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5041353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6.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夹马口(m ku)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gunl)实践张 学 会 一、根本(gnbn)情况(qngkung) 夹马口(m ku)引黄灌溉工程地处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境内,与陕西省隔黄河相望。运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11.813.7,年平均降雨量在490620mm之间,无霜期186235天。运城是山西的农业大市,全市总人口501.7万,其中乡村人口351万,占总人口的70%,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8.49万ha(877.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14ha(2.15亩)。这里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开展潜力大。但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市水资源总量14.48亿

2、m3,地下水10.09亿m3,已严重超采。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1m3,居全省倒数第一,仅是全国人均占有量2229m3的12.6%。夹马口引黄工程1958年开工兴建,1960年开始受益,是黄河上第一座大型电力提黄灌溉工程。工程集水源供给、泵站提水、渠系灌溉为一体。水源工程设计提水能力55m3/s目前到达51m3/s,泵站两座夹马口、小樊扬程70m,装机27台,提水能力23.2m3/s。灌区属纯农业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35万ha50.3万亩,经济林80%,棉花15%,其它5%。主要受益范围包括永济、临猗两(县)市9个乡镇25万人口。 二、对灌区(gunq)现代化管理的认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3、随着产业(chny)结构调整,灌区农业的集约化种植,农民对灌区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rh)提高灌区效劳(xio lo)水平,满足农民(nngmn)用水需求,最大限度提高单方水的生产率是当前农业灌区面临的一大课题。 根据水利部“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开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的治水新思路,灌区现代化管理已成为灌区开展的必然选择。灌区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局部。灌区现代化管理是灌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助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全方位地进行灌区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动态过程。结合灌区实际,我们定位夹马口灌区现代化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依靠先进的技术手

4、段,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降低运营本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提高灌溉水的生产率,扩大灌溉面积,更好地效劳灌区农民,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 三、灌区现代化管理的根本要素 根据对灌区现代化管理的定位,要实现灌区管理目标,到达管理现代化,首先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来指导,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工程开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支撑,才可能实现灌区良性、可持续开展。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灌区现代化管理应具备五个根本要素:五个根本要素管理灵魂管理理念管理目标体制与机制先进科学技术 灌区现代化管理(gunl)应具备的根本(gnbn)要素(yo s) 1、把握管理(gunl)“灵魂 夹马口灌区

5、(gunq)是一个纯农业灌区,农民是效劳对象,灌溉农业的开展就是灌区生存的根基。为此,我们将“农民的用水需求就是我们的迫切追求;节约每一方水,节省每一度电作为夹马口引黄工程的使命,把“信任员工、厉行节约、崇尚文明、追求卓越、重视团队合作、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为夹马口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就是工程管理的灵魂,它决定着每一名夹马口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引导全体员工为建设优质效劳型、资源节约型、生态良好型的现代化灌区而奋斗。 2、明确(mngqu)管理“理念 夹马口引黄工程定性属于准公益性事业单位(sh y dn wi),根据事业性质企业化的管理特点,我们提出“建设靠国家、吃饭(ch fn)靠自己和

6、“牢固(log)树立为灌区农业生产效劳(xio lo)的思想;以人为本,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狠抓管理的工作思路,工程管理实行“事“企分开,即行政管理与具体水经营分开。管理局按“事业化行政管理,泵站按模拟“工厂化企业管理,灌区按模拟“商业化市场管理。把泵站、干渠、支渠、斗渠直接参与水经营管理的单位全部按经营实体对待;农户是水的消费者。经过总结,在经营实体管理中提出了“模拟法人主体化、独立核算企业化、层层买卖市场化、标准效劳公开化的四化管理理念。 3、锁定管理“目标“三赢管理目标农业灌溉是夹马口灌区唯一的经济支柱,农民的利益直接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所以,我们把管理目标锁

7、定在“农民、工程、职工三者的共同利益上。农民增收是管理目标的第一要素;工程设施的保值、增值和良性运转是管理目标的第二要素;职工是工程管理的主体,要确保农民、工程利益的实现,必须保持职工队伍活力是管理目标的第三要素。三者密不可分,构成“农民增收、工程开展、职工受益的三赢管理目标。 4、建立(jinl)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sh chn jn j)的建立,原方案(fng n)经济时期建立的工程(gngchng)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与之已不相适应。为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农民增收、工程开展(kizhn)、职工受益的管理目标,体制上把每一座泵站、每一

8、条渠道都建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自主运营、自收自支的模拟法人单位。机制上引入企业化运行模式,建立管理科学、经营标准的运行机制和现代化运作体系,“开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化流通方式,做好农户水供给。 5、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 面对50万亩灌区管理分散、效劳对象千家万户,如何把灌区水及时、足额、高效地配到每家每户,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远不适应灌区开展的要求,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灌溉技术、计量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从而实现其管理目标。 四、具体做法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围绕“三蠃目标的实现,我们主要建立了“组织机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商品管理、“水经营实体管理、

