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贪图安逸逃避磨难,你就只能做安乐巢中的雏鹰,永远无法翱翔于蓝天;贪图井底的安逸生活,你就只能坐井观天,永远无法了解大千世界的奇妙无穷。 生于磨难,死于安乐。让我们离开安乐的港湾,去迎接磨难的风暴,一路劈波斩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 材料中蝴蝶告诉蛹要实现飞翔的第二个条件,概括起来就是要敢于脱离安逸生活。为什么要脱离安逸生活?文章正是围绕这一点展开的,切合题意。文章能从三个不同角度阐述为什么要脱离安逸和历经磨难,分析深刻、严密。文章援引的材料充实,很有说服力。 从表达上看,文章结构完整,清晰,擅长综合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方法,语言准确通畅,气势充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