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山后村规划说明.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5229931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坑山后村规划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坑山后村规划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坑山后村规划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坑山后村规划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坑山后村规划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坑山后村规划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坑山后村规划说明.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 宁 县 外 舍 乡 坑 山 后 村 整 治 规 划 设 计 说 明第一章 现状概况7景宁县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山区县,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快景宁县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根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村庄建设规划先行,景宁县建设局积极行动组织编制村庄规划。本规划设计方案是景宁县外舍乡坑山后村的村庄整治规划。坑山后村位于景宁县外舍乡的西北面,坑山后村距离外舍乡政府所在地约17公里,距景宁县城约20公里。村庄三面环山,山上有小溪流,风景优美,村内建筑朝南布置,依背山地形呈阶梯布局;地理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合成布局,整体地势走向自北向

2、南、自西向东倾斜。第二章 规划构思一、规划目标秉承以人为本、经济务实的规划设计理念,留存传统农村聚落的有机生活脉络,并为之注入与正在形成的城市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环境因素,营造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二、指导思想1、规划布局考虑民居点的整体性、统一性,注重民居点和居住对象的适宜性,强调建设和实施的可行性。2、通过空间景观的形态、构成和建筑布局、风格,突显城乡特色,展示居住区和谐、有序、舒适、环境优美的现代气息。三、地块性质坑山后村的地块性质为居住用地,规划对象为本村村民。经过合理整治,建设适合生产生活等多功能居住环境。四、规划期限坑山后村建设规划近期:20102015年;远期:2

3、0102020年。五、人口规模测算:2008年底初步统计总人口为438人,共101户人口,其中农业人口98户,非农业人口3户。规划根据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政策的控制和县域总体规划,考预计远期总人口数量为150人。第三章 村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坑山后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配套建设滞后,建设和保护又缺乏科学指导,破坏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方面村落内保留有许多传统民居,但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建筑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修复。但拥有传统建筑修复技术的技工稀缺,修复也需大笔资金,加上居住和使用功能较差,限制了居民修

4、复古居的积极性。(见图一)图一 居民住房与周边环境2 、交通方面村内主路由于高差较大,每个民居之间均存在高差,村里的道路均是泥沙路,下雨天气路面泥泞满地,很不方便车辆和村民行走,再加上雨水冲刷和缺乏修缮的原因,有些地方出现了损坏,且排水设施不当,须重新翻新、铺设水泥路。(见图二) 图二 村内道路损坏、排水设施不当7/3、 公用工程设施方面村内公用设施匮乏,没有污水管道及污水处理系统。没有公厕,一些生活垃圾随意堆置,损害了村落景观及风貌。(见图三)图三 村内公共设施损坏村内饮水问题也比较严重,村民饮水不方便,至今没有安装自来水,只能靠一些原始的方法引进水源。(见图四)通信也不是很理想,通讯信号极

5、差,需要安装移动通信塔来加强通讯信号。 图四 饮水设施不当 第四章 指导思想与整治原则据坑山后村的地理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按照“环境整治、村貌美化、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要求编制整治方案。同时坚持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少拆建,重整治,立足现状,逐步展开。1、整治原则本次村庄整治方案设计遵循以下主要原则:1)面上整治,节点建设,形成游路;2)文保优先,修旧如旧,风貌协调;3)渠道池塘,清污修岸,装点乡村;4)古树名木,保护利用,形成绿地;5)泥瓦泥墙,画乡特色,不盲目推倒;6)建筑材料,乡土特色,不照搬城市;7)景点建设,便于利用,不搞形式;8)道

6、路硬化,做成园路,少用“光面”;9)路灯垃圾屋,座凳座椅宣传栏,均是美化之重点,古色古香不求洋。2、 整治目标以坑山后村原有肌理为基础,以保护和强化古村落风貌为重点,采取积极而审慎的整治措施,融入自然景观处理手法,使山前村后形成风貌统一、品味高雅、风景如画的村落。从而焕发出更多的活力,吸引更多的画家、摄影家、游客来访。使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得到提升,提高村民居住环境及生活质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村委活动、医疗卫生、警务治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放心购物、幼儿教育等,可以一体建设,也可以分开建设。第五章 整治内容1、 建筑整治坑山后村对于失去使用价值的建筑物建议给予拆除,做村庄绿化