9、“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财物管理、“效劳农民管理、“档案管理及“科学考核管理九大体系,涵盖了整个工程建设及灌区管理业务,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组织(zzh)机构管理体系 建立(jinl)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事“企分开、责权明确,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zhgun)能动性,发挥好每个人的作用。1、“事“企分开(fn ki)随着(su zhe)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效劳对象由过去集体用水变一家一户用水,促使灌区管理由粗放式的纯公益性效劳向市场化的准公益性经营转变。不但要注重社会效益,还要注重节约用水和经济效益。管理局原来的机构设置已难以适应这一要求。按照“事“企分开原那么

10、,管理局组织机构分行政管理机构、综合管理机构、水经营实体和效劳机构四大块。办公室、财务供给科、工程技术科、人力资源科、党委办公室、灌溉管理科、研究室、纪检监察室、公安水政科、支斗渠管理总站、工会委员会、共青团委作为行政机构,行使宏观调控职能,按事业化管理;九个乡镇水管站为综合管理机构,作为管理局派出机构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并直接为灌区农民进行灌溉效劳,也按事业化管理。泵站、干渠含分干、支渠、斗渠作为水经营实体,内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管理局对其模拟企业化管理。灌溉试验站、信息中心、事务站、宝洁中心、夹马口大厦作为效劳机构。各机构之间密切配合,相互制约,形成“行政机构宏观调控,经营实体独立核算

11、,效劳机构全方位效劳的良性运作局面。事业性质的行政管理管理局泵站灌区模拟“工厂化企业管理模拟“商业化市场管理实行“事“企分开 2、模拟(mn)“企业化运作模拟企业化,就是(jish)把泵站作为生产单位,干、支、斗渠作为水销售单位,化小核算单位,确立“模拟法人地位(dwi),相互之间为水商品买卖关系。农户是水的消费者。从泵站到农户构成灌溉用水市场。各水经营实体“法人在灌区内享有充分的自主权,管理局按其提、配水任务及指标完成情况付给其相应工资及费用;各个(gg)供配水环节公开透明。农民在水商品使用中享有消费者一切合法权益。 模拟(mn)“企业化运作 实行模拟企业化运作,充分调动了全局各单位(dnw

12、i)工作积极性,有利于降低运行本钱(bn qin)、提高(t go)水的生产率。 (二)人力(rnl)资源管理体系 人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泼的一个因素,它对事业的开展和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自动自发,创造性地完成好各自的岗位目标和责任。在夹马口灌区人力资源管理上,我们主要把握五个方面: 1、定岗定编,落实岗位目标责任 定编定岗是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严格定编定岗,才能够细化工作,明确责任,工作中加强行政人员工作量化考核,落实岗位目标责任。遵循国家现行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因事设岗、以岗定责、按量定员,适应当前水利工程管理

13、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要求,所有设定岗位要实现最有效的配合,以最大限度发挥每个人和每个岗位的作用,形成协调高效的工作局面。全局定编人员713名。 2、科学(kxu)用人 灌区现代化管理的根本在于(ziy)管理人,管理人的关键在于用人,而管理人、用人的关键在于做人,先做人再做事。夹马口引黄灌区在干部任用上,第一(dy),看人品。引导员工树立(shl)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打破(d p)干部、工人身份界线,选用心地仁厚、品德高尚、忠诚事业、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担当重任,锻造一支“以水为业、吃苦耐劳、科学严谨、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第二,要干事。强调干部就要干事,不干事就不是干部;要

14、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无功便是过。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要拿所做的具体事情来衡量。选拔干部,要任人唯贤,注重才干,“有知识无文化不行,有才干不实干也不行。第三,看业绩。以“业绩选人,用“业绩考核干部,拿“业绩衡量员工的价值。选拔任用一名干部,关键就是看都干了哪些事情,对事业开展的推动力有多大。第四、建立鼓励机制。建立与工作岗位和绩效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发动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每个员工心系灌区的生存和开展。尤其是“正式工和“临时工并存的经营实体,在上水期间实行“同工同酬分配方法,致使员工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形成强劲合力。 3、提高员工执行力 执行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是人员流程、战略流程与运营流程。人员流程是执行力第一位的核心,因为人员可以保证战略和运营;战略流程排第二,因为战略一旦错了,运营得越积极,反而陷入泥沼越深;第三是运营流程,运营也非常重要,因为归根结底运营是执行的具体表现。一句话,所谓执行力就是“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 结合夹马口引黄灌区现代化管理(gunl)的实践,我们认为:员工的执行力应该是“对待工作,不找任何借口;时时刻刻、事事处处牢记自己的责任,对组织服从、对领导老实(lo shi)和对事业负责(fz);把小事做细,把细节做精。从而(cng r),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执行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