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效策略.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5037899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效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效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效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效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效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效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效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教育教学论文论文题目: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效策略 单位: 陆斡镇仁合小学 姓名:潘秋霞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有效策略内容摘要:学会倾听的能力是是学习的最基本能力的基础和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会听了,听懂了,听出问题才能纠正,才能使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多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倾听的欲望,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加强学生倾听的训练,使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提高。关键词:倾听 兴趣 课堂教学 课外辅导 课外活动开学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上发言的积极性很高,思维非常活跃,好表现自己,回答问题时,他们总认为自己想的是对的,别人说的都是错的。他们喜欢别

2、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的问题。课上,一个孩子的发言甚至还没有结束,其他的孩子很焦急的样子说“老师,我,”地叫个不停,根本不听其他同学或老师的讲解。没被老师叫到有时还发出叹息的声音。他们只顾表达自己,而没有人倾听别人的发言,还有的学生,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心儿早已不在课堂上了。那么低年级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听”的兴趣。 小学生最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感染,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的注意力肯定容易分散,那“倾听”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只有顺应儿童的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孩子倾听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在身心充分放松的良好状态下自然地

3、倾听。 通过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教师在开课前跟学生谈话,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一课时,我这样跟学生说“小朋友,昨天晚上,燕子妈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它告诉我说,它们家的燕子可聪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妈妈要当着大火的面考考小燕子,请我们到它家做客,好亲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现,你们想去吗?生:想!师:那我们就乘坐“聪明号特快列车”去吧,准备好了吗?出发!生:呜1师:小燕子家到了啦!小燕子家菜园里的蔬菜真多呀,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的谈话把学生带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学生又怎能不被吸引呢?又怎会不倾听呢? 利用故事贯穿激趣 低年级的孩子

4、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如果能让一个有趣的故事贯穿课堂,让孩子们在故事中轻松地学习,那么孩子们肯定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自然就会认真倾听了。例如:在教学拼音z c s一课时,教师创编了“秋天到了,小刺猬(学习整体认读音节ci和声母c)家的果树结满了果子(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和声母z),小刺猬在运果子,它的身上扎了四个(学习整体认读音节si和声母s),小刺猬说谁学得好,就请他吃果子。”原本拼音的教学就比较难,也挺乏味的,可是教师创编了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让可爱的小刺猬陪伴孩子们一起学习,孩子们觉得轻松快乐,更何况希望得到小刺猬的邀请,听讲起来自然就认真了。 利用生活再现激趣 利用每天课前五分钟或课外阅读

5、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听读训练,教师选取儿童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声情并茂地讲给孩子听。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停下来,问问学生某个词句的意思,猜测其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设想故事中的某个情节或故事的结局,亦或是提问题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大有裨益。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以及各门学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 “古诗文诵读比赛”“故事王国”、 “家乡美” 、“演讲我的理想”、“辩论赛”等,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并且使孩子的语文素养得到训练和提高。总之,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许多引起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和机会。 二、合理指导,教给“

6、听”的方法。 要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怎么去听。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学生,针对实际,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听。 细节入手,作好铺垫 首先,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有待培养,所以老师不能时时要求孩子们认真听讲。孩子对于喜欢的老师上的课和自己感兴趣的课听得会更认真,思考也会更积极些,所以教师要用爱心去吸引孩子听课。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孩子,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激励的语言,走近学生,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为学生良好的倾听打下基础。 细化要求,经常训练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

7、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可孩子们对于“认真听”没有具体的概念,所以老师应把听的要求说得具体、细化。 听老师讲课 听老师讲课时,眼睛要注视着老师,听清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的事;听清老师的提问后,仔细思考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小伙伴发言 听小伙伴发言时,要求做到神情专一,如果他人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样时,可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若不一样,则可以继续举手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只是听“热闹”,而是要带着问题去听:听明白了吗?有没有不赞同的意见?带来什么启发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让一年级的孩子看图说说自己

