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5282700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分析 一、前言 随着我国环境管制政策的强制实施,产品和技术的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发展趋势并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也是评估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制造企业作为造成环境污染与发展冲突的主要源头,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挑战。绿色技术创新将成为继质量创新之后,与制造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另一关键名词。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现代制造企业未来可持续生存的基础条件和发展动力1。目前,黑龙江省制造业依然没有走出资源驱动型经济增长路线,即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将长期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培育和提升黑龙江省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成为亟待

2、研究和解决的重要现实课题。环境问题的解决既关系政府的环境管制措施的制定,又关系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一方面,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环境管制也激励着制造企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研究。因此,政府环境管制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从20世纪环境保护运动开始,人们在加强环境管制解决工业污染的同时,就对环境管制政策实施给包括生产率、利润率等在内的产业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根据外部性理论,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是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只有当从实施环境管制政策中获得的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时,才意味着政府的管制政策是正收益的。环境

3、管制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必然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而且还会对产出和生产率等带来不利影响,所以环境管制的本质就是通过对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要与产业经济负担之间进行分析2,通过有效的环境管制,在达到污染控制目标的同时,尽量减少对产业效益的不利影响。二、环境管制措施在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机产生的影响中,存在以环境管制为主导的外部影响,或者说环境管制是最主要的影响导向,反映了制造企业作为绿色技术创新主体最主要的行为追求和实现帕累托最优的改进方向,显然这一影响的特征及变化趋势对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具有最基本的影响3。在推动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方面,采取的环境管制措施如下:(一)环境保护目

4、标责任制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我国环境体制中的一项重大措施。它将环境质量的责任落实到各级人民政府和所有污染单位中去,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划分责任范围,以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行为规范,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目标,优化管理办法,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通过签订责任书,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制定环境保护目标,下级根据责任目标,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完成则奖励,完不成则处罚,有利于各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解决了环境污染由谁来负责的问题4。(二)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是指环保部门向对环境排放超过环保标准的企业征收污染排放费的制度。黑龙江省的排污收费制度从1982年开始正式实行。收取排污费不仅能够控制环境

5、污染的排放,还增加了政府的环保资金。(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建设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工程项目前,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将污染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环境保护部门对该项目会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和鉴定,并对制定的防控方案进行审批。2003年9月我国为适应新形势实施了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成为我国环评制度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表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开始走向完善。从2003年起,新的环评法实施以后,黑龙江环评执行率开始稳步上升,到2013年环评执行率已经达到 999%,2014 年近乎百分之百。该制度为控制我国新的污染作出了很大贡献。(四)三同

6、时;制度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三同时;制度的概念。根据规定,建设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如此才能够保证项目建成之后,该主体的污染排放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标准。1973 年国务院下发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一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企业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1976 年中共中央批转的文件中重申了这项制度,之后出台的各版本环保法均规定了建设项目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自从实施三同时;制度以来,黑龙江省三同时;执行合格率不断提高,2014 年执行率达 98%,比 2001 年上涨了 2 个百分点。(五)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是指排放各类污

7、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必须向当地环保部门提交排污申报登记表,经环保部门核实批准后,对没有超过环境保护标准的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并同意接受监督管理的制度。现行的排污登记制度是 1992年颁布的,如今形势有了变化,旧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新的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是以排污申报登记为基础的,是指需要污染排放的企业应向环保部门办理污染排放许可手续,经批准后方可排放。这项制度的目标在于限制企业排污,控制污染总量,改善环境质量,我国目前推行的是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1988年起,黑龙江开展了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试点工作。到2014年,黑龙江省排污申报核定的企业数量达 26 万家。通过排污申报登

8、记以及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旧的污染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污染对环境的损害也开始得到控制。三、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一)数学模型采用经 Fare 等人(1994)5改造后的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 Malmquist 指数来测算黑龙江制造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力。Malmquist 指数最早由 Malmquist 提出应用,将其设定为一种消费指数进行分析,后来被 Caves、Diewert 等应用到生产率研究上。Malmquist 指数是通过两个不同时刻的距离函数的比值来刻画生产率的变化,而距离函数的求解则需要借助 DEA 的数学线性规划模型6。DEA 是一种非参数

9、前沿效率分析技术,包括产出导向和投入导向两种模型,其基本逻辑是利用投入、产出观测数据构造出最佳生产前沿面,分别计算每个决策单元在两个时期分别相对于最佳生产前沿面的距离,并以此确定相对创新力的变化。(二)数据收集与处理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4)、中国环境年鉴(2006—2014)以及黑龙江统计年鉴(2006—2014)。生产性资本存量数据按照国内外文献中常采用的永续盘存法;进行计算,资本存量和折旧率等数据参照张军等(2004) 7的研究成果,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数据和生产性资本存量数据,通过各年度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转化为各年不变价

10、格。劳动投入以黑龙江省年平均就业人数;表示,人力资本投入以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计算方法参照陈钊、陆铭和金煜(2004) 8的研究成果。环境污染指标采用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和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SO2)的相关数据,原因是工业废水中的COD和工业废气中的SO2是我国环境管制中的典型污染物和主要控制对象,而像BOD、氮氧化物和固体废物等指标同质性较差,进行比较则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三)计算结果通过DEAP21和Matlab70软件计算出2006—2014年环境管制对黑龙江省绿色技术创新力,结果见表1。四、结论随着环境管制强度的逐年增加,环境管制的各影响要素,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11、、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等使黑龙江省绿色技术的创新力逐年提高。2014年环境管制要素的综合贡献值为063,2006年为054,8年期间提高了14%,极大地增强了黑龙江省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在环境管制的各个影响要素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黑龙江省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最大,显示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积极意义。事实证明,经济的发展必然对环境造成影响,但严格的环境管制,特别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可以使工业发展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所降低。同时,严格的环境管制和工业行业的绩效发展可以是并行不悖的。我们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倡导绿色GDP,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2、,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黑龙江省绿色技术创新竞争力。参考文献1李婉红基于IT驱动的制造企业工艺创新动力源研究J科研管理,2011,31(12):5-92赵红环境管制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中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8(3):94-953蒋金荷中国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11(4):597-6044赫海灵黑龙江省三大产业的碳排放测算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5):11-135Altman M When Green isn’t Mean:Economic Theory and the Heuristics

13、of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on Competitiveness and Opportunity Cost 2001(1): 148–1616Brunnermeier S B,Cohen M A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2003(2): 1946–19617张军低碳经济导向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研究——基于上海产业关联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31(12):6-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