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5113664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前冲刺卷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二、多项选择题(共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下列公函的标题符合公函格式规范的有:_。A国家教委关于批复设立校办企业的函B关于将生活服务设施纳人新建住宅规划的函C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开发布天气预报有关问题的函D关于珲春电厂建设问题的函 2.下列说法,错误的有_。A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件B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C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D党政机关尽可能地增加联合行文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_。A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B

2、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考虑后代人的需要C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D根据人类的需要向自然界索取 4.据报载,北京市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活动,通过文化资源育文明,群众文化哺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_。A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B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C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5.依据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法人因_而终止。A依法被撤销B并人其他企业C解散D依法宣告破产 6.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_。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

3、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7.我国法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_。A条例B规定C通告D办法 8.按照宪法规定,下列情况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是_。A遵守宪法和法律B获得物质帮助C劳动D受教育 9.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区的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_。A拒绝执行B停止执行C变通执行D退回上级国家机关 10.党管人才,主要管_。A宏观B政策C协调D服务 11.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有_。A通报批评B赔礼道歉,承认错误C行政处分D履行职务 12.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4、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_。A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纲领B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C全面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D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3.“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体现了_。A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B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4.公务员进行申诉的一般程序是_。A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B对复核决定不服进行申诉C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再申诉D向原处理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核

5、15.香港、澳门回归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_。A一国两制B仍然是单一制的国家C变化为复合制的国家D具有复合制的某些特点的单一制国家 16.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_。A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支配关系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C人们对资本的经营方式D人们对资本的组织形式 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_。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C还必须通过商品的货币形式来实现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18.马克思主义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本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6、_。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1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安定有序,安定有序是指_。A社会组织机制健全B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C人民群众安居乐业D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20.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重要思想有_。A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B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1.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是_。A毛泽东思想B新民主主义理论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2.规范市场秩序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要以_。A道德为支撑B行政为主导C产权为基础D法律为保障 23.下列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有()。A经济体制的变革B管理手段的创新C公共行政的科学化D行政文化的制约 24.精简与效能原则的含义包括()。A转变政府职能B精简政府机构C改革减少人员编制D维护市场秩序 25.下面哪些公务员不得被辞退()。A因公致残丧失工作能力B患严重疾病正在进行治疗C女性公务员在哺乳期D婚假期内 26.地方派出机构包括()。A地方政府派出机构B地方政府部

8、门派出机构C地方人大派出的执法检查组D国家监察部派驻部委的监察局 27.按着行政层级划分出的我国政府机构的类型是()。A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两大类B一般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基层国家行政机关两类C常设机构与非常设机构两类D领导机构,办公、公事机构,职能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 28.公务员应当回避的社会关系有()。A夫妻B直系血亲切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D岳父母 29.行政决策的评估与总结是()。A前一次循环的终点B后一次循环的开端lC国家公务员考核的一种形式D行政决策实施模式的一个过程 30.下列人员,()有可能属于行政七级。A国务院各部委的司长B.副专员C县长D地级市市长 31.行政领导者

9、的群体素质应该做到优良的能力结构,“三才”合一。这里说的“三才”是()。A高学历的专业人才B善断的帅才C多谋的智囊型人才D长于执行的将才 32.我国的专门监督指的是()。A一般监督B审计监督C主管监督D司法监督 33.单一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诸要件均属于单一的犯罪构成。下列属于该定义范畴的有()。A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B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C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D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4.补充保险包括()。A补充养老保

10、险B补充医疗保险C企业年金D补充失业保险35.甲、乙因事发生争执,甲无意中打中乙的肚子,乙感到不适并晕倒在地,甲迅速将其送往医院急救,但抢救无效死亡,原因是乙脾肿大异常,受甲一拳的外力冲击,脾破裂,体内大出血导致死亡,甲的行为如何认定()A乙的死亡结果与甲没有因果关系B甲应当负刑事责任C甲不应当负刑事责任D乙的死亡结果与甲有因果关系36.在行政审判中,法律规范冲突的不同情形主要有()。A特别法与普通法之间的冲突B不同时期发布的行政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C不同位阶的行政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D同一位阶的行政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37.从中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切实贯彻执行罪刑法定原则,必须注意下列哪几个方面()

11、A要正确地适用类推解释制度B要树立罪刑法定观念,建立对罪刑法定原则的确信和尊重C要正确定罪量刑D要合理地解释刑法38.下列情形中,属于合理使用肖像权的是()。A公安机关为缉拿犯罪分子在报刊上使用犯罪分子的肖像B新闻报道中合理使用领导人的肖像C为宣传植树活动使用植树者的肖像D寻人启事上使用失踪者的肖像39.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我国的法律制裁可以分为()。A行政制裁B违宪制裁C民事制裁D劳动仲裁E刑事制裁40.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与法律关系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者。我国的法律关系主体包括()。A公民B企事业单位C法人D社会组织E国家机关41.行政给付的形式主要有()。A救灾扶贫B优待C抚恤D补贴

12、E安置42.下列属于民法上的指定代理有()。A未成年人王某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为其指定其已经与其母亲离婚并且分居的父亲为其监护人B在一次诉讼中,人民法院为没有诉讼能力也没有法定代理人的林某指定其单位同事为其诉讼代理人C人民法院为在一次车祸中失去父母的8岁男孩指定其外祖父为其监护人D因失去妻子而患有精神病的张某,所在单位指定其父亲为其监护人4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D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44.农民工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有()。A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产生农民工问题的体制性根源B企业社会责任弱化,农民工自身素质偏低C政府管理和职能转变不到位D相关法律不健全,法制不完善45.请示的结构由下列哪些部分组成()A正文,包括请示理由、请示事项及请示的具体要求B标题,写明制发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C主送机关D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46.公文开头适宜采用的形式有()。A阐明观点B说明行文根据或缘由C气氛渲染D场景描写47.下列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论述,正确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