8、看到了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说清楚,说正确。有一个孩子说:“有一只小鸭子。”我问:“说完整了吗?哪里没说清楚?”另一个孩子说:“他没说小鸭子在干什么?应该是小鸭子在游泳”。我连忙肯定他:“听得真认真!”听到鼓励,又一个孩子说:“他没说小鸭子在哪里游泳?可以说小鸭子在一条小河里快乐地游泳”。“你听得很仔细,快乐地用得多好啊!”接下来的说话练习,孩子们听得更认真,说得也更起劲了。听同学朗读 这时,老师可以把要求明规定得更细些。如在听个别同学朗读课文时,可以让孩子们听听他的优点或缺点。听优点有利于听者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从而懂得去赞赏别人,也能让说的人树立自信心,可谓一举两得。而说缺点,有利于听者发现

9、他人的问题,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也能让说者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养成虚心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 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学生发言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我不管是好的学生还是比较差的学生;不管是口齿清晰的学生,还是发音模糊的学生,我都能做到耐心倾听他们的发言,及时抓住他们说话时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使学

10、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常抓不懈,巩固“听”的习惯。 奖励倾听 上课时,对于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的孩子给予表扬,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无论对错,都进行鼓励,没有听讲的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马上停止其他动作认真听讲,这样长期强化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就会稳定形成。有一次,我给孩子们指导朗读。先让大家自由练习,然后叫了一个声音比较小的女孩子起来朗读,并要求其他孩子认真听讲,待会儿给她提点建议。可我发现还是有不少孩子偷偷地忙于各自练习,根本没听。当那个女孩读完之后,有一个孩子立刻举起了小手说:“老师,她把深念成了平舌音。”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个“大拇指”递给她时

11、,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这群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从不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才能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游戏倾听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倾听虽然是枯燥的,但只要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例如“猫捉老鼠”就是让学生从老师所读的一些词语中找出一个不同类的。因为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学生们听起来就特别来劲。再如“小小邮递员”每隔五米站一个同学,教师对第一个同学说一句

12、话,然后由他依次传给最后一个同学,最后一个同学再将这句话说给老师听,如果没有说错,可以获得“小小邮递员”的奖章。总之,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许多引起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 鼓励倾听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过不了几分钟就会开始疲劳,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学生们注意听别人讲话。要善于抓典型,及时表扬注意听别人讲话的学生,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在课堂中,教师要经常以激励性、鼓动性的语言,让学生的心,跟着教师的话和同学的话而激荡。看到有人开小差了,我们可以说:“瞧,我们比比看哪只小耳朵最灵啊!”看到表现特别棒的小朋友,就说:“瞧,某某小朋友能把别人说的话都记在心中,真是了不起!看看谁也能像他一样能干

13、?” 低年级的孩子仿效意识强,往往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学生有了比较的对象、学习的对象,在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基础上,就能很快地学会倾听的本领。可见,树立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能让学生受益无穷。 (四)以课外为辅,进行课外读物的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课堂训练是主阵地,但还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与课内,得宜于课外。”日常生活是训练、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最大课堂,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利用能培养学生“听”的能力的任何机会,促使学生养成“听”的习惯。 利用每天课前五分钟或课外阅读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听读训练,教师选取儿童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声情并茂地

14、讲给孩子听。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停下来,问问学生某个词句的意思,猜测其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设想故事中的某个情节或故事的结局,亦或是提问题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大有裨益。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以及各门学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 “古诗文诵读比赛”“故事王国”、 “家乡美” 、“演讲我的理想”、“辩论赛”等,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并且使孩子的语文素养得到训练和提高。总之,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一定能找出许多引起学生倾听兴趣的方法和机会。 学会倾听是一门教育,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是新课程标准和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

15、,是构建互动交流、和谐共生新课堂的重要保证,是学生立足社会的保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形成良好的倾听能力。学会倾听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它具有长期性不是三两天就学会了。出于学生年龄小,心理不稳定,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是项艰巨的任务。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懂得去倾听,首先就需要我们教师怀着一颗对学生充满希望的心,一颗真诚对学生爱的心,以一种正确的心态,耐心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诚心地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反复抓,抓反复,把学生学会倾听这一良好习惯在学习中在生活中得到发扬光大,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学会倾听。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生才能拥有“倾听”的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倾听”这把金钥匙!让我们注意到每一个细节,让新课程给孩子注入新鲜血液,给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孩子们笑得更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