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5169267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指导思想: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特殊的对外开放格局,通过闽台经济的互补与合作,建设富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城镇群体。 基本方针:强化中心城增长极核的作用,重点推进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干线城镇的发展,积极建设小城镇,实行城乡一体化;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中小城市为主体,中心镇为基础,并向城镇、集镇辐射的多层次、网络化的城镇体系。规划目标:合理布局人口和生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市域土地及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在发展时序上近、中、远期相互衔接,空间分布上市域各级城镇分工有序;沿江、沿

2、海、沿交通干线点轴发展与山区城镇梯度推移的发展协调。多极点、分层次,开放型、网络化原则。根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而导致的投资空间指向多极化和投资层次的分异,进行合理有效地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原则。要从各城镇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的产业,分工协作,形成外向型的规模经济。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先导型原则。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引导产业与建设在重点发展的城镇集聚,形成增长极核。生态环境优化的原则。 在城乡经济和建设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求加强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2.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科学引导城市化进程。199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43%。 规划本世纪内城市化水平每年增长1.2个百分点,到2000年城市化水平

3、为49%,城镇人口控制在290万人;2000年2010年,城市化水平每年增长1.1个百分点,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可达60%, 城镇人口控制在393万人。 3.城镇等级与规模:城镇体系规划由五级组成。 第一级为福州市市区,人口规模200万人。 第二级为福清市区和长乐市区,人口规模1535万人。第三级为凤城、罗源、潭城、樟城、梅城、甘蔗,以及上街、金峰、 龙田、渔溪,其中沿海城镇人口规模1015万人,山区城镇人口规模812万人。第四级为中心镇。 第五级为一般建制镇和集镇。 4.规划布局:福州市域划分成四个经济区:即闽江口中心经济区、 沿海南翼经济区、沿海北翼经济区和西部山区经济区。并在此基础上

4、,分别以一、二级中心城市,或三级中心城镇为主,相应地组成四个城镇群体。在城镇群体之下,又以三级中心城市,或四级中心城镇组织城镇组团。主要城镇沿江、沿海展开,呈“T”字型结构。 (1)闽江口中心城镇群体是城镇体系的中心。 其中,中心城集中反映福州作为现代化中心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中重要的经济、金融、贸易、科教、信息和文化中心的职能。在带动市域发展,协调区域城镇,以及推进闽台交流与合作方面起着核心的组织作用。 (2)中心城外围的马尾、长安、琅岐、长乐市区、 青口、上街、甘蔗等城镇,主要是接受中心城的辐射,强化和分担中心城的功能。今后应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与中心城的联系,吸引人口与产业的集聚

5、,形成合理规模,共同推进闽江口经济圈的发展与繁荣。 (3)航空城、福清湾投资区、江阴港口、 罗源湾开发区以及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要利用港口和政策优势,内联外引,重点建设工业项目和交通设施,相应地建设新城,成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 (4)凤城、罗源、梅城、樟城、潭城,以及渔溪、 龙田等城镇,都应当按其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按其各自的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经济,成为相应地域的增长核心。 (5)中心镇是地域中心, 对农村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吸引作用,是城镇体系的基础。中心镇主要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第二产业、服务业和乡镇企业。中心镇在发展过程中应集中紧凑,讲究规模效益,节约土地,

6、保护环境。 5.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84万亩,主要分布在沿海小平原、山区河谷盆地。蔬菜基地12万亩,主要分布在靠近城市的乡镇。果品生产基地有:沿海、沿江、沿河柑桔生产地带;西部山区的低山、丘陵橄榄等水果生产地带;长乐、罗源的晚熟龙眼、荔枝的生产区等。在主要城市的郊区建立生活副食品生产基地,同时抓好江、河、湖、海的水产养殖。在福州市区建新、平潭中楼、罗源起步、闽侯上街、长乐樟港等建设五片花卉生产基地。 6. 福州在区域中重要的交通地位决定了福州应以“大港口、大口岸、大枢纽”为目标,建立现代化、综合性的立体交通体系。 (1)港口:福州港是全国19 个沿海主枢纽港口之一,总体布局

