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5225050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能力1、 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和内容;了解与林冲故事有关的其他情节内容。2、 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3、 学习由形象塑造、情节构思、场景渲染来凸显主题的方法。二、 过程与方法:1、 把握情节,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抗争的思想性格转变过程。2、 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形象地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是一场不可调和的生死斗争。2、 学习鉴赏古典文学名著,诱发读名著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一、 教学重点1、 学习由形象塑造、情节构思、场景渲染来凸显主题的方法。2、 理解随着情节的

2、展开显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二、 教学难点主题的深刻意义教学过程:一、 学法导入: 小说鉴赏的有关方法:场景、情节、人物、主题二、 作家作品、林冲有关故事 附:1、施耐庵(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 施耐庵于元明宗至顺二年(1331)中进士,曾官钱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到

3、苏州写作水浒传,追溯旧闻,闭门著述。还有的传说他此时与元末农民起义将领张士诚有过联系。 2、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施耐庵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水浒戏的基础上加工定型。全书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3、水浒传中与林冲被逼反有关的回目:第7回 花和尚倒拔垂

4、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8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9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10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11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12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三、 主题探究(一)情节探究情节的摇摆 1、小说情节结构展示:序幕(1 -) : 沧州遇故人开端(2-5) : 酒店闻密谋发展(6-9) : 接管草料场高潮结局(10-12):杀敌山神庙问题一: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显然酒店不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地,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来写这一节?问题二:破败的草屋在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问题三:山神庙除了是故事发生的主

5、要场地之外,林冲路过山神庙时的所见所想又又什么作用?(二)人物探究 问题: 情节摇摆的作用? 刻画人物形象巧遇李小二时说自己境况不辩白、不痛骂高俅,只说“因恶了高太尉”,自认是“罪囚”。听闻陆谦到沧州图谋害己,虽有买刀寻仇的一时之举,但“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也自心下慢了”。接管草料场,见草屋破败,寻思“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意欲长住,熬完刑期。路过山神庙,求“神明庇佑”,还是想得过且过。出外买酒前后锁门、关注炭火,庙中见火起,第一反应是拿起花枪去救火,他小心谨慎,害怕出意外,不想改变现状。林冲性格中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一面,说简捷点,就是他特别能忍。其实他是从东岳庙、陆家

6、楼上、野猪林一直忍到了沧州牢城营的。林冲为什么一忍再忍?自身性格。林冲性格有软弱,委曲求全的一面。出身地位。他本身就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有良好的家境和地位,不愿意为“小事”牺牲幸福,背叛所依存的社会。世俗环境。生活在城市和官场中,受不敢得罪上官和权贵的习气影响。思想局限。他认识不清社会罪恶本质,思想幼稚,耽于幻想。最后为何又不忍了?俗话说: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当林冲从东岳庙忍到山神庙,由教头忍成罪囚,想苟安还是不能,黑暗势力继续紧逼,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他走投无路,也更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黑暗,终于怒火喷发,与社会彻底决裂,毅然走上暴力抗争的道路。可以说他是逼上梁山的。(三)场景探究问题:林冲为

7、什么没有在野猪林中走上反叛的道路,而在刮起大风雪的山神庙中走向了反叛朝廷的道路?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破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的冷酷气氛,而草料场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点燃了林冲反抗的怒火。正是在这悲壮、凄凉的气氛中,林冲完成了他性格的重大转变,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四)主题探究林冲由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奋起反抗对我们认识当时社会有何意义?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

8、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问题探究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由起义到招安到起义彻底失败,为什么会产生

9、这样的悲剧?这一悲剧和“官逼民反”有什么样的关系?链接材料(网友评论)(一)无论新版还是老版电视剧,林冲都是反对招安的角色,但从书里来看,招安时只有鲁智深和武松反对,林冲却没有反对的意思,而且招安后林冲还表现的十分卖力,书中不止一次描写林冲“要夺头功”,还多次喊出“谋反狂徒,天兵到此”之类的话,林冲对招安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二)原著里,林冲没有象电视剧那么有性格,对妻子的怀念也很平常,当鲁智深刚上梁山问起此事事,只是淡淡地说已经被高衙内逼死,招安的时候没有说过一句反对的话。政治路线应该和宋江相差不大,骨子里都想光宗耀祖。想一下,如果林冲的遭遇换成鲁智深或者武松,哪里会呆在梁山打家劫舍,早就潜进

10、东京伺机报仇了(三)林冲是一个最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他十分冤枉。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活得很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来到他的头上。高衙内采上他的女人,紧接着便是拦路调戏,哄骗诱奸,栽赃,发配充军、暗杀。一连串的打击,都倾泻到他头上。一开始林冲没有反抗,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总想寻找一个避难所,继续过他教头平静的生活。林冲的退让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他继承祖职,有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但是,林冲还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比如像柴进、鲁智深等,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加上他对统治者有一定的认识,吐露出“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气?”的不满情绪。 四、 总结1、 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提示主题,情节的发展常常表现主题,场景描写又能突出强化主题。2、 贴着人物写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五、 作业课后阅读水浒传,全面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