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说课2教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584512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花说课2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荷花说课2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荷花说课2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荷花说课2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荷花说课2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荷花说课2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花说课2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赵越 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2、3、4、5自然段;3、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荷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和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于是,一幅优美、雅致的荷花图便映入眼帘,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一下吧。二、学习第二段1、自由轻声朗读2、

2、3自然段2、谁来谈谈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3、讲读第二自然段(投影第二自然段文字)A、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什么?B、指名读写荷叶的句子a、这是一个什么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是一个比喻句,突出了荷叶绿、大的特点)b、“荷叶挨挨挤挤的”又说明什么?(密)c、集体朗读这句话。 d、小结: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叶的美丽,其实,荷花更美。C、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a、作者写出了荷花的什么?(三种不同的姿态)b、你怎么知道是三种呢?(有的有的有的)造句c、作者写了荷花的哪三种不同的姿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结合图片观察)D

3、、作者用比喻句写出了荷叶绿、大、密,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姿态美。那么,他是怎样从写荷叶过渡到写荷花的呢?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字用得最好?(冒)为什么?你用别的字代进去读读看。白荷花是怎样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呢?(学生演示)边演示边说:一朵( )的白荷花在( )的荷叶间( )。齐读这句话。4、A、过渡:一池的白荷花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你怎么知道?B、比较: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更美。怒放的荷花和欲放的荷花,它们的美是不一样的,怒放的荷花美在开得大,颜色鲜,欲放的荷花美在花骨朵饱满有力,我们无法说出谁更美一

4、些,所以作者要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美。”5、指导朗读三、读读、想想,学习第三段1、过渡:好美的一幅荷花图啊!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跟着老师飞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2、(配乐)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她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第四自然段)你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齐读第四自然段3、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在看荷花。齐读第五自然段。四、总结全文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

5、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也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想到了自己变成荷花的情景。作者怎么能把课文写得那么好呢?(因为他对荷花充满了喜爱和赞美的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一次欣赏那一池美丽的荷花,再一次品味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 板书设计: 闻 香 荷花 看 叶:多 绿 大 圆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想 荷花第二课时说课稿赵越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3课荷花。下面我从教材和学生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一、 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荷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

6、第一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抒情、移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我所教的三年级的孩子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但由于生活在城镇,对荷花了解甚少。正是考虑到这个特殊原因,在本课的教学

7、中,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认识和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2、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3、以读代讲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学法:1、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学生采用:看、听、读、品的方法学习。 2、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使学生在阅读后自主探究合作。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联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2、3、4、5自然段;3、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欣赏荷花的美丽,

8、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大幅活的画;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设定,我把荷花第二课时的教学设定为四大环节: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 (二)直奔重点,品味美丽 (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欣赏画面以后,我将以“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美景写下来的呢?”的这一过渡语让孩子直接去学课文的二、三自然段。 在学习后交流学习体会时,交流的方法是:找出自己觉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哪里,能讲出理由更好。借助图画,通过自主学习,孩子们一

9、定能大胆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挨挨挤挤”体会荷叶的茂盛之美;从“碧绿、嫩黄”体会颜色之美;从“冒、饱胀、破裂”体会荷花的长势之美;从“有的有的有的”体会一池荷花千姿百态的美。 1、在引导学生提出“冒”字后,我将采用以下步骤让学生深刻理解“冒” (1) 换词体会“冒”的妙处; (2)读课文体会怎样长才叫“冒”,选一个喜欢的词填到这句话中,大声朗读、用心体会是不是这种味道?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解读“冒”,是对“冒”字内涵的领悟。 随后出示迫不急待、兴致勃勃地长出来的白荷花,让孩子们想象,展开讨论:它们长出来想干什么?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让孩子在团结协作的氛围中更进一步地理解课文,

10、养成孩子们善于合作、互助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 交流时 ,孩子的回答将思路开阔,富有情趣,这不仅是他们对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情感的流淌、灵性的涌动。 2、在品味荷花的美丽之后,我运用课件再现画面,感受一大幅活的画,理解“画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我让孩子们对着满池的白荷花说出他想说的话。有前边丰富的表象储备,加上自己对表象的体验,孩子们一定会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毫不拘束地畅谈心得,又使他们心中美的体验得到升华。这是与课文情感相碰撞产生的火花。这样设计,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引导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创造能力。 如诗的画面,优美的文字,让学生

11、自读感悟,互读点评,用声音之美展现文字之美、景物之美。最后就能熟读成诵,由读到背,必将十分顺利地达到能力目标中的背诵目标。 (三)体会意境、升华情感 (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写当“我”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这个自然段的学习,我主要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意境:有自己轻声读,想象美丽的意境;有配音像朗读,感受意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还有图文对照读,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学生的情感也达到了高潮,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然后抓住第四自然段的省略号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动物会来和“我”交谈,可能告诉“我”一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思维将又一次被激活。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板书设计 闻 香 荷花 看 叶:多 绿 大 圆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想 板书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