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525967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萌发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种子萌发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种子萌发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种子萌发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萌发教学反思.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学反思本节内容历来是较大的难点。体现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多因素实验,难以处理多个变量;课本的实验方案表达不够清晰,若按一般做法直接让学生分析,恐有困难;很多学生认为种子萌发需要泥土和阳光,影响本节内容学习;学生刚从小学的包办式、程序性的教学中过来,目前大多还停留在“接收”或“寻找正确答案”的状态,在探究活动中不理解工作目的。 看来,本节虽是难点,但也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探究性思维方式的契机。关于探究性思维导入的问题,我运用了以下方法:引发争论,激发动机。利用学生对种子萌发的认识偏差,让学生列举种子萌发的条件,期望出现对“光”这种条件的争论。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个“兴奋点”,

2、组织讨论设计实验。关于如何处理多因素的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建了“向上攀登的脚手架”:(1)让学生从单因素做起,再推及多因素实验;(2)在单因素实验中让学生充分理解对照实验的作用与设置原理。(3)学案“探究多因素”的表格中,事先标出每个瓶子要验证的变量,让学生写出控制变量的方法,最后再综合设计对照组。引申到如何具体操作问题,教师设计表格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的设计,判断每一个实验组要验证的条件,并找出对照组。实现生本互动。总的来说,本课有两个特点。一是在进行实操前让学生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目的,整体把握实验设计思路。二是“脚手架”始终贯穿全课,学生在课堂中可以有不同

3、程度的所得。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是有效的:上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参与面广,不断涌现各种各样的疑问和设想,思维碰撞较激烈,连个别平时上课经常走神的学生也认真地聆听同学的发言,仔细地抄好老师展示的范例。但同时暴露出不少问题:1、未充分调动学生资源。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更深入地表达意见的机会,更好地实现生生互动。如:在“简介初步实验方案”的环节中,不应只让学生口头介绍“怎么做”,还应让其动手展示一番,并充分地阐述“为什么这样做”“有光的瓶子的作用是什么”等。又如;在“分组讨论实验设计”时,若能向各小组分发几种基本的实验器材,这样学生对工作将会更投入,其效果将能更深入人心。2、没有顾及学生的多元性,

4、“脚手架”的架设太单一,未能让学生有更多样的尝试机会。如:在“尝试根据结果推断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的关系”的环节中,我硬性地以“假设种子萌发需要光”为例进行讲解。这样一来,那些认为“不需要光”的学生听起来就感觉很别扭,他们的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也给能力较弱的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障碍;四部分的表格设计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答题”的机会,方案表达方式也应鼓励更多样化,如用“图”等。3、学案的设计太繁杂,不够精炼。应更突出主线,删去一些枝节。总的看来,本课能从学生的认识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步骤,帮助学生思维向探究性思维转变。但从细节可以看出,我仍未脱离“我来告诉你”讲授的教学、思维定势,以后还要在“让学生在做中学”方向上多加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