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5078843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 名词解释.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酸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DNA或RNA链,当DNA链之间、RNA链之间或DNA与RNA之间存在互补顺序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分子,这种分子成为杂交分子。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糖酵解: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乳酸的过程。糖的有氧氧化:指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彻底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三羧酸循环: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过一系列脱氢、脱羧反应,再生成草酰乙酸的循环过程。糖原合成:指由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糖原分解:指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糖异生:指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乳酸循环:指肌肉收缩

2、时(尤其是剧烈运动或氧供应不足时),肌糖原通过糖酵解产生的乳酸通过细胞膜弥散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入肝,在肝内异生为葡萄糖,葡萄糖又释入血液被肌摄取利用的循环过程,也叫做Cori循环血糖: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脂肪动员: 储存在脂库中的三酰甘油,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给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激素敏感脂肪酶: 由于催化甘油三脂水解的限速酶的活性受激素的控制故将此酶称为激素敏感脂肪酶脂解激素: 能增加三酰甘油脂肪酶的活性,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为脂解激素 酮体: 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必需脂酸: 某些不饱和脂

3、肪酸,动物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植物油摄取,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称为必需脂酸 载脂蛋白: 血浆脂蛋白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为载脂蛋白,简称apo。其主要功能是结合和转运脂类脂酸的-氧化: 脂肪酸的氧化主要发生在-碳原子上,故称为-氧化,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连续反应不对称转录: DNA片段转录时,双链DNA中只有一条链作为转录的模板,这种转录方式称作不对称转录。模板链和编码链:DNA双链中按碱基配对规律指引转录生成RNA的一股单链,称为模板链;相对的另一股单链是编码链。内含子: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中在编码序列之间的序列称为内含子外显子: 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不连续的,其中的编码序列称

4、为外显子操纵子:在原核生物中,若干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其表达受到同一调控系统的调控,这种基因的组织形式称为操纵子增强子:指增加同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的DNA序列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 反式作用因子:一些蛋白质因子可通过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这些蛋白质因子称为反式作用因子。基因工程:为实现基因克隆所采用的方法和相关技术统称为基因工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就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核酸内切酶基因组DNA文库: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克隆载体技术,将人们感兴趣的基因片段转入不同的受

5、体菌,使每个细菌内都携带一种重组DNA分子。这样存在于不同转化细菌内、由克隆载体所携带的所有基因组DNA片段的集合称基因组DNA文库cDNA文库:m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合成与mRNA互补的DNA,即cDNA;再复制成双链cDNA片段,与适当载体连接后转入受体菌。不同细菌包含了不同mRNA为模板的cDNA分子或片段,这样生长的全部细菌所携带的cDNA分子或片段就代表了整个组织工细胞表达的各种mRNA信息,即cDNA文库。 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在模板,引物,4种dNTP和耐热DNA聚合酶存在的条件下,特异性地扩增位于两段已知序列之间的DNA区段地酶促合成反应。DNA芯片:DNA芯片技术

6、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的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即可获得样品的遗传信息。由于常用计算机硅芯片作为固相支持物,所以称为DNA芯片。基因诊断:利用分子生物学或分子遗传学的技术方法,直接检测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水平是否正常,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生物转化:来自体内外的非营养物质(药物,毒物,染料,添加剂,以及肠管内细菌的腐败产物)在肝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这一过程称为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胆色素: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分解代谢产物,主要是衰老的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中分解产生血红蛋白,血红

7、蛋白进一步分解而来。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黄疸: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造成巩膜、粘膜和皮肤等组织黄染的体征。根据不同原因可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胆红素在肝微粒体中与葡糖醛酸结合生成的葡糖醛酸胆红素称为结合胆红素,它水溶性大,易从尿中排出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降低所致的黄疸初级胆汁酸:初级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细胞内分解生成的具有24碳的胆汁酸,包括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酶::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特异性:酶对作用底物的选择性,即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一类化合物,或一

8、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的化学反应并产生一定的产物的现象,也称酶的专一性。酶的活性中心:在酶分子表面,由酶的必需基团集中构成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区域,是酶与底物结合并使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部分。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身物称酶原。酶原的激活:在一定条件下,无活性的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这一过程称酶原的激活。辅酶:与酶蛋白结合疏松,用透析或超滤方法可将其与酶蛋白分开的辅助因子。辅基: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通过透析或超滤方法可将其除去的辅助因子。同工酶:催化相同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米氏常数:当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不可逆性抑制:抑制剂与酶活性中心

9、上的必需基团以共价键结合使酶失去活性,且不能用透析超滤等方法去除。变构调节:小分子化合物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特异部位结合,使酶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进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变构调节或别构调节化学修饰调节:酶蛋白肽链上的一些基团在其它酶的催化下,可与某种化学基团发生可逆的共价结合,从而改变酶的活性,以调节代谢途径,这一过程称化学修饰调节。最适温度:使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温度。最适pH:使酶促反应速度最快时的环境pH。酶的竞争性抑制:由于抑制剂的结构和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竞争同一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使酶促反应速度减慢,这种抑制称竞争性抑制。酶的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不相似,抑制剂不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而是与酶的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结合,使酶活性降低,这种抑制称非竞争性抑制。核酸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DNA或RNA链,当DNA链之间、RNA链之间或DNA与RNA之间存在互补顺序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补配对形成双螺旋分子,这种分子成为杂交分子。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