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转变和创造.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595096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转变和创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转变和创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转变和创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转变和创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转变和创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转变和创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课程理念下的转变和创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教育观、教学观做了全新的解释,这些观念,是针对传统教育重人才培养的统一,以及重知识灌输轻自学能力培养的特点提出来的。在传统的教学注重基础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幼儿教育自身的价值不受重视。在新课程倡导树立活动教学观,既关注幼儿未来的发展又关注幼儿目前的现实生活,既关注每一个个体,强调幼儿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学习。无容置疑,当前幼儿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为适应时代转型的教育革命突出地表现在将由以往的传统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然而,教育的任何变革最终都要通过教师来完成,教师是教育变革的中坚也是教育的主导因素,更是提高办园质量的关键

2、。为应付这场新世纪的教育变革,教师必将在观念上有新的诉求和新的转变。 一、树立整合的教育观,努力打破学科界限,实现目标的整合。在整合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的活动都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在主题生成、开展、深入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打破学科间界限,更多地关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和认知需求,加深搭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与衔接,从而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有机整合。 1) 打破分科规律,实现人文关系的有效整合是关键。以往根深蒂固的学科教学体系,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和展开,在一期课改中,我们已经在这方面作了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而现在我更是深切体会到了根除学科界限的必要性。因此,我和我的搭班游老师正努力从思想上和行

3、动方式上改变这种局面。现在,每天利用幼儿的午睡时间开个小碰头会,已成为了我们每日的必然议程。利用这段时间,我们两个老师对班级中的每个孩子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在主题活动的预设方面,互通相关信息,共同商定、调整阶段目标,在内容安排上进行有效的衔接和统一。经验丰富的游老师就如何对孩子引导、启发等多方面向我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真正使我受益非浅。因此我深切感受到只有两个搭班老师间不断地沟通与理解,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分科观念。2) 将视野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发展需求作为研究、选择教材的依据,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玩水的系列活动,在确立该主题之前,我和游老师都

4、发现班级中大部分孩子都特别爱玩水,盥洗活动时,许多孩子都会长时间滞留在水池前,玩玩弄弄不舍得离开,通过观察了解,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水这种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的认识只停留它的作用上,而对水的性质等粗浅的认知,他们不会表达,也不知如何表达。在反复地考虑、商量、选择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天气的情况,预设了水的系列主题活动。同时,我们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优化教与学的方式,鼓励幼儿自己寻找材料,玩一玩、试一试、看一看、想一想,变原先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的直接经验。我们富有个性的预设活动,使孩子在与环境材料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体验和需求,也就是我们现

5、在经常说起的自发生成活动。二、新的教学观采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策略。由于受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经验的影响,同样的事物与现象对于不同的学习者会有不同的意义,我们要教给幼儿的,幼儿不一定都想学,都能学到;幼儿能学到的东西也可能不是我们想让他学的。“教”与“学”之间这种不对称关系,要求我们把幼儿看作主动的学习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的需要和兴趣,从周围环境中选择学习内容,主动地建构自己对于周围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我们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从习惯于“教孩子学习”,让孩子的学适应教师的教的传统模式中走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使幼儿主动地学习。 1.给幼儿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保

6、障。 许多老师感到在我国的幼儿园要提倡老师和孩子之间平等、民主比较困难。传统观念认为“老师在幼儿心目中要有绝对的权威,如果有小朋友提建议是不允许发生的”;“幼儿园有二、三十个孩子,如果讲民主岂不乱套”等等,在各种活动中,孩子都必须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进行活动。在这些观点影响下,孩子当然是不可能有主动活动的机会。我园的“完整”课程认为:幼儿在各种学习和发展活动中已经存在着明显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行为,“完整课程”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幼儿在学习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从而将“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所以我园教师一下要为幼儿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氛围,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自觉投入,敢于主动提问,主动发表自己