7、为“一港三片八区”,即分为闽江口、福清湾、兴化湾三大部分,下辖台江、马尾、青洲、筹东、松门、长安、松下、江阴八个港区。近期主要是闽江口内港区扩大规模、配套建设,同时开始建设外海的松下、江阴港区,逐步形成多功能综合性港口,并将成为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 (2)铁路: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铁路枢纽。 福州温州铁路和福州厦门铁路是国家沿海铁路主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和外福铁路、横南铁路、鹰厦铁路一起构成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规划在中心城的南台岛设福州铁路新客站。 (3)公路:福州是全国48个公路主枢纽之一。同三线、京福线两条国家公路主干线汇于福州。三条对外辐射的国道、三条省道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络线

8、,构成福州市区对外联系公路网。它们与市区到机场、海港,以及空港、海港之间的公路,构成快速便捷的公路网络。规划建设后坂、北站、马尾、洪山、长乐、鼓山等六个客运枢纽站场和后坂、杜坞、鹤林、马尾、枕峰、林朱、福兴七个货运枢纽站场。 (4)机场:福州机场设于长乐樟港,为国际机场, 最终规模达到年旅客吞吐量35004000 万人次, 货邮运量150万吨。 7.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引导产业和人口的集聚, 推进城市发展。 (1)电力负荷预测,2000年200万KW,2010年500万KW。电源点除已建成的华能电厂和水口电站外,规划新建连江门边、筱埕、罗源鉴江、福清牛头尾、壁头角等电厂以及长乐山前核电站。不在城

9、市及近郊区建设燃煤电厂。 新建500KV环网及其变电站2座;220KV 建成双环网,其变电站在闽清、永泰、连江、罗源、平潭各一座,长乐、闽侯各二座,福清三座,中心城九座,共二十一座;110KV变电站94座。每座变电站均双电源供电。 (2)市话容量预测2000年达到186.6万部;主线普及率达28.5部/百人,长话线路2010年达到20.5万路; 福州长乐福清厦门,福州连江罗源上海,福州闽清永泰通讯实现光缆化。 (3)划定竹歧至洪山桥的闽江段、大樟溪口至长乐炎山的乌龙江段、唐坂水库上游的敖江段、永泰县城至葛岭的大樟溪段为水源保护区。为解决部分沿海地区的缺水问题,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各城镇要

10、根据自身发展规模完善和建设水厂。 (4)城镇燃气气源以液化石油气为主, 在长乐和官头港口选择专门地段建设专用码头及储罐区。大的城镇逐步推行管道液化石油气,其它城镇供应罐装液化石油气。 8.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设施投入, 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大型公共设施主要布局在中心城及其周围地区,中 小型的在二、三级中心城镇合理分散地布局。 洪山金山上街和仓山是全市、全省的科研中心。结合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设洪山、建新 、上街、仓山、马尾、航空城高新技术园区。配套完善洪山金山和仓山已有的高等教育基地,在上街、福清等地开辟新的高等教育基地。在上街建设新的体育基地。在中心城和福清市区建设全市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

11、医疗卫生中心。 9.保护特殊而典型的地带性生态环境。 一是普通绿化,封山育林,沿江、沿海、沿交通干线、 沿高压电线建设林带;在城镇群之间保持“绿心”。二是建立各种类型,特别是水源涵养、生物物种、自然历史遗址、遗产等自然保护区。三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大规模建设对生态环境形成的破坏。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以上,“绿心”总面积达到500平方公里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80%左右。 10.旅游开发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 以闽文化为核心,依托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沿江、沿海展开布局。形成一城(历史文化名城)一岛(海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线(闽江一线和沿海一线)两区(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区)的总体格局。 结合城市建设,开发悠久的历史文化,使之成为福州旅游体系的核心和主题。平潭岛以自然景色见长,以旅游度假及康乐活动为主。从水口库区至闽江口沿江一线以自然山水观光为主,既是自然画卷,又是历史长轴。沿海一线依托海滨组织旅游、度假及康乐活动。南部山区以宗教、森林为主组织自然观光和休闲度假。北部山区开展自然山水景观特色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根据福州旅游资源点多面广的特点, 结合各相关城镇建设规划,布局旅游交通线路和服务接待设施,形成合理的旅游服务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