7、用地,或者原拆原建,对于一些房子比较破损的农户,对其房屋进行修缮。(见图4) 图4 对房屋比较破损的地方进行修缮2、 道路整治坑山后村道路网络基本是以民居与民居之间联系的线路。为便于村民走家访户和行走方便规划保留原有路线方向,并进行适当的加宽,沿路铺设水泥路面,方便车辆和行人行走。3、路灯配置为配合村寨景观,路灯宜采用仿古风格,可选用落地灯或高杆灯布置,营造怀古气氛(参下图)。高杆灯 落地灯4 、绿化整治 村内树木比较多,沿路外侧边可种植行道树,可以加固道路和降低行人由于落差大而造成的安全感,树种选择杨板栗、梨树和枇杷树,株间距距离以5米为宜,树池为1-1.5平方米。民居前应整出适当空地摆放适

8、量的盆宅,防止杂草长进门前,开阔视野。5、水体整治1)截污。建设污水管道及污水处理设施,规划根据村现状,于村进口相对低位标高处设置污水处理池,将污水统一收集处理。 2)开源。坑山后村由于地势高水不易存储,村内有三条背山远处水源处各引进一条给水管道,并在高处修建蓄水池,满足村内生活用水问题。结合路边排水设施设置好排水通道,以防雨季大流量冲刷。3)用水量:根据该小区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各类建筑物的用水量,用水量按200L/人d计算,整个村庄最高日用水初定为:100m3/d。4)消防。木结构的老房子采用阴燃套管进行敷设,停车场设置取水口。5)防洪工程1、防洪工作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

9、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逐步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实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2、防洪规划确定以防山洪瀑发、山坑洪水冲击为主要对象,防洪规划标准按10年一遇设防。东湖村有一条河道穿过村中心,规划建议在河道两边做好防洪提坝,对河道进行疏浚,搞好两岸绿化,保护堤岸,防止冲涮。6、环境卫生整治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状、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更是确保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逐步完善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池建设,以实现生活污水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坑山后村地势高差大,铺设排污管道难度较大。规划设计沿着适当的路径进行布置,污水收

10、集处理后排入附近沟渠。村内应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清运容器化、密闭化和处理无害化的环境卫生目的。目前村内没有垃圾收集池,规划在村内设增设置1只。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转运站转运,垃圾处理采用填埋。并于村委会位置旁边设置一个公厕,外观简洁美观。垃圾箱、中转站、公厕外观设置需和周边环境相协调。 公厕外观建设意向图 垃圾房推荐使用方案7、古建筑保护“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充分利用村庄整治这一宝贵机遇,积极推动乡土建筑等农村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项建设事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

11、深远的历史意义。文化遗产保护、更加突出历史传承性和公众参与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于是做好乡土建筑保护工作的关键因素。要积极探索和尝试按照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以多种方式调动农民和村集体在乡土建筑保护上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自愿基础上实现乡土建筑产权或使用权的转移,鼓励和扶助他们依靠自身力量维修保护乡土建筑。村集体利用旅游收入、信贷资金维修集体所有建筑,补贴经济困难村民或者垫资抢修乡土建筑,村集体对修繕好的乡土建筑享有相应的权益。8、古树名木保护坑山后村绿化覆盖率较高,绿树成荫,需加强名木古树的管理与保护。保护措施:划定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凡列为古树、名木的,其保护范围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5米

12、;凡列为古树后续资源的,其保护范围不小于树冠垂直投影外2米。严禁砍伐、擅自移植和转让买卖古树名木,凡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提出避让和保护措施。禁止在古树名木上刻画、张贴或者悬挂物品,禁止在施工等作业时借古树名木作为支撑物或者固定物,禁止在古树名木上攀枝、折枝、挖根、采摘果实种子或者剥损树枝、树干、树皮,禁止在古树名木下或树冠外5米区域内兴建建筑物、构筑物及临时建筑设施,倾倒有害污水、污物垃圾,动用明火或者排放烟气,禁止在古树名木3米内埋设地下管线、挖坑取土。9.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项目单价数量小计(万元)卫生服务站用房800元/20016村委综合楼700元/58040.6公厕8万元/座1座8新建住宅用地三通一平50元/7003.5传统古建筑或有保留价值建筑的保护、修缮60元/6003.6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而拆除的建筑30元/2800.9村内道路、停车场、管线等基础设施120元300036沿路绿化及景观绿化50元/8004卫生、环保设施(垃圾池、污水池等)5000元/个63管理费5%/6.8不可预见费10%/13.6合计/1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