7、的见解。我园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与研究。如:我们对分区活动、自选活动也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类活动气氛宽松,幼儿可按照自己意愿来进行活动,活动中幼儿所受到的约束小,活动时也更为主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让幼儿就一些事情主动发表自己看法,“你们在幼儿这一天的时间想怎样安排?” “书包里的东西怎样摆放才合理?” “小朋友不小心打破了杯子我们样处理?”等等。小朋友在这类讨论活动中越来越主动,越来越有主见了。 记得在大班的一次谈话活动中,教师讲了一句话:“小鱼不能离开水面生活,所以它从水里出来后得马上返回到水里”。她的话刚完,鹏鹏小朋友马上反对:“老师,我觉得你说的话有点不对,有一

8、种攀鲈鱼不但可以离开水较长时间,而且还能爬到树上捉虫”。观摩的老师和小朋友们都为他敢于大胆、自信地反驳老师的观点而鼓掌。孩子们在平等、民主气氛中,他们的个性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心理、生理的需要,从幼儿兴趣出发,吸引幼儿主动地学习、活动。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教育理论中说道:知识就其起点而言,既不是来自客体,又不来自主体,而是来自它们的相互作用最初主体与客体是纠缠在一起的。我们使用“主动活动”这一术语是指由学习者发起的学习,不是指由教师手把手教或传递而进行的学习,也指学习者创造性地学习。一旦幼儿在做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时,就会充分卷入到预想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9、中,如果我们希望幼儿能成为有智慧的问题的解决者,最好的方法即是给他们大量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机会,让幼儿自己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我园采用方案探究活动实施教育,在方案教学中我们老师的主题网络是预定的,而需要与幼儿商讨之后才得已实施,在教育教学中当遇到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时,教师在以后工作中要即时修改方案,把内容更具体化,在这种方案探究活动中做到了民主,让幼儿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虽然难度比较大,对老师的要求也较高,但教学效果好。 3.教育教学渗透于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主动去发现、去探索。 幼儿园教学活动和幼儿园教育活动日趋一致,并互相替代。作为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的活动,应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

10、之中,这正是幼儿园教学的特点。任何“教育活动”或“教学活动”都不再是狭义的指每天所进行的一两次教师组织的集体或小组活动,而是幼儿园的所有活动。一日生活、环境材料,教师自身的行为都是课程。 幼儿想学、愿意学只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和第一步,但要实现主动学习,幼儿就要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无时无刻不和环境相互作用,教师要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让幼儿不失时机地感觉、体验到其作用于环境的结果,使幼儿顺应环境,主动地调整自己认识。如:我园中二班吉老师喉咙发炎,于是去保健室借雾化器喷喉,几个看病的孩子围过来,发生一声声惊叹“快看,老师把一根那么粗的管子插进喉咙

11、里啦”。“哇,管子还在冒烟呢”。“原来,老师爱吸烟,她把烟都吸到肚子里去啦”!又过一会,大一些的小朋友开始提问了:“老师你干什么?为什么把管子插在嘴里”?于是吉老师让小朋友观察管子,闻闻药的气味,用手放在“烟”口,感受什么是雾,并告诉小朋友这种雾里有药能帮助老师治好噪子。 三、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纲要指出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教师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如大班的计算活动:“7”和“8”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师发给了每一位幼儿两张点子操作卡片,一张是“7”以内数的加减法,另一张是“8”以内就完成 了,有个别的幼儿边数字都写错,如把“3”写

12、成“”,但是也有一部分幼儿认为今天的内容太简单了,根本难不倒他们,有的幼儿都已经会9、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该班幼儿的数学发展水平不平衡,教师却提供了同样的学习内容,难道是因为场地的制约、资源的限制吗?显然不是,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研究因材施教的依据幼儿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 首先应树立全新的儿童观,认识到每一位幼儿都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发展水平是各异的,学习特点也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其次,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幼儿问的差异,并了解每一位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已达到的发展水平,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幼儿音的差异和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和组织层次化的内容,提供分层的材料,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保证每个幼儿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样教师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才能尽可能地促进每一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综上所述,尝试对教师观念的探寻并力图树立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的动机将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观的指导下对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促进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可持续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