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5064975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变成了一棵树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一连串奇妙的事情,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文章以妈妈叫“我”吃饭开头,引出“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奇特愿望,交代了故事的起因。没想到愿望真的实现了,“我”变成了一颗长满鸟窝的树。然后具体描述了“我”变成树之后发生的有趣事情:小动物们住进各种形状的鸟窝里,妈妈坐在鸟窝里给小动物们分食物,“我”馋得直流口水,使得我在想象世界里实现了现实生活中难以达成的愿望,拥有了一段奇特的经历。可好练习是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的。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关注“我”变成树后发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2、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丰富的想象;第二题要求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借鉴课文的思路,展开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课文配有插图,一棵大树上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树干上有水珠滴下来,这是变成大树的“我”流出的口水。充满童趣的生动画面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励他们对想象世界的向往。学情分析本班三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比较浓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老师的指引下养成预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善于模仿,在课堂上能大方自信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熟练的利用汉语拼音识字,能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部分学生爱上课外阅读,积累的语言文字较丰富,善于表达,对写作有较浓的兴趣。班上学生呈现两极分化,

3、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课堂上较难集中精神,识字量少,书写马虎,课堂参与学习有待提高。口头表达、与同学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及习作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角色朗读文中对话的内容。2、 了解“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趣事。3、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融入到美好的想象世界,感受童真童趣,同时能够懂得母爱的美好。【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趣事,感受童真童趣。难点:能够明白妈妈为什么是最了解“我”的。【教法与学法】教法:创境激趣法,借助趣味课件(动物图片)创设引入情境,吸引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学习,激发探究了解故事内容的兴趣;抓主线

4、品读感悟法,围绕“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趣事,从而更好地感受美好的童真童趣;激励想象法,紧扣故事情节,创设有趣的画面情境把学生引进奇特的想象世界,感受 想象的美好。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既能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真正实现与语言文字的用心交流;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对课文主旨的感知。师生齐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预习课文,预习课后第二题。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1、 复习词语,课件“狐狸摘树上的词语面包”反馈作业,反犬旁与提手旁的区别,巩固易错的生字。2、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导入下文 板书:我变成了树【

5、设计意图】此环节用有趣的“狐狸摘面包词语”复习引入,更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反馈作业中出现的错字,熟记反犬旁写法。二、 精读课文,体情悟理1、学习第五、六自然段,感受“我”变成的树长出各种鸟窝的有趣。(1)“我”变成了一颗什么样的树?课件出示“长满各种鸟窝的树”指导看图说话。(2)课件出示:第6自然段指名读,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补充省略号的内容(还有哪些形状的鸟窝)板书:长满鸟窝(3)模仿课文说话:如果你是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课件出示句子:变成了一棵( )的树:( )( )。【设计意图】此环节从图引入,直观感受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有趣,引起阅读下文的兴趣。孩子天生就有丰

6、富的想象,我还会变成一颗怎么样的树?问题一抛出孩子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仿照课文说一说,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2、学习第7-8自然段,体会“我”对动物们的喜爱和关注。(1)出示课件,问:“我”会请谁住进鸟窝里来呢?板书:请动物们住(2)这句话想象奇特在什么地方?(这些在陆地上生活的小动物居然爬到树上居住,而不是一些鸟儿。)(3)感情朗读第8自然段:抓住课文中“请”“弯下腰”等描述体会“我”对小动物们的喜爱和关心,想让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并且生活得更好。(4)课件演示动画:请大家也插上想象的翅膀,猜猜这些动物们住在树上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呢?【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想象动物们在树上生活的

7、情境,开拓思维,训练说话,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与文中角色对话,更有趣味。3、学习第9-20自然段,感受妈妈住进来发生的趣事。课件出示:默读课文9-20自然段,边读边想妈妈住进来发生了哪些趣事?从中体会到了什么?(1) 指名读9、自然段, “嗵嗵”“丁零丁零”是描写什么的词语?(声音)从中体会到什么?(2) 指导朗读:读出激动紧张心情。板书:妈妈也来了(3)课件出示12自然段,大声朗读,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情境?想想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趣事?(妈妈和小动物们一起在鸟窝里吃东西,这画面真有趣。)板书:带来好吃的 分给动物们吃(4)出示课件:讨论:看着树上一起分享美食的他们,“我”是怎样反应?为什么会

