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1)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517688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1.1.1集合的含义及表示一. 教学目标:1. 初步理解集合的含义,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2. 初步了解属于关系和集合相等的意义,掌握元素的性质3. 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会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二. 教学重点:1. 关于集合的基本概念2. 集合的元素性质三. 教学难点:1. 集合概念的理解2.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四. 课型:新授课五. 教具:实物投影仪六. 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情境思考:在某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若知道某班的数学成绩优秀(120分或120 分以上)同学有多少人;物理成绩优秀(80分或80分以上)同学有多少人。问:是否能求出这两科至少有一科成绩是优秀的人数呢?若不能需添加

2、什么样的条件?答:可添加“所有成绩优秀的同学均为有且只有一科成绩优秀”象上述类型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集合来解决好,请大家回想一下在初中我们学过“圆一定义”是什么?(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二)新授()学生活动1.请学生谈对“家庭”“学校”“班级”“男生”“女生”的 理解,思考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2.分析、概括各种集合实例的共同特征()建构教学1.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给出集合的含义(描述性概念)(概念)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举例:学生自由举例 教师举例思考:判断一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的一个明确的标准是什么?2. 在概念中有“对象”,那么所谓的

3、对象可定义为(概念)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数学中如何来表示集合呢?3. 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 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用表示.这里注意每个元素间要用“,”隔开注:表示“所有”、“全部”的意思举例:方程的所有解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4.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若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A”记作若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A”记作注意“”“”只用在元素与集合之间例:B=则3 B,5 B,0 B, B5. 常用数集 在这里我们可以记以下几个常用的数集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或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那么,我们观察以下几个集合:总结:集合的常用表示法列举法: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

4、出来,并置于花括号“”内 注:元素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但列举时与元素的次序无关6. 由上面可知集合元素的性质: (适当举例说明)例:(1)设集合,若,则 (2)数集中所满足条件为()数学的运用1. 例题:(1) 求方程的解集(2) 判断是否表示同一集合(3) 若表示一个集合,需满足什么条件2. 练习: ,3(1), 4(3)备用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1) 所有的小正数组成一个集合;(2) 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五个元素;(3) 表示同一个集合 2.数集中的不能取哪些数值?3.已知,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4.,求实数a的取值。()回顾小结:本节课学习以下内容。1 集合有关概念2 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3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4 元素的性质。()课外作业1 填空: Sin300 Q Cos300 Q Sin450 R Tan450 Z Cos600 N Cos450 Z2.不等式在自然数集构成的集合是3.求数集中实数的取值范围.4求中应满足的条件5.求使得6.已知集合是含有3个正整数组成的集合且满足,则必有试写出这样的集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