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518421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获得教养的途径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下面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八个方面做以下简单的介绍。一、 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我认为体现在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的思维。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理解作品,而是为他们提供条件,帮助他们获得对作品的理解,并把理解运用到即将走入的职场。二、 教材分析获得教养的途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拓展

2、模块(二年级用书,全一册)中第四单元的一篇议论性随笔。文章强调读书对一个人获取教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很有现实意义,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三、 教法和学法这是一篇议论性随笔,通过现实社会的不良现象引入讨论,在课本中寻找获得教养的途径。主要采用研讨法、讲授法、分析归纳法等。通过学生思考、感悟、讨论,强调文化和品德修养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并引入课题,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强化学生对字词的识记、理解;通过介绍作者,让学生学习借鉴名人的读书观;通过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探究,加深学生对“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是阅读经典作品”的理解和认识;通过问题探讨,引导学生自觉加强自身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四

3、、 学情分析职高学生学习基础、养成习惯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中职学生只有自觉提高文化素养,达到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才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欢迎的人。而不爱学习或学习态度差是其重要障碍,教师要在其学习态度和方法上多加引导,方能满足学生适应社会需求。五、 教学目标选文多角度论证了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中心观点,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告诉人们要用心去研读经典作品,并从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获得教养,完善自我。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2)把握主旨

4、,深入思考、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课文,找出重点语句,讨论、反思、领悟语句所蕴涵的丰富含义;抓住中心观点,从分析课文结构入手,文中观点也材料间的关系,体会课文紧扣中心观点、多角度的技巧;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读书,如何获得教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六、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黑塞对于教养和阅读的主要观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于经典的精读深读新读的兴趣。七、 教学过程:(一)导入:平时我们对别人评头论足,说其行为是没有教养的,请看我们来自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图片,对号

5、入坐看看我们平时是否都做到了举止文明,展现我们的淑女气质、绅士风度?怎样成为有教养的人?让我们一起学习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二)预习检查1、重点词语教(jio)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也指教育培养。(jio:教书、教唱歌)狭隘(i):宽度小;范围小;(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品,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沉溺(n):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丰盈:富裕;丰富。息息相通:呼吸相通,比喻彼此契合无间。慰藉(ji):(书)安慰。望洋兴叹:今多比喻力量不足或缺少条件,面对某事而感到无可奈何。积累(li)罪行累累(li)果实累累

6、(li)累(li)赘劳累(li)戕(qing)害:伤害。痴迷:深深地迷恋。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象牙海岸:欢乐的天地。宝藏(zng):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cng:藏书)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不计其数(sh)数(sh)典忘祖数(shu)见不鲜瞬(shn)间刹(ch)那霎(sh)时2、作者介绍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一八九一至一八九九年这一段独立谋生时期读遍了祖父和父亲的丰富藏书和他当学徒的书店里的新旧文学和哲学书籍。黑塞自称那几年

7、的学习“较之正规学堂学习收获更大”。黑塞十三岁便已决心当诗人,二十一岁的黑塞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接着又发表了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却都未获得公众承认。直至一九零四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问世,一下子轰动德国。一九零四年,黑塞和出身瑞士书香门第的玛利亚贝诺利结婚,婚后移居在瑞士农村的巴登湖畔,专事写作。一九零四一九一四年是黑塞创作的鼎盛时期,其中长篇小说在轮下(1906年)、盖特露德(1910年)、罗斯哈尔特(1914年)、克诺尔普(1915年)都是作者早期重要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

8、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墨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

9、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三)阅读读课文,理清思路,讨论本文结构。阅读要求(讨论读一篇文章要掌握哪些东西?怎样阅读现代文?)名人读书观鲁迅: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朱熹: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陈景润:三心:信心,决心,恒心。契诃夫(俄):三个头脑:天生一个,从书中得来一个,从生活中得来一个。刘向(西汉):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

10、而好学如秉烛夜游。苏霍姆斯基: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像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1、理解: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阅读的步骤与方法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四)整体感知、问题探讨:1、这是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问题: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文章认为读书

11、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作者在具体论述过程中,首先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修养”。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在此基础上,从第六段开始,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最后,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说明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2、质疑探究(1)什么是“真正的修养”?“教养”的特定内涵是什么?作者把“真正的修养”界定为“为了

12、自我完善”,“教养”是对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2)为什么作者强调阅读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3)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

13、鸣”,原因是什么呢?(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4)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对这句话应当如何理解?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5)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教养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的

14、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的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读书要以人为本! 3、深入探究:弄清文章行文结构,深入理解文章内容(1)第一段,简要说明什么是“真正的修养”。问题:(1)“真正的修养”的目的是什么?(真正修养达到的是精神、心灵层面的意义。即强调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2)“真正的修养”有什么特点?(多侧重于目的性和永无止境,强调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即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3)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

15、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并不矛盾。在这里“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4、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在论述读书的必要性时,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不是“散心消遣”,也不是“虚伪的慰藉”。问题:(1)第二段中,有哪些语句与第一段相照应?突出表现了什么?(真正的修养的永无止境是本段中照应前文的。“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