8、有这怪怪的声音?(我肚子很饿)指导感情朗读(朗读时,注意象声词的语气,要读的快而响,如“咕噜噜”,强调出“我”饿的程度,重读“怪怪的声音”“越来越响”。)板书:馋得流口水过渡:这时的“我”不仅听到自己肚子里发出怪怪的声音,还听到树上的动物们怪怪的议论。议论什么呢?(5)自由朗读15-19自然段,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6)分角色朗读,师生评议。(7)课件出示20自然段,指名读,问:水珠是指什么?小动物把水珠当成什么?(雨、奶、尿、泪)感情朗读“唉,变成树真麻烦!”( 感受“我”变成树后,得不到妈妈与小动物们的关注,也无法与他们交流。)(8)同桌讨论:英英这么饿,她的妈妈知道吗?(知道)“请问我可

9、以住在三角形的鸟窝里吗?”“她把它们(食物)分给小动物们”“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妈妈这三次表现足以说明:原来妈妈早就知道我是那棵树!(9)想想:既然妈妈一早就知道我是那棵树,为什么还故意端来美味的食物馋我?(妈妈很早就知道英英变成树了,所以她才故意拿来好吃的和大家一起吃,为了让英英感觉到饿,主动去吃饭。哦。原来英英妈妈是个聪明的妈妈。他不过是想用这样巧妙的办法让自己的孩子知道,如果不准时吃饭,肚子就会饿的道理呀!)(10)课件出示句子:“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指导感情朗读,说说英英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因为一开始英英觉得妈妈不理解“自己”在玩的时候是不想吃饭的,但后

10、来当自己饥饿难受的时候,妈妈却能够及时出现,说明妈妈对自己其实是非常了解的)。【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自读、品悟、交流等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指导感情朗读,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另加上感叹句,反问句句型朗读,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升华情感,更好的领悟母爱的温馨和美好。板书:被妈妈发现了4、 师生合作小结:师:同学们,这个故事有趣吗?(有趣)故事中的“英英”是个怎样的孩子?课文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写我变成一棵树后发生的有趣事情,感受到“英英”的童真童趣,表现了母亲永远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感受到了母爱的温馨和美好。板书:童 美生:指名看着板书回顾内容 真 好三、 拓展延伸

11、,课堂小结师小结: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孩子们,故事中的英英给自己的大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带领我们经历了一次有趣的阅读之旅。老师相信你们一样有许多奇思妙想。1、 课件出示,给自己大脑插上想象的翅膀: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2、 小组交流,个别汇报【设计意图】这篇课文,包括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是感受想象的神奇,并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课堂上应该为学生营造思维、想象、表达的氛围。【设计意图】此环节紧扣课后习题二设计,在学习本课写作方法上的延伸,模仿课文说说自己的想象,开拓思维,提高表达能力,为单元作为做铺垫。四、作业:围绕“我变成了什么-”,编一

12、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设计:17 长各种鸟窝我 我变成了树 请动物们住变 了 妈妈也来了 带来好吃的 童 美一 请动物们吃 真 好棵树 我被发现了 馋得流口水【设计意图】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又反映人物思想品质。在本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反馈,设计了这样一个板书,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直观、简明、概括。教学后记我变成了一棵树从一个孩子的心理来想象一棵树的感觉,但它所要叙述的又不仅仅是“我”变成一棵树的感觉。从妈妈出现在树下,随后又住进树上的鸟窝起,“我”变得有些紧张起来。“我”既不希望自己的“魔法”被妈妈看破,又盼望着妈妈能认出自己。读到最后,我们才知道,

13、“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意思其实是说,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整节课围绕落实本单元重点“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展开教学活动。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如下收获:一、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创设许多想象的空间,在实际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比如:创设生动的动画:让学生想象“住在鸟窝上的动物们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会说什么?”学生的想象也得到了尽情发挥,学生说得意犹未尽。在孩子们的心中,想象的世界里要什么有什么,想去哪就去哪。所有在现实生活中还不能实现的,在想象的世界什么都实现了。你看,我们的孩子对未来充满着奇思妙想呀! 二、学

14、生口头表达,语言组织能力得到锻炼 在教学中,紧紧扣住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安排了有梯度的说话练习“模仿课文说说,想想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课后拓展练习:“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备课时考虑到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想象激发创造的灵感,体会成功的喜悦。想象的多样性,符合生活的客观现实,便于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三、朗读水平得到强化训练在教学中,设计形式多样的朗读。组织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物特点。紧扣文中的关键词句品读,分角色感情朗读,个别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读后组织评价,训练孩子们的训练朗读水平,进而提高朗读能力。课上孩子们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有部分女孩子还能声情并茂,让课堂增添了不少色彩,超出了我的课堂预设。不足之处:设计教学问题时,要让中下层生有更多参与的可能性。学生的合作学习方面应该创设更多